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經研習班(1998-2000年度)修業報告
學員:陳敏儀
略談法華大意
一、 引言
《妙法蓮華經》,簡稱法華經,自傳入中國以來,便一直很受尊崇,被譽為經中之王。這是一方面因為經文中有以轉輪王之髻中明珠來譬喻本經的崇高珍貴,而且又強調受持讀誦、解說弘揚此經不但能得六根清淨,更是「入如來室,著如來衣,坐如來座」[1],並兼種種殊勝功德;另一方面也因天台宗以此經為開宗立說的主要根據而得到深入研究和推崇,智者大師更在判別釋尊一代時教之中,將此經許為佛陀最後階次的教法,是最高圓頓之教,確立了法華經在佛教典籍中的崇高地位。
事實上,法華經有其與別不同的特色,它的經文內容豐富,但並不如其他經典一般涉及義理的解說分析;而它所列舉的多個譬喻於佛典中最負盛名,所謂「法華七喻」是最常被引用來弘教的典故。不過,最重要的是法華經所開出的時教,不但在教團發展或在傳承佛陀的精神方面,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深遠的影響。因此,理解法華經是認識佛教發展歷程和瞭解佛陀本懷重要的一環。以下即試論法華經的宗旨,從而窺探其背後的意義。
二、法華經之性格
這個標題是借用了牟宗三先生在《佛性與般若》中所用的標題,牟先生指出法華經並無特殊的教義,它所說的不是義理的問題,而是佛意,佛之本懷。[2]他是一語道破了法華經的要旨。但是,為什麼要作這麼刻意和特別的宣說呢﹖況且法義本身難道不是最好的說明嗎﹖這得要從法華經結集的時代背境去瞭解。
法華經是屬於大乘佛教的經典。所謂大乘,乃針對傳統部派佛教而言。自佛滅後,許多佛弟子漸漸從實際的修持偏向對佛陀的教法分析鑽研,各有主張,導致部派分立,僧眾常常埋首經院窮究繁瑣理論,遠離群眾,與社會隔膜。一些其他弟子開始懷念佛陀,反省佛陀教義,追尋佛陀本懷,於是禮拜佛的遺蹟、佛舍利、佛塔等,並倡導向佛學習,不捨眾生,不沉滯於教理分析,標立新的菩薩精神,開出六度、四攝、四無量心等菩薩修行綱目,以學佛成佛為目標,因之高舉大乘旗幟,而貶抑部派教眾為小乘。
大乘經典相繼出現,將佛法精神重新演繹,針對部派偏執加以批判。大乘經中,般若經被公認為最早出現,對傳統部派佛教大加破斥,由此掀起大小乘之諍,彼此非難。部派攻擊大乘經並非佛陀金口所說,拒絶承認大乘思想為佛教正統;而大乘則貶斥小乘思想歪曲了佛陀的精神、修行不究竟等等,形成互相攻訐、水火不相容的局面。法華經編訂的年代被考據為約在西元一至二世紀前後,稍遲於般若經,也就是佛教僧團正出現嚴重分裂危機的時代。所以,法華經中明顯地反映出大小乘相爭這種情況。
在法華經會上,首先佛陀顯瑞應表示要宣講大法,但卻要經過聲聞弟子舍利弗殷勤三請才允為其說,但即時「會中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五千人等,以佛威力即從座起,禮佛而退」[3],佛陀則以其「罪根深重,及增上慢,未得謂得,未證謂證」[4]的過失,任其退席。佛陀跟著指出自己所說之法乃「隨宜所說,意趣難解,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5]這些述說正顯示出當時大乘不為小乘所接受,大乘則指責小乘弟子根器頑劣,不明佛意,不能信受大乘深法。再者,雙方在修證的問題上,亦顯然有著嚴重的分歧,「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難解之法,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6]這個說法反映大乘指諷部派佛教以阿羅漢為修行最高果位,其實並未究竟圓滿。
雖然法華經通篇對小乘仍有濃厚的貶斥意味,但它採取了跟般若經典不同的進路,並不再在知見和法義上對小乘作尖銳直接的否定和破斥,另從根本上以佛陀的本懷為要,作調和統攝的教說,以消弭大小對立的矛盾,爭取兩家容合,化解教團分裂的危機,展示佛陀慈悲教化的精神。
故此〈方便品〉云:「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淨故,出現於世;欲示眾生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入佛知見道故,出現於世。」它既暗示小乘人的知見不符合佛陀的知見,不解佛陀真意,同時由此開展對佛陀本懷的闡明,帶出法華經的真正命題。
三、 法華經的宗旨
甲、 開權顯實 -- 會三歸一
