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信息  

試論四念處與八正道之重要性
作者:顏大量
發布時間:2009/5/13
第一屆經論研習班(1983-1986年度)修業報告
學員:顏大量
 
三十七菩提分法以四念處為首,而以八正道為末,試略述兩者之重要性。
 
前言
 
佛教是個重視理智、自力、自他和樂、身心解脫的宗教。三十七道品是佛陀所提供給其弟子所修習,用以趣向與達致最高宗教理想——涅槃。而作為實踐的的方法,亦具有以上佛教的特點。三十七道品的內容包括四念處、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等七類道品。在傳統上,三十七道品的次第是以四念處為首,八正道為末;如要理解這兩類道品的重要性,須要對其內容及特點有基本了解,現在試簡單分別說明如下:
 
﹙一﹚ 四念處之意義與內容
 
簡單的說,「念」的意思是指我們的憶念,如在大乘廣五蘊論中說:「云何念?謂於慣習事,心不忘失,明記為性。慣習事者,謂曾所習行,與不散亂所依為業。」;「處」就是處所或地方的意思;「四」就是四種。故四念處可解作四種憶念的處所,但是其中「念」的意義可作其他的解釋,不單是指憶念,而是包含有警覺性、注意觀察的意思,故此四念處是可以攝於觀慧的,如說:「四念處實體是智慧,所以者何?觀內外身即是智慧,念持智慧在緣中,不令散亂,故名念處。」﹙註1﹚
四念處的內容包括四方面,即是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在其他的經典中,有稱為:
「有四念處,何等為四?謂身身觀念處;受﹙受受觀念處﹚;心﹙心心觀念處﹚;法﹙法法觀念處﹚」﹙註2﹚
「云何為四﹙念處﹚,觀身如身念處,如是觀覺;心;法如法念處。」﹙註3﹚
其中「身」的意思是指身體,「受」指感受﹙苦、樂、不苦不樂﹚,「心」指感受以外的其他心理活動,「法」指佛教義理與修習有關的內容。故簡單地說,四念處是一種對人自己﹙包括其他人﹚身體、一切心理活動、「法」作直接注意觀察反省的一種修習方法,從而對自己﹙身與心﹚有如實的了解與認識,由此而離去一切對自己錯誤的見解、貪著及因此而產生的憂悲苦惱。至於四念處的修習,在阿含經中有不少經文提及,其中最為詳細要算中阿含念處經﹙註4﹚,另外還有中阿含念身經﹙註5﹚,其內容單提及身念處的修習,而經文與念處經很接近。除此以外,亦有巴利文長部經第二十二經的漢譯文﹙註6﹚,是論及四念處的修習,可以比較研究。現在就依念處經為主對四念處的修習作簡單的介紹。
四念處的修習是要求修習者對於所觀的境能時常保持「精勤方便,正念,正知」﹙註7﹚或者是「注意觀察,精進警覺,念念分明」﹙註8﹚。經中將修習分為四類:
 
