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信息  

試述說「菩薩淨土」的意義
作者:陳敏儀
發布時間:2009/5/13
第六屆經論研習班(1996–1998年度)修業報告
學員:陳敏儀
 
 
試述說《維摩經》〈佛國品〉中「菩薩淨土」的意義
 
 
一、前言
 
中國佛教淨土思想的主流為求生西方淨土,強調以信願行為基礎,持念阿彌陀佛名號至一心不亂,臨終可得往生西方阿彌陀佛極樂國土,待花開見佛悟無生,然後回返濁惡穢土度眾生。這種信仰非常受歡迎,讓許多人心靈有所依歸,將脫離世間煩惱痛苦與及圓滿菩薩道的希望寄託於死後來生。
 
但在非常有名的《維摩經》中,〈佛國品〉所說之淨土則別有意趣。「隨其心淨,則佛土淨」是《維摩經》的眾多名句之一,一些有識之士據此即認為維摩淨土是唯心之說。但若從「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直心是菩薩淨土」等說去瞭解,則具有很積極的實踐意義,很值得去探究學習。
 
二、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
 
國土是眾生之依報,淨土或稱佛土或佛國則是佛菩薩的依報。眾生國土有方所,以疆域國界劃分,但菩薩佛土則並非由空間界定。釋迦佛開宗明義說:「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菩薩隨所化眾生而取佛土」。意即菩薩修行之處,化度眾生之處,就是佛土。菩薩之名為菩薩,是因其為有志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求道者,要令自覺亦令他覺的修道人,所以無眾生則無菩薩,菩薩不能離開眾生而言行菩薩道,而能成就佛土。所以佛土雖以「土」、「國」為名,卻無時空方所,淨土就在眾生之中。如持念阿彌陀佛名號者,即是阿彌陀佛國國民;阿彌陀佛則隨其所化國民成就佛土。反之,眾生如果一心追求人天褔樂,即使生於佛世,與釋迦佛同處毗耶離城,也只是天國的子民,與佛土無綠。
 
淨土可說是菩薩與眾生共同建設,共同成就。因此沒有眾生,便無修行之對象,便無菩薩可言,更無佛土可成,所以釋迦佛將眾生喻為建屋必須之地基,亦即菩薩建立淨土之基礎。
 
 
三、直心是菩薩淨土
 
修行外雖以眾生為根本,但內則不能有眾生想,當然亦不能有自己要修行、要當菩薩、要度眾生、要成就佛土等等之想。這種種「想」其實就是我們的執著,就是我們煩惱生起之處。當知釋迦佛所說一切法正是要使我們破執、離執、去執,解除我們對一切境相人我所生起的執想,脫離因此而引起的纏縛恐怖憂悲惱苦。所以釋迦佛繼「眾生之類是菩薩淨土」之後,即開出「直心是菩薩淨土」為菩薩發行之必要條件。
 
所謂「直心」,即解脫心、無所住心、無所得心,亦即無執取心。能解除對一切人我是非的執見,明白身不可得,心不可得,一切皆不可得,即無所執取。若有執取,便不是直心。故直心即明心不可得,即能領悟佛陀所說綠起、無常、無我、空、般若等,一一皆為去執,皆不可得,故能捨除得失虛實一切相對之顛倒見,無所取著。由於無所執,才能如《金剛經》所說「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相、無壽者相」,才能發起無所得之菩薩行,如布施時不生布施想,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法布施……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乃至持戒、忍辱、禪定、精進時,亦如是不生持戒想、忍辱想、禪定想、精進想,無此種種想即是行般若波羅蜜,即是圓滿菩薩道。菩薩依直心而行,即與般若相應,便能饒益眾生,感化眾生如其所行,加入菩薩行列,如是成就佛國。
 
四、心淨則佛土淨
 
但「直心」只是在道理上「知道」一切皆不可執,一切皆不可得,未曾堅固,未經實證,必須要不斷修習實踐,不斷保持依直心行事,毫不間斷,乃可進而為深心,然後能意調伏、如說行、迴向、方便、成就眾生,由成就眾生而能佛土淨、說法淨、智慧淨、心淨、一切功德淨。
 
這裡雖然開列了菩薩修行實踐次第,從直心發行而最終達於心淨,但是方向和內容由始至終則無分別,都是無所得,都是不住於相,由道理上之「知」而達至親身體證一切皆不可得。淨者,非清淨之意,乃不可住,不可得也。《金剛經》云:「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菩薩於一切心無所住,不住過去,不住現在,亦不住未來,所以佛說三心不可得:「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亦即無心可得,即是清淨。
 
心既不可得,眾生、佛土、說法、智慧、一切功德等,亦一一皆不可得。菩薩不見有眾生可滅度,不見有佛土可成就,不見有法可說,不見有智慧可證,更不見有功德可受,故名「菩薩」,故能心淨。以其心淨,故能成就佛土淨。
 
五、淨不淨皆不可得
 
心與土代表了眾生的正報和依報,如果心有所住,自然見土有染淨,厭離穢土,欣求淨土。若心無所住,自然不生染淨之想,當下就是淨土了,所以佛謂「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但是許多人不明佛意,聞說心淨則佛土淨,隨即便會生起釋迦佛處於五濁惡世,豈非其心不淨之想,當時舍利弗即代表眾生發出疑問,被螺髻梵王譏為「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故見此土為不淨耳。」梵王又說以他所見,此土其實清淨如自在天宮。
 
聽來似乎螺髻梵王勝過舍利弗,能依佛慧,能見佛土清淨。其實見土不淨故然是心有高下,見土淨亦是心有高下。淨與不淨其實是相反相成的一對觀念,說此淨時必有彼之不淨共相比較,所謂淨不自淨,因不淨故淨;不淨不自不淨,因淨故不淨。兩者是「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的關係,所以見淨或見不淨都同樣是有所執,同樣是有所分別。然則為何釋迦佛又會以神變現莊嚴佛土,此正喻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凡生染淨之想皆是有所執取,佛說之淨土正要指出無土可得,姑名之為淨土,如金剛經云:「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而淨土者,即非淨土,是淨土。
 
六、結語
 
《維摩經》被認為是大乘般若系的經典,主要是針對學佛者對佛陀所說法義的執見,以相對的觀念或誇張的對比來進行破斥。〈佛國品〉拉開全經的序幕,首先針對修行人對淨土的不正見從正面解說,開出菩薩實踐修行的條件和次第,其後以「隨其心淨,則佛土淨」隱指心土皆不可得之意趣,最後釋迦佛令穢土變為莊嚴國土再還復如前,以示染淨之相皆不可得。這品使用對破的手法比後來的各品較輕,但其欲令修行者去除執見的用意則一。其實簡單來說,〈佛國品〉所展示的淨土精神就是無所執,無所執故能具足菩薩行,是為成就淨土。
Go Back
版權所有:明珠佛學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