法華經全篇共七卷廿八品,根據天台宗智者大師的判釋,前十四品為「跡門」,以第二品〈方便品〉為中心,以「開權顯實」、「會三歸一」為宗旨,說明佛陀向來所說法義,皆是權宜方便,如今示真實妙法,三乘弟子應捨方便而同歸一佛乘;後十四品為「本門」,以第十六品〈如來壽量品〉為中心,以「開近顯遠」為心要,說明佛陀出現世間成道說法,亦只是化身權宜示現,其實曠劫久遠以前早已成佛,真實的佛陀壽命無量。綜合起來,全經的宗旨簡約就是「開權顯實」,將佛陀說法區分權實,進而亦分佛陀身相為權實,以顯佛乘之深妙。
首先,法華經說佛陀是為了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而出現世間,他開示了什麼呢﹖如〈法師品〉中所說:「開方便門,示真實相。」開方便門即是開權;示真實相即是顯實。
一般人或有聽聞佛教有「大開方便之門」或「出家人慈悲為懷與人方便」之說,這將「方便」看成幫助或給予通融照應,當然是望文生義、以訛傳訛之誤解。「方便」的原意,是權宜、權便的意思。指佛陀在說法華經以前所說一切法,不論聲聞、緣覺、菩薩,全都只是對應不同根機的弟子所作的權宜方便之教,並不是他的真意,他真正的目的是如現在法華經所宣說的,希望所有眾生歸向一佛乘,走成佛之道。「如來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說法,無有餘乘。」[7]一佛乘才是佛陀說法的真正本懷,真實之教。
但是有些解釋把「開方便門」或「開權」解說為開顯方便教法,那便與經文中所舉之譬喻不相呼應,與「會三歸一」的本懷和意義也不能銜接貫通。因此,「開」的字義應如遠參法師所解為開除、廢除的意思。[8]所以「開方便門,示真實相」,是開除一切方便施設的法門,示以一乘諸法實相。開權顯實,即廢三乘而立一乘,開除三乘權宜方便的教法,顯示一佛乘真實之道理。
權與實,分別指三乘與一乘。三乘是: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一乘即佛乘。聲聞和緣覺乘是在小乘之上再作劃分,二者皆是指其所依之法所修之果為不究竟,有所執滯。菩薩乘其實是指大乘本身。大乘之初起是標舉釋迦修道時之菩薩精神為學習榜樣,以修菩薩道為口號。現在法華經提倡「開權顯實」,呼籲廢三乘而立一乘,開除三乘權宜方便的教法,大家以一佛乘為究竟真實,同趨成佛之道。
法華經「開權顯實」的宗旨在〈方便品〉中大都已標舉揭示出來,以後的經文都是以不同面向反覆說明這個要旨,其中更殷勤列舉了著名的「法華七喻」來作種種解說,而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化城之喻明開權顯實之義和火宅之喻明會三歸一之道。
〈化城喻品〉中,一個商隊首領為了使商人不受旅途險阻所迫退,於是特別以幻術化出大城,待眾人稍事歇息便催促繼續前往取寶,向真正的寶藏進發。這個幻化之城比喻為佛陀方便權宜的教法,只是給眾生學習過程中一個階段,不應該執以為究竟。佛弟子應該如商人捨棄化城一般,廢除方便教法而直趨究竟成佛之道。
〈譬喻品〉中,一個大富長者為了令貪玩的兒子們離開將為火噬的大宅,假說予以羊車、鹿車及牛車哄引,待他們脫離險境後,才告知眾子三車下劣,而給以無與倫比的七寶大白牛車,令諸子喜出望外。這個譬喻中的三車當然是指三乘教法,大白牛車為一乘;一方面喻示弟子應棄三乘而取一佛乘,另一方面也表示三乘皆能歸向一佛乘的平等精神。
「開權顯實」和「會三歸一」的說法,充份反映出法華經意在調和大小乘的矛盾,以包容攝受的取向,開創出「佛乘」來統合教團。
乙、 方便即真實
然而,再進一步看,所謂權實,即非權實,是名權實。
〈方便品〉云:「如來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說法,無有餘乘,若二若三。」雖然經中再三強調一佛乘才是佛陀的真實之教,但整本法華經並無道及一佛乘的實際內容。遠參法師認為法華經讚歎一乘妙因妙果之名,旨在開權顯實,真正的一乘實法,須待眾生將來見法身佛才可得聞,現在只能聞名發心。[9] 其實,「一佛乘」亦只是權宜安立。佛陀為弟子說法使之破除煩惱,解脫涅槃,弟子卻又執以為有解脫法、有阿羅漢果。所謂聲聞法、緣覺法、菩薩法,正表示有人對某些法的執著。一佛乘則是對應三乘之執而假立,以消破三乘。明白佛意,則三乘即一乘,一乘亦不可得。若果以為方便背後有真實一乘,這樣便是如牟宗三先生所說之「死在方便下,執方便為真實」[10]。
從般若破執的立場而言,法華經的宗旨全在「方便」二字,所謂權實,二者皆方便,因權故說實,實亦非實,實亦是為權而設立之方便。以此為鑑,方便即真實,明解方便之用意,當下即真實,所謂「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11],捨方便即無上道,即真實。