一. 身念處 — 其中再分為十二部份:
1. 念四威儀等 — 對身體在日常生活中行、住、坐、臥、眠、寤等姿勢動作,須念念清楚。
「比丘者,行則知行,住則知住,坐則知坐,眠則知眠,寤則知寤,眠寤則知眠寤。」﹙念處經﹚
2. 念其他姿勢 — 對身體其他較微細的姿勢動作,亦須念念清楚。
「比丘者,正知出入善觀分別,屈伸低昂儀容庠序,善著僧伽梨及諸衣缽,行住坐臥眠寤語默,皆正知之。」﹙念處經﹚
3. 對治不善念 — 當惡念生起時,以善念對治。
「比丘者,生惡不善念,以善法念治斷滅止。」﹙念處經﹚
4. 調伏內心 — 當禪定時,用善心去調伏惡心理狀態。
「比丘者,齒齒相著,舌逼上齶,以心治心治斷滅止。」﹙念處經﹚
5. 念出入息 — 這是對呼吸的觀察了解,當禪定時,對所有出息入息的長、短、粗、細、快、慢等的情況,都能念念清楚。
「比丘者,念入息即知念入息,念出息即知念出息,入息長即知入息長,出息長即知出息長,入息短即知入息短,出息短即知出息短,覺一切身息入,覺一切身息出,學止息行息入,學止息行息出。」﹙念處經﹚
6. 修習四禪 — 對於四禪生起的方法與情況,須清楚了解。
「比丘者,離生喜樂清身潤澤普遍充滿,於此身中離生喜樂無處不遍。」﹙念處經﹚
7. 對身體產生清淨心
「比丘者,於此身中以清淨心意解遍滿成就遊,於此身中以清淨心無處不遍。」﹙念處經﹚
8. 光明想的修習
「比丘者,念光明想,善受善持善憶所念,如前後亦然,如後前亦然,如晝夜亦然,如夜晝亦然,如下上亦然,如,上下亦然,如是不顛倒心無有纏修光明心,心終不為闇之所覆。」﹙念處經﹚
9. 對於所觀的境相能清楚與憶念
「比丘者,善受觀相,善憶所念,猶如有人坐觀臥人,臥觀坐人,如是比丘善受觀相,善憶所念。」﹙念處經﹚
10. 觀察身內不淨 — 對於身體所包藏的不淨器官與組織,有清楚了解。
「比丘者,此身隨住隨其好惡,從頭至足,觀見種種不淨充滿,我此身中有髮髦爪齒,粗細薄膚皮肉筋骨,心腎肝肺大腸小腸,脾胃搏糞腦及腦根,淚汗涕唾膿血肪髓涎膽小便。」﹙念處經﹚
11. 觀察六大 — 對身心由六大所組成,有清楚了解。
「比丘者,觀身諸界,我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識界。」﹙念處經﹚
12. 觀察死屍 — 對屍體由開始腐爛,被動物昆蟲所噉食,骨肉分離,最後成為白骨等過程,有清楚了解。同時認識到自己的性質與所觀死屍的性質是同樣,將來亦有同樣的過程,無可避免。
「比丘者,觀彼死屍或一、二日至六、七日,烏鴉所啄,狼所食,火燒埋地悉腐爛壞,見已自比,今我此身亦復如是,俱有此法終不得離。」﹙念處經﹚
 
二. 受念處 — 對於所經驗的感受,其性質及如何生起,有清楚了解。
「比丘者,覺樂覺時便知覺樂覺,覺苦覺時便知覺苦覺,覺不苦不樂覺時,便知覺不苦不樂覺……便知覺不苦不樂無欲覺。」﹙念處經﹚
 
三. 心念處 — 對感受之外的心理狀態,其性質與生起情況,有清楚了解。
「比丘者,有欲心知有欲心如真,無欲心知無欲心如真……有解脫心知解脫心如真。」﹙念處經﹚
 
四. 法念處 — 其中分三:
1.  觀內六處 — 當根境相接時有否生起繫縛及其對治方法,有清楚了解。
「比丘者,內實有結知內有結如真,內實無結知內無結如真,若未生內結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內結滅不復生者知如真。」﹙念處經﹚
2.  觀察五蓋 — 對五蓋﹙欲、瞋恚、睡眠、掉悔、疑﹚有否生起及其對治方法,有清楚了解。
「比丘者,內實有欲知有欲如真,內實無欲知無欲如真……若已生疑滅不復生者知如真。」﹙念處經﹚
3.  觀察七覺支 — 對於有否生起七覺支及其修習增長的方法,有清楚了解。
「比丘者,內實有念覺支知有念覺支如真,內實無念覺支知無念覺知如真……若已生捨覺支,便住不忘而不衰退,轉修增廣者知如真。」﹙念處經﹚
 
