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信息  

略說《金剛經》中「空」的意義
作者:毛志強
發布時間:2009/5/13
第五屆經論研習班(1995-1996年度)修業報告
      學員:毛志強
 
 
《金剛經》是般若系經典之一,而般若經的主旨乃為闡明「空」的義理,因此先略說「空」的意義。
 
 
一般人望文生義,甚至有解釋「空」時,形容空沒有形體:它(物件)是什麼,空就是什麼。如一間房子,空就是一間房子;一隻杯,空就是一隻杯。房子是方,空就是方;杯是圓,空也就是圓。若房子不空,就不能住人;杯不空,就不能盛水。如此說空,「空」祇能被理解為「空間」。
 
也有人認為當事物不存時就是空,如金也空,銀也空等,要等到事物壞滅後,或不發生作用時,才能知空,他們所理解的「空」──即是沒有了。這也許有些警世的意味,可以使人不要太看重因名與利帶來的欲望,但郤帶來了灰色的消極人生。
 
亦有學者明白到世間一切的事物,都是因緣和合而成,雖然不去執持事物的表像,因為事物的存在是和合的,便將事物層層分析,如房子是由磚、瓦、木、石、人工等條件合成,故此房子本身不是實在的,其體乃磚、瓦、木、石、人工,但是磚瓦木石等也有其本身的因緣,經過重重的分析,便出現了所謂極微(物質最細的成分)和剎那(時間最短的單位),便把極微、剎那等牢牢的執持着,以為那是形成事物的主因,以為那種解釋便是空。但這也並不徹底,我們稱它為「析法空」。
 
究竟,佛陀為什麼要說空的道理?
      
佛陀所說的「空」是什麼?
 
龍樹菩薩於中論云:「大聖說空法,為離諸見故」大聖即佛陀,佛陀說空的目的,是要我們破除(離)諸般邪見。什麼是邪見呢?邪見就是我們對自我的執着
,苦由此而生,輪轉生死亦由此而起,當自我的執着破除時,我們便得自在,無執着,無罣礙,離顛倒,乃至成佛。
 
《中論》亦云:「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即是說一切事物都是緣生的,緣生──空。因為一切法(事物)皆是因緣和合的,故無法之自性可得,便是空,一切法的存在,祇是概念(假名)的存在,我們不能說它是有,說它是無,離此二邊,便是中道。例如:屈指為拳,張指為掌,拳和掌祇是手指的張合而成,當中並無真實的拳或真實的掌,所以拳和掌都是空。或如米和飯,米是因,飯是果。若單有米不能成飯,需要加上適量的水、火、人工等助緣而成飯。若離水、火、人工,不能得飯,故無飯之實體可得,說飯空。或如點燈得光,若單有油、燈芯、燈台不能得光,必需點火,才能有光,故無光的實性可得,故說光是空;或不點火,燈也不成燈,只是一堆:油、燈芯、燈台的擺設,故燈也不可得,燈亦是空,「空」母須要待事物壞滅後方得,而是見事物的存在的當下,了知無事物的自性,本體,實性可得,便知空,即是當體即空。
 
《金剛經》處處有「說是XX,即非XX,是名XX」的話,是說明一切法(說是XX)都是緣起無自性空(即非XX),而假名(是名XX)的體與用並非無的義理。這三句論式,不單破世間法的不實在,就連出世間法也是不實在。故此,在《金剛經》裏,對佛、菩薩、眾生、佛土、世界、微塵等等,皆以此三句論式去破,使我們無可執取。
 
《金剛經》一開始,便描述佛陀的日常生活如住處(祇樹給孤獨園)、飲食(乞食)、衣着(着依持砵)、清潔(洗足)等,在在處處都表明佛陀的生活與一般人無異無別。佛陀的偉大,不在於他有神通,不在於他的尊貴,而在於他證悟了緣起法,因為他能徹悟空,而成為覺者。我們見佛不用於身相,甚或具足諸相(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我們若真要見佛,只能「見緣起即見法,見法即見佛」。從觀察緣起中,方能了解一切相皆空,「離一切諸相,則名一切諸佛」。
 
在發菩提心時,必要明白「實無眾生可滅度者」,因為「一切眾生,即非眾生」,又說「眾生眾生者,如來說即非眾生,是名眾生」。亦要明白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前者無眾生可度,後者是無度眾生之法,「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看似矛盾,事實上,當我們明瞭通達一切法,皆眾緣和合而生,是空,故非一切法。明白了這「空」的道理便是佛法。但我們決不可執取有實在的佛法可得,故說非佛法。因此佛便以竹筏作譬喻,我們要渡河時便用它,過河後便應捨棄,即我們修行時以佛法作導,若當修行成熟時,便不要再執著佛法了。
 
我們無論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等作修行,切不可持有眾生可度,也不可執持福德的大小。如有執取,只是人天小果,輪轉生死。因此之故,《中論》「受諸因緣故,輪轉生死中,不受諸因緣,是名為涅槃」。大家都作同樣的因緣,凡夫因貪着福德,便輪轉生死,而菩薩不受因緣的束縛,當下便得自在解脫。但怎樣不受呢?「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着,是故不受福德」,不貪着,就是不受,因明白一切皆由眾緣和合而成就,無法可得。
 
空,是要我們得解脫,得自在,而《金剛經》雖不說一空字,卻處處破除我們的執取,叫我們得解脫,得自在。其相應處在此。
Go Back
版權所有:明珠佛學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