法華經以權實之說演方便之教,表現了寬宏包容的宗教精神,但背後仍是貫徹著般若破執的意趣,點出佛陀一切言說皆方便,但這弦外之音更加幽微,還須與般若經及佛教教義發展背境和歷史等各方面綜合領解。
四、 法華經的影響
法華經以豐富的譬喻內容拱托標舉開權顯實之旨,不但為當時教團發揮了調和統攝的作用,更為後來佛教開創出多條發展路向,在佛教歷史、思想發展和弘法傳教各方面,影響都十分之巨大和深遠。
甲、 慈悲—方便—平等
在大乘反省佛陀遺教的思潮中,最先編集的般若經以發揚般若正見為大前題,標立銳利破執的智慧之路。法華經的編集,卻是面對佛教瀕臨分裂的時代,基於護教弘法的關懷,因而處處強調佛陀慈悲不捨眾生,並以種種方便教化的精神。除了火宅和化城之喻,〈信解品〉中,以一長者苦心栽培導引早年失散之兒子成材,比喻佛陀有如慈父,視眾生如離家受苦的兒子,以種種方便教示,令弟子不再滯著小智小法,最終能接受如來大乘教化。
這種以慈悲為懷、以善權方便度眾的特色在本經的後半部更進一步發揮,如特別讚歎觀世音菩薩能因應眾生所需,以不同形象及種種手段救度眾生。但是這種慈悲和方便力已從教化的目的轉向為給予現世福樂。佛教隨後的發展也偏向了後者,但能以欲鉤牽,而能夠秉承真正慈悲精神發揮方便力教化眾生令入佛智的作用反而有所不及。
在強調慈悲方便之外,法華經又表現了佛法平等的精神,〈藥草喻品〉中,以大自然的草木不分大小、品種,皆能同霑雨露,比喻佛陀說法如降甘霖,眾生不論何種根器都可同受法味。另在〈勸持品〉中,佛陀為一眾比丘尼授記當來成佛。自古以來,印度的種姓階級門限森嚴,女子的地位更是十分卑微,所以經中這種學佛修行無分界限性別的平等精神,在當時是有著非常的意義,乃至對印度當時社會和其他宗教都產生了或多或少的影響。
乙、 佛身—佛性
〈如來壽量品〉借醫子之喻,說出佛陀其實無量億劫以前早已成佛,只因要教導眾生修行成佛,才化身在此世間,示現成佛涅槃,令眾生不會貪戀執著而疏於修行;真正的佛陀其實常存不滅,壽命無量,教化眾生無量。這個說法後來與原始佛教「見法即見佛」之說結合,發展出佛有法身、報身和化身等三身的思想。印度傳統神話和婆羅門教早有神祗化身救世的思想,相信佛身之說與此不無關係。
〈五百弟子受記品〉借窮人不知身上衣裡繫有明珠之故事諷喻小乘人本有菩提善根,卻不自知而樂著小法。本是針對小乘而說的譬喻,日後竟發展成眾生本具的佛性說、自性清淨心等思想。
除了上述幾項外,從法華經中萌芽發展的思想還有其他如信仰、本願、唸佛易行等等,後來並陸續結集成經論;傳來中國後,又成為研究或修持對象,有些更形成宗派。而法華經本身更是備受推崇,影響所及,中國和日本佛教都有以法華經為宗的教派。時至今日,法華經仍然是很受中國佛徒重視的經典,常行讀誦印送。法華經影響之深廣和各種面向,很值得有興趣者作深入瞭解。
五、 結語
從歷史發展而言,法華經是因應當時僧團內部和教義嚴重分歧而產生之經典,它所標舉之「開權顯實」之旨,將劍拔弩張的大小乘教義找到一個連接基點,為兩者造就共存的空間;而「會三歸一」之說則緩和了大小乘壁壘分明的緊張狀況,以一佛乘將所有對立都統攝包容起來,為佛教四眾和合製造了統一調和的局面。雖然大小乘並非就此真的消除隔閡,容為一家,而且自始至終,大小乘都各自發展,因而至今仍有南傳上座部與北傳大乘佛教之分,但是在當時而言,實實在在阻遏了教團爆發分裂,避免了自相攻擊以致不可收拾的情況。因此法華經的出現,確實為教團和合發揮過極其重要的功能,為佛法傳承作出了不可度量的貢獻。
另一方面,法華經的豐富內容反映出當時大乘興起的新思維,從慈悲教化的精神開發出不同的思想和法門,為佛教以後的發展開闢播下了多様的種子。但是,法華經最重要的思想,就是指出佛陀一切言教皆為方便,都是為了消除眾生的執著所施設的權宜之教,三乘故然是方便之說,連一佛乘本身亦是方便,亦不可執取,就如《金剛經》以竹筏喻佛法,「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一切微妙言詞皆是令眾生除執悟道之竹筏,皆不可執取,這才是法華經的精髄。作如是觀者,即不會偏小、偏大或滯於佛乘,即明法華經之慈悲方便與般若經之智慧破執的精神無異無別,如是也就能契合佛陀的本懷。
[2] 牟宗三,《佛性與般若》下冊,臺灣學生書局,1988,頁576。
[8] 遠參法師,《妙法蓮華經講錄》下冊,維新佛學社再版,第545頁。
[9] 遠參法師,《妙法蓮華經講錄》上冊,維新佛學社再版,第5頁。
[10] 牟宗三,《佛性與般若》下冊,臺灣學生書局,1988 ,第57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