 
以上已簡單地介紹了四念處的修習方法。另外,在巴利文長部經中每一節後,都加上以下的一段經文:
「他應如是生活,或是對他自身要注意觀察身體﹙受、心、法﹚,或對他人也要注意觀察其身體﹙受、心、法﹚,或者自身他身兼顧要注意觀察身體﹙受、心、法﹚,或觀察身內的生起,或觀察身內的壞滅,或兼察身內的生起與壞滅。並由於這種的專心繫念而認清身﹙受、心、法﹚﹙的實相﹚不外乎是如其念,如其所知而已。於是他的生活就無所染著,對世界上的一切都無所執取了。」﹙註9﹚
 
由此觀之,四念處不但是對自己的觀察,也要對別人的身心作觀察,令我們更能認清身心的實相,以能離去一切執著。
 
﹙二﹚ 四念處對修習的重要性
 
在阿含經中,有不少經文論及有關四念處的修習。其中,佛陀有強調四念處對解脫身心苦惱的重要性。
「有一乘道,淨諸眾生,令越憂悲,滅惱苦,得如實法,所謂四念處。」﹙註10﹚
 
在念處經中亦有相近的經文:
「諸比丘,有一道淨眾生,度憂畏滅苦惱斷啼哭得正法,謂四念處。」另外還有:
 
「若比丘離四念處者,則離如實聖法;離如實聖法者,則離聖道;離聖道者,則離甘露法;離甘露法者,不得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我說彼於苦不得解脫。」﹙註11﹚
 
此外,佛陀是時常教導弟子修習,或用以教授初修行者,甚至無學的阿羅漢,也是修習四念處。
「於此四念處,修習滿足,精勤方便,正念、正知,應當學。」﹙註12﹚
 
尊者阿難白佛言:「世尊!此諸年少比丘,當云何教授?云何為其說法?」佛告阿難:「此諸年少比丘,當以四念處教令修習。」﹙註13﹚
「若比丘住學地者,未得進上,志求安隱涅槃時,身身觀念住,精勤方便,不放逸行,正念、正智、寂靜於心……乃至於法遠離。若阿羅漢,諸漏已盡,所作已作,捨諸重擔,盡諸有結,正知善解脫。當於彼時,亦修身身觀念住,精勤方便……乃至於法得遠離。」﹙註14﹚
 
另一方面,佛陀亦有用字句譬喻去讚賞四念處這種修習方法:
「云何善聚?謂四念處,所以者何?純善滿具者,謂四念處,是名善說。」﹙註15﹚
 
「比丘自處父母境者,謂四念處。」﹙註16﹚
 
「有法修習,多修習,能令行者得不退轉,謂四念處。」﹙註17﹚
 
有些經文中,有說及佛為比丘制戒的目的與四念處的關係:
「如來、應供、等正覺所知所見,為諸比丘說聖戒,令不斷、不缺、不擇、不離、不戒取、善究竟、善持、智者所歎、所不憎惡。何故如來、應、等正覺所見,為諸比丘說聖戒,不斷、不缺、乃至智者所歎、所不憎惡?」尊者阿難語優陀夷:「為修四念處故」﹙註18﹚
 
另外,亦有說及四念處對自護與護他的關係:
「云何護他、自護?不恐怖他,不違他,不害他,慈心哀彼,是名護他、自護。是故比丘當如是學:自護者修四念處,護他者亦修四念處。」﹙註19﹚
 
佛陀常勸弟子依止四念處:
「阿難!當知如來不久亦當過去。是故阿難!當作自洲而自依,當作法洲而法依,當作不異洲,不異依。」阿難白佛:世尊﹗云何自洲以自依?云何法洲以法依?云何不異洲,不異依?」佛告阿難:「若比丘,身身觀念處,精難方便,正智、正念調伏世間貪憂……是名自洲以自依,法洲以法依,不異洲,不異依。」﹙註20﹚
 
至於修習四念處的果報有:
「於四念處多修習,當得四果、四種福利。云何為四?謂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註21﹚在中阿含念身經中亦說及修習四念處能成就十八種功德。由以上的經文中,可以了解到四念處在原始佛教修道方法中的重要性。
 
