詳細信息  

試論三經論及「無住」觀念之異同
作者:梁顯式
發布時間:2010/5/5
第八屆經論研習班(2000至2002年度)修業報告
學員:梁顯式
 
      
試論《金剛經》、《維摩經》與《六祖壇經》中論及「無住」觀念之異同。
 
(一) 引言
 
《金剛經》中的六如,「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維摩經》中「隨其心淨,則佛土淨。」「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以及「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各各隨所解。」《六祖壇經》中「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三經中上述的語句,均膾炙人口,深入中國各階層人士。但對三經的看法,學者與佛教大德看法不同。學者認為「禪宗則以般若實相來會通真如佛性。」「注重體悟心印而不拘言象。」而印順導師則說:「禪者是唯心論,而且是真常唯心。」而對《金剛經》及《維摩經》均一致同意,皆是般若經系統,學者與佛教大德皆以思想史為判攝,由於本人學力不足,故存而不論。若從學佛的目的,使我們能夠解脫。朝着這方向來看,那麼從實踐方法上,我們可以看出三經有相通地方,那便是「無住」觀念。
 
(二) 三經中提出「無住」背景
 
《金剛經》以須菩提向佛請問,「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經過一連串答問,佛陀說出:「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雖然在《金剛經》說出菩薩做事,離相而不住法,但若無眾生,則無菩薩道可行,既然不能離開眾生而獨存名為菩薩,那麼菩薩如何觀眾生?故在《維摩經》中「觀眾生品」把這問題作一探討,首先菩薩觀眾生如幻,才不執著四相,能依空行四攝法,方能實踐度眾生,但新發意菩薩未得忍力者,未証無生法忍,在生死中,有畏懼心,這時,如何解決這難題,在經中由文殊問「生死有畏,菩薩當何依?」經過數次答問維摩說:「無住則無本。文殊師利!從無住本立一切法。」由於禪宗注重於日常生活上,如何擺脫對一切執著,著重真接從心得解脫,故此從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及「從無住本立一切法」這二個觀點。六祖在開示弟子於「壇經」「定慧品」提出他的實踐方法說:「無住者,人之本性,‧‧‧於諸法上念念不住,即無縛也,此是以無住為本。」故知「無住」觀念。《金剛經》提出於前,而《維摩經》將「無住」作一引申於後,而《壇經》把「無住」放在實踐之中。
 
(三)「無住」於三經中的含義
 
般若經系,提出「菩薩精神」,如何落實?以布施為例,我們行布施時,不免有這樣想法,認為我行布施,即有功德,這樣把布施行為功德掛釣,一定認為布施愈多,功德愈大。正如梁武帝對達摩大師言:「朕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設齋,有何功德?」其實梁武帝心裡希望達摩大師親口說:「有甚大功德」。可惜達摩答覆是「並無功德。」如果梁武帝細讀《金剛經》的話。「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則無所見。若菩薩心一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則應該了解,若把布施認為有功德的話,這樣已著四相,亦是自招煩惱,故此《金剛經》所說「住」指對法有所執著,著相而說,因此提出「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開示我們起心動念做時,應該持有態度。便是事情儘管去做,但不應依戀,陶醉於所做的事上。
 
《維摩經》中提出「從無住本立一切法」,這裡「無住」指無所執著,故對一切法不能看成固定不變,法是無所依處,因為若法是有所依處,即是說不能有變化,這樣便是違反因緣法。雖然法是無所依處,可是我們觀察一些事物,却把它固定下來認識,認為一成不變,正如十年前我認識M君,於此十年來彼這此相隔一方,沒有來往,亦沒有通訊。十年後,若有人向我提起M君時,此時,我腦中很自然浮現M君十年前的舉止形態。若果我能見M君時,才發覺似曾相識,但一切已經改變了。人們就是這樣,不理解因緣法,認識事物,很容易把它固定下來,於是由此生起顛倒夢想,起種種執著,煩惱隨而湧至,心不自在,莫名其妙過此生。故此《維摩經》告訴我們,法本身都是無所依,不能執著。
 
