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信息  

論受相何以歸結為苦相
作者:王偉頤
發布時間:2009/5/13
第二屆經論研習班(1986-1988年度)修業報告 
 學員:王偉頤
 
 
論「受」之三相何以歸結為苦相
 
 
在論「受」之三相前,首先必須了解什麼是「受」。在五蘊中,「受」是心理活動其中一個次序,它具有感覺、領納的意思。《佛法概論》說:「即領納境界而受納於心的,是有情的情緒作用。」
 
通過「受」對不同境而起的感覺,是會有不同的反應,從而產生不同的情緒。這一時間的反應和感受,我們將其名為苦、樂、捨(不苦不樂)三相,《成實論》受相品中說:「增益身心是名為樂,損減身心是名為苦,二相違名不苦不樂。」《大乘五蘊論》說:「樂謂滅時有和合欲,苦謂生時有乖離欲,不苦不樂謂無二欲。」這裡僅是將不同的情緒表現和反應分三類冠以三個不同的名相。
 
但是,由於感受不是靜止孤立的,它是不停地連續地產生,不斷在變化中,既有程度上的波動,樂與苦更是沒有一個絕對的標準,它們僅是相對而言的。「能遮苦則生樂」,同樣地解遮樂則生苦相,構成各相的條件一變,那麼這三相也就隨之變化。在生活中,我們處處可體會到這種情況。「受相品」中以寒熱為例:「為寒所惱,觸熱則為樂」,反之,若沒寒惱,則觸熱未為樂,如在熱中觸熱,更為苦了。同樣以食為例,飢時得食為樂,飽時則未覺得樂,過飽胃漲則更為苦了。或說最好是不飢不飽這種捨受了,可惜這狀態卻不是不變的,隨時間流轉始終歸於苦樂中。從上述例子,可看到「受」無定相,同樣的「受」(領納)在不同條件下可得出不同的相,因為除了可以說「緣不定,非受不定」外,還應該說:緣不定,受之相也不定。
 
既然樂相可變為苦,同樣苦應該也可變為樂,是苦樂參半的,那麼,為什麼又說三相歸於苦相呢?這點,我們可從以下不同層面來說明:
 
首先從表層的感受來說:在現實生活中的確是苦多樂少。在社會上,有些人過着貧病交迫的生活,苦苦掙扎;有些人追求物質享受,為達目的無所不用其極;有些人為名利勾心鬥角,拼個你死我亡……。正如《成實論》貪過品中論:「求時苦,守時恐怖畏失故苦,現在無厭故苦……,所貪愛事必當離散,離散因緣必有憂苦。」所謂求快樂未得為苦,得而復失亦苦,得之既久,未失亦不覺樂……樂至苦隨之。總之,世間人盡在憂煩、惶惑、恐懼、貪欲……中生活,終生陷於苦苦、壞苦、身苦、心苦的煎熬中,情緒千變萬化,心境忽明忽暗,永無寧日。從這角度看,的確是苦多樂少,苦長樂短,三相是以苦相為生的了。
 
從進一步層面來看,三相歸於苦相的理由還在於因「受是領境而納於心的」,所以它並非獨立,亦無自性,也不是靜止孤立,它是和境相依相隨,隨着境和條件的變化,「受」也不停地連續起變化。如前所述,一件東西,我們需要時得到它是樂,同樣這件東西,由於其他條件變化,我們不需要它了,或者它殘舊褪色了,我們就不以有它為樂,甚至厭棄它,又再追求新的東西。那麼苦、樂、捨三相都曾為一件東西向出現過,可是都沒有永恆的停在一種受相中。也許是那件東西(境)在變化改變我們的感受,使心識起變化;也許我們的心識在變化,對境有了不同的感受。不管怎樣,這一切都是在無常而相續的因果關係中發展,不由人的意志控制,它既不能永恆不變,也就是說是無常的,不是實在的。這種感受,則非是對某一件事,某一件東西的得失感受的「苦」,而是對感受本身隨因而變,無自性,苦、樂、捨都在變化,都不可把握控制,都不是真實的,而感到無常故苦。這正如「色無常、無常即苦」一樣。推廣言之:五蘊無常,五蘊即苦。
 
其實這一切道理,在緣起法則裡已闡明得很透徹了。「色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由此更推示出「三法印」,只是我們凡夫執迷不悟而已。
 
最後,三界皆苦相,還可以從生命之流這個層面去看。眾生由惑造業,由業感苦,因苦生惑,形成生命之環,永無了期,這種生死之流稱為「苦海」。三界沉淪於這生死輪迴的苦海中,「受」是起了一定作用。因為「苦」的根源是「渴愛」,它與貪欲纏結,造成「來世」與「後有」,使生死相續不斷。而「渴愛」按十二緣起法則是依「受」這條件而生起的,正是有了「受」這主觀感受而緣愛,使生命輾轉輪迴。脫不了生死之苦。
 
以上所說感受的苦、受無常即苦,以及三界生命輪迴之苦,苦、苦、苦……。其目的除了要破我執外,我認為更重要的是我們進一步去體會「四諦」中的苦諦,只有首先做到「苦應知、應解」,才能向斷、修、証三方面努力。也唯有將世間苦轉為出世間的清淨安樂,做到出三界的中道的不苦不樂,才是真正脫離苦海。
Go Back
版權所有:明珠佛學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