﹙三﹚ 四念處的發展
 
基於四念處的重要性,佛學者隨不斷實踐以外,還將一些新的內容編入四念處中,使四念處成為一個組織更嚴密,內容更豐富的法門,使適合更多人修習,這可比較雜阿含經的有關經文 — 中阿含念處經及長部第二十二經可以了解。
 
 
長部第22經
        中阿含念處經
身念處:
1.    念出入息
2.    念四威儀等
3.    念微細姿勢
4.    觀身不淨
5.    觀四大
6.    觀死屍
 
 
 
 
 
 
 
 
受念處  
心念處
法念處
1.    觀五蓋
2.    觀五蘊
3.    觀六根六塵
4.    觀七覺支
5.    苦諦
6.    集諦﹙六根、六塵、六識、六受、六想、六思、六愛、六論、六省﹚
7.    滅諦
8.    道諦﹙八正道﹚
身念處:
1.        念四威儀等
2.        念微細姿勢
3.        對治不善念
4.        調伏內心
5.        念出入息
6.        修習四禪
7.        生清淨心
8.        習光明想
9.     善受善憶觀相
10.    觀身不淨
11.    觀六大
12.    觀察死屍
受念處  相近
心念處  相近
法念處
1.    觀六根六塵
2.    觀五蓋
3.    觀七覺支
 
「云何名比丘正智?若比丘去來威儀,常隨正智;迴顧、視瞻、屈伸、俯仰、執持衣缽、行住坐臥、眠覺、語默、皆隨正智住,是﹙名﹚正智。云何正念?若比丘內身身觀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調伏世間貪憂;如是受……調伏世間貪憂,是名比丘正念。」﹙註22﹚
 
在雜阿含經四念處的內容較為簡單,單指出其修習原則,但在念處經與長部經中則很豐富,有組織與詳細。如在身念處中,就將安那波那念與不淨觀編入其中,而這在雜阿含中已有跡可尋:
 
「謂安那般那念,多修習已,能令四念處滿足。」﹙註23﹚
 
在念處經中的身念處是較為重視禪定,而長部經的法念處是較豐富,將八正道亦攝於其中,以上可基本了解四念處在阿含中的基本發展。另一方面,大乘佛教雖沿用四念處這個修道項目,但已用大乘義理來說明四念住的修習,這可在大智度論卷十九之釋初品中三十七品有所論述。在義理方面,是更加深刻詳細。此外,後代佛教將不淨、無常、苦、無我這四個佛教基本義理分別配於四念處中,成為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用以對治常、樂、我、淨四顛倒,但另一方面,如將比較念處經的內容,很容易使人誤解四念處的修習,如以為但以不淨為觀身的內容而忽視四威儀、出入息等的觀察。
 
﹙四﹚ 八正道的意義與內容
 
正道的基本意義是人生進步、淨化以及完成的實踐,經此正道的修習,能達至身心苦惱究竟的解脫。而正道的內容就是八正道。釋尊在波羅奈的鹿野苑中,初為五比丘轉法輪,是以四聖諦教授五比丘,而八正道就是道諦的內容。八正道「亦是古仙人道,古仙人徑,古仙人道跡」,是解脫所依止的,有他的必然性與普遍性。八正道的內容:
 
「佛告比丘:『有八正道,能斷愛欲,謂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註24﹚
 
「何等為正見?謂說有施,有說,有齋;有善行,有善惡行果報;有此世,有他世;有父母,有眾生生;有阿羅漢善到,善向,有此世、他世,自知作證具足住: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何等為正志?謂出要志,無恚志,不害志。何等為正語,謂離妄語,離兩舌,離惡口,離綺語。何等為正業?謂離殺、盜、婬。何等為正命?謂如法求衣服、飲食、臥具、湯藥,非不如法。何等為正方便?謂欲精進,方便出離,勤競堪能,常行不退。何等為正念?謂念、隨順念,不妄不虛。何等為正定?謂住心不亂,堅固攝持、寂止、三眛、一心。」﹙註25﹚
 