六祖大師認為每個人都有種種執著,而這執著根源在人們的心念,故提出「無住者,為人本性。」指出人的本性,就在當下心念之中,它是念念相續不住。這裡「無住」有二層意義, 「無住」既有心念遷流不息,同時亦有心念不滯留於一切法上,否則「前念、今念、後念相續不斷,名為繫縛」。所謂「相續不斷」,指心念停留某事相上,正如未布施時,想起布施有功德,行布施時,確認有功德,布施完畢,仍然覺我曾經布施,必有功德,於是心念停留在「布施有功德。」六祖說,這就是煩惱之源,名為繫縛。故此「於諸法上念念不住,即無縛也。此是以無住為本」,落實在實踐中,便是體悟「念念不住」,則於一切法上不執著它,便是解脫自在。
 
(四)「無住」於三經中的異同
 
般若系經典,乃對部派佛教作一批判,追尋佛陀的解脫本懷,回歸佛陀教法,因此早出《金剛經》便是立足因緣法,破除我們的煩惱入手,從而解脫自在。提出兩大要點,第一,全經處處透露「說是XX,即是XX,是名XX。」第二、指出解脫之道在於「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前者開示一切一切法是緣起無自性,而假名的體與用非無」。後者指示修行人能理解一切法是眾緣和合,一切法沒有實體存在,但如幻非實却宛然存在,故對一切法不應執取。故此,起「心」動念做「事」可以,却不能對「事」起執著,因此「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顯示遣執,而「說是XX,即非XX,是名XX,」顯示蕩相,故《金剛經》可說是「蕩相遣執」亦可以說是「離相無住」。
《維摩經》繼承《金剛經》所說「應無所住」觀點,認為修行人對「法」不應執著,這是對的,但是說「法」是「如幻非實却宛然存在。」很多人却不甚明白,故在「弟子品」中說出「一切法生滅不住,如幻如電,諸法不相待,乃至一念不住。」僧肇注解說:諸法乃無一念頃住,況欲久停。無住則如幻,如幻則不實,不實則為空。這裡提出法是無所依處,後來在「觀眾生品」中,明確開示「從無住本立一切法。」僧肇解說:「一切法從眾緣會而成,體緣未會,則法無寄。無寄則無住,無住則無法,以無法為本,故能立一切法也。」可知「無住」即是空,而空能立一切法,這就是龍樹菩薩在《中論》「四諦品」中所說「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若無空義者,一切則不成。」而分一方面來說,「無住」即是空,空如何能住?即無所住,既是無所住,如何能執取,故「無住」亦指向無所執著。因此《維摩經》中「無住」。一方面顯示法是無所依處,故對法應無所執著。同時,亦顯示法之所以「如幻非實」存在的理由。
 
六祖大師,認為每個人都有向外執取,形成煩惱而不自在,根源在於心念。如果有靜坐的朋友們,你會發現靜坐時,心念流轉不停,生滅不住。這種情況恰如《維摩經》的「弟子品」所說:「一切法生滅不住,如幻如電,諸法不相待,乃至一念不住。」若把經中「法」換為「心念」,情況完全相同,故六祖大師,善巧運用「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與《維摩經》的「無住」結合起來,開出「無住者,為人本性。」可以說,《壇經》的「無住」觀點,直指人們內心而說,如果能自修自証「心念本來不住」則在一切法自然放下,便是解脫自在,由此看出《壇經》的「無住」詮釋,大大不同於《金剛經》與《維摩經》的「無住」觀點。
 
(五) 總結
 
三經中對「無住」詮釋各有不同,雖然《金剛經》與《維摩經》同屬般若系統。由於《金剛經》早出,提出「無住」觀點,比較簡明,開示修行人對法不應執著。而後出《維摩經》把「無住」再作新詮釋,既包含《金剛經》的觀點,再進一步說明「無住」即是空,故能立一切法。而《壇經》把「無住」觀點落在「心念」詮釋。此乃三經對「無住」詮釋不盡相同。但站在實踐解脫道來說,三經又可以相通。總括來說,三經對「無住」詮釋雖然不一樣,而最終目的在於解脫每個人的執著,彼此完全相通。
 
參考資料
 
(一) 《金剛經發微》釋明慧著 明珠佛學社
(二) 《維摩經句解釋義》釋明慧宣講 劉錦華筆錄 明珠佛學社
(三) 《維摩經註》 佛教青年協會印
(四) 《六祖壇經》 荃灣東普陀寺印
(五)  劉錦華老師筆記  一九九五年五月
(六) 《禪宗思想的形成與發展》「修訂本」 洪修平著  江蘇古籍出版
(七) 《慧能與中國文化》    董群著  貴州人民出版
Go Back
版權所有:明珠佛學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