﹙五﹚ 八正道的特點
 
1. 八正道中,是重視正見及以正見作為主導,由此而成就以下七支,實現解脫:
「假使有世間,正見增上者,雖復百千生,終不墮惡趣。」﹙註26﹚
「有五根,何等為五?謂信根,精進根,念根,慧根。此五根,一切皆為慧根所攝受。」﹙註27﹚
「正見者,能起正志、正語、正業、正方便、正念、正定。」﹙註28﹚
 
2. 修道的目的是解脫,而解脫須有正定,故前七支是成就正定的輔助。
「舍利弗﹗於此七道分為基業已,得一其心,是名賢聖等三眛根本、眾具。」﹙註29﹚
 
3. 修習過程中,是以正見為首,正念正方便為助。
「云何正見,謂此見有施有齋……見邪見是邪見者,是謂正見,見正見是正見者亦謂正見,彼如是知己,則便求學,欲斷邪見成就正見,是謂正方便。比丘以念斷於邪見,成就正見,是謂正念。」﹙註30﹚
 
4. 八正道的修習,是遠離以情執為本的縱欲樂行與克己苦行,而以正智作為先導,來實踐解脫的正行。
「在此諸欲中耽於欲樂者,乃下劣凡夫,為非聖無意義之事。雖然,以自身所求之苦為苦,亦為非聖無意義之事也。離此二邊之中道,方依於如來而能證悟,此即開眼、開知,至於寂靜、悟證、正覺之道。比丘!於何名為依於如來所悟之中道?即此八支之聖道也。」﹙註31﹚
 
5. 正道的修習是知識,實踐與實證的結合,如正見正志為聽聞佛法的認識與立志去實踐,通過正語、正業、正命、正定的實踐,得到究竟解脫的實證,而正念作為對佛法與各支的憶念,正方便則作為實行的努力,此二者是通於餘支的。
 
6. 八正道亦可作為戒定慧三無漏學的次第修習,依戒得定,依定發慧。正語、正業、正命攝於戒學,正念、正定攝於定學,正見、正志攝於聞、思、修慧,正方便是通於三學的實踐。
 
7. 在八正道中的正業、正語、正命是說明在修習中,對其他人與社會要作出合理的道德行為,使修習者能在自他和樂的原則下去修習,這在其他道品中所沒有強調。
 
﹙六﹚ 八正道的重要性
 
    八正道是向上向解脫所必經的正軌,有他的必然性,所以佛臨滅時,對須跋陀羅說:「若諸法中無八聖道,則無第一沙門果,第二、第三、第四沙門果。以諸法中有八聖道故,便有第一沙門果,第二、第三、第四沙門果。」﹙註32﹚在八正道組織方面,是可統攝三十七道品,如四念處即是正念的內容;四正斷是正方便的內容;四神足是正定起神通的內容;五根與五力,信根即正見、正志相應的淨心,精進根即正方便,念根即正念,定根即正定,慧根即依定而得解脫的正見。由此觀之,八正道是道德實踐的總綱,是完整,有次第,重視自他和樂,身心的淨化。故後代的佛學者對佛法的修習是多依此基本而發展,如大乘之重視般若空慧,中觀所強調的中觀,都是正見之異名。
 
結語
 
1. 在部派佛教發展過程中,將三十七道品組織成一個有系統,有次第的修行體系,如在大毘婆娑論中所說,將八正道作為見道後所修習的項目。三十七道品原為佛陀經常用以教導弟子修道的方法,本著適應不同根器,而示以不同的方法,或教以四念住,或教以八正道等,如十大弟子中的阿那律尊者,就是以修習四念處而著稱。
尊者大目犍連問尊者阿那律:「於何功德修習、多修習,成此大德神力?」尊者阿那律語尊者大目犍連:「我於四念處修習、多修習,成此大德神力。」﹙註33﹚
故不需要實踐三十七道品中的每類道品。這可從兩方面說明:第一,因為有些道品本身己是一個完整的修道體系,如四念處與八正道,故在經典中說四念處是一乘道,或說離八正道無四果。第二,在三十七道品中,本身有相同的道品:「信根者,當知是四不壞淨。精進根者,當知是四正斷。念根者,當知是四念處。定根者,當知是四禪。慧根者,當知是四聖諦。」﹙註34﹚
「彼信力,當知是四不壞淨。精進力者,當知是四正斷。念力者,當知是四念處。定力者,當知是四禪。慧力者,當知是四聖諦。」﹙註35﹚
「云何正念?比丘者,觀內身如身,觀至覺心法如法。」﹙註36﹚
「四正勤、四如意足,雖各各別位,皆在四念處中。慧多故,名四念處;精進多故,名四正勤,定多故,名四如意足。」﹙註37﹚
基於三十七道品中包含著不同偏重的修行體系,故可考慮自己的條件而選擇而行,只要實踐其中一類,即可通於全部。
 
2. 在中國佛教中一直是重視大乘經典與流傳大乘義理。雖然很多部派佛教論典與阿含經都有與大乘經典同時翻譯成漢文,但基於大乘經中很多是貶低部派佛教,而部派佛教是依阿含經的,故阿含經在以往中國是不甚重視,因此三十七道品等修習方法較少傳習。這可在中國佛教史及祖師們的判教中可以了解。相反地,在南傳佛教區域中,基於他們是依阿含經為主,故三十七道品等的修道項目卻受重視及傳習。特別是四念處在南傳佛教國家中得到很大的發展。「不但在寺院中經常定時背誦,在佛教家庭亦復如是,而由家人圍坐虔誠聆聽。比丘們亦常在垂死人的病榻邊讀誦此經﹙念處經﹚,以淨化臨終者最後的念頭。」﹙註38﹚他們除了寫很多專文介紹四念處的修習外,還建立很多禪定中心去實踐;有很多外國的熱心者亦到那裏學習,學成回國後亦將這方法介紹給國人。我想,如果有更多人能重視阿含經在佛法中的地位,同時更多地介紹與提倡如四念處、八正道等修道方法,對中國佛教可能有些發展與幫助。﹙完﹚
 
 
附註
1. 大智度論卷四十八﹙釋四念處品第十九﹚
2. 雜阿含經論會編﹙中﹚236頁 ﹙以下簡稱「會編」﹚
3. 中阿含念處經﹙大正一,582頁﹚
4. 同註3
5. 大正一,554頁
6. 原始佛典選譯148頁  ﹙以下簡稱「選譯」﹚
7. 會編﹙中﹚236頁
8. 選譯149頁
9. 選譯151頁
10. 會編﹙中﹚236頁
11. 會編﹙中﹚237頁
12. 會編﹙中﹚236頁
13. 會編﹙中﹚259頁
14. 會編﹙中﹚259頁
15. 會編﹙中﹚249頁
16. 會編﹙中﹚255頁
17. 會編﹙中﹚266頁
18. 會編﹙中﹚266頁
19. 會編﹙中﹚257頁
20. 會編﹙中﹚272頁
21. 會編﹙中﹚256頁
22. 會編﹙中﹚260頁
23. 會編﹙中﹚421頁
24. 會編﹙中﹚372頁
25. 會編﹙中﹚389頁
26. 會編﹙中﹚395頁
27. 會編﹙中﹚299頁
28. 會編﹙中﹚394頁
29. 會編﹙中﹚373頁
30. 中阿含聖道經﹙大正一,735頁﹚
31. 中觀今論第5頁
32. 長阿含遊行經﹙大正一,11頁﹚
33. 會編﹙下﹚425頁
34. 會編﹙中﹚294頁
35. 會編﹙中﹚311頁
36. 中阿含聖道經﹙大正一,736頁﹚
37. 大智度論卷四十八﹙釋四念處品第十九﹚
38. 佛陀的啟示113頁
 
     
Go Back
版權所有:明珠佛學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