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信息  

試論龍樹如何演譯「空」的思想
作者:何世偉
發布時間:2009/5/13
第二屆佛學中級班(1991-1992年度)修業報告
 學員:何世偉
 
初期大乘佛教興起的時候,外人怎樣誤解「空」之意義,龍樹如何演譯「空」的思想? 
                                                                                          
「甲」 大乘佛教的與起
 
佛陀覺悟成佛後,創立了僧團制度,貫徹實行「四姓出家,皆為釋氏」之平等博愛精神,僧團和合,並且佛陀慈悲地對機教導眾弟子,眾弟子亦遵行佛之教導,多得阿羅漢果。
 
佛滅(西元前五四四年)後,佛弟子在教團生活上一般維持着佛在世時的慣例,奉行修習「四聖諦」、「八正道」的根本教義。第一次結集,把佛教的「經藏」和「律藏」整理出來,惟該次結集,因時間和地點的條件問題,很多僧侶和大比丘皆未能出席參與,他們除了在事後承認結集的佛法外,可能也會有其他意見。況且佛在世時,於不同的時機,不同的人,說不同的法,因各人的根器不同,各人對佛所說法,會有不同的感受和了解。第一次結集後,長老、大比丘們分別率領僧眾到各地弘法,於說法時往往加上自己對佛法的見解,形成一個個不同的派系。這「和合一味」的僧團,已暗藏分裂的「因」了。
 
各派系的僧團因在不同的地域弘法,不能不受到各地環境的影響,尤其對戒律的受持態度方面,有些僧團編於固執保守,拘泥於教條,不敢有所出入;有些則因應環境之不同,對部分戒條有所通融。因此,各派僧團便產生爭執,形成分裂。
 
僧團的分裂,依北傳佛教之說,有一叫咋大天(Mahádeva)的比丘,提出「餘所誘無知 猶豫他令入 道因聲起故 是名真佛教」五個條文,批評作為佛弟子理想形象的「阿羅漢」,因而激怒保守派的長老們,是為分裂的原因。依南傳佛教之說,有一西方比丘名叫耶舍的,遊行至東方的毗舍離城,見當地比丘們向在家信眾乞取金錢作僧眾購買所需之用,耶舍認為不合戒律,便邀請上座比丘們到毗舍離城集會,判決當地比丘們十事非法,「十事分別如下:(一)鹽薑合共宿淨;(二)兩指抄食淨;(三)復坐食淨;(四)越聚落食淨;(五)酥油蜜、石蜜和酪淨;(六)飲闍樓伽酒淨;(七)作坐具隨意大小淨;(八)習先所習淨;(九)求聽淨,(十)受蓄金銀錢淨。」此為「七百結集」。唯當地比丘不同意此判決,另外召集了一萬比丘舉行結集,此為「大結集」,從此,僧團公開分裂為上座部及大眾部,各行其是。
 
其實,除了戒律方面,上座部致力於修習禪定,注重自己個人修持;大眾部則廣學多聞,致力於弘法,接引群眾。此兩種不同的精神,亦是導至分裂的原因。
 
分裂後的各派「部」僧侶,為了能在當時思想界百家爭鳴的印度立足,為了應付外道或其他派系的諍辯,不得不遠離群眾,居於與社會分離的環境中,專心於學問及冥想之事,把佛法加以分析,當然加上各部派不同之意見,使本來活潑的佛法,變得沈悶而無生氣,因而引致有見地的佛弟子,展開回歸佛陀本懷的運動。
 
大乘思想的出現,大致由以下原因所導致:
 
(一)  釋迦牟尼佛入滅後,佛弟子對佛的懷念甚殷,除把佛陀的遺物,遺體加以供養外,還把他立為教團與信者尊崇的中心,甚至是超乎人格之「神格」。因此,當時之出家人斷去了自家修行成佛的念頭,而視「阿羅漢」為修道的目標。他們認為,即使達成了阿羅漢的境界,成佛是永遠不可能的,這種說法,引起了理想主義的求道者不滿。
 
(二)  要達至阿羅漢的境界,是只限於在僧院出家的修道者,經過煩瑣的修行梯階方可達致,一般的在家信眾是不可能期望達致的。這樣,僧侶把在家信眾摒棄於佛教門外,因此,在家的佛教徒必須尋求一能與家庭生活共存的宗教。促使了大乘思想的出現。
 
(三)  隨著人們對佛陀的懷念,「佛傳」被廣泛地傳播,人們把佛陀求道及傳法的歷程,演譯成一「菩薩」,大家都相信佛陀是修「菩薩道」成佛的,菩薩是不捨眾生的,此說深受一般在家信眾所支持。
 
大乘學說經過長期的醖釀,至佛教大文學家馬鳴(Aśvaglosa)時漸趨成熟,而至龍樹,大乘佛教方能大興。
 
「乙」龍樹的生平
 
龍樹(Nágárjuua),南印度人,生於婆羅門之家,精通婆羅門的經教,兼通天文,地理等知識,故有名於時,主張畫情享樂。傳說他曾追隨術師,習得隱身術,並屢次藉此秘術,潛入王宮,淫辱宮中美女,甚至有人因而成孕。王臣乃安排對策,把砂舖置於宮門處,而使衞士看守,一見砂上呈現腳印,即令衞士運刀向空中揮劈,龍樹的三個好友皆被殺,龍樹避身於王之身側,故幸免於難。龍樹當時覺悟到情慾乃痛苦之根,享樂亦非真樂,乃下定決心,倘能逃過大難,活着從宮中逃出,即出家修行。
 
後來,他果然逃走成功,即到一山中佛塔受戒出家,在該處九十日間,習得小乘佛典,其後,又在雪山的某一佛塔中,由一個老心丘傳他大乘經典,他讀後大感興趣,但仍未滿足,便四處求法,據說後來得大龍菩薩的幫助,引入龍宮,「開七寶藏,發七寶華函,以諸方等深奧經典無量妙法授之。」龍樹即在九十日間學習,理解殊多,智慧無礙,悟到深奧的意義。
 
龍樹後來回到南印度,度化南印度的國王,成為南印度國師,除弘揚佛法,摧破外道外,又以佛家教義輔助王政。龍樹晚年住在跋羅末羅山(Bhrámaragira),也在此山去世,據說是為小乘出家者所逼而亡的。
 
龍樹的著作甚多,簡述如下:
(1) 《中論》 姚秦鳩摩羅什譯
(2) 《十二門論》 姚秦鳩摩羅什譯
(3) 《六十頌如理論》 宋施護譯
(4) 《七十空性論》 民國法尊法師譯
(5) 《大乘破有論》 宋施護譯
(6) 《迴諍論》 後魏毘目智仙與瞿曇流支共譯
(7) 《壹輸盧迦論》 後魏瞿曇般若流支譯
(8) 《大智度論》 姚泰鳩摩羅什譯
(9) 《十住毘婆沙論》 姚泰鳩摩羅什譯
(10)《菩提資糧論》 隋達摩笈多譯
(11)《龍樹菩薩勸誡王頌》 唐義淨譯
(12)《寶行王正論》 陳真諦譯
 
從龍樹生平的傳說中,我們可以看出後人對龍樹的推崇,如早期出家的龍樹,以九十日修畢小乘三藏經典;雪山得大乘經典;入龍宮取經;再以九十日通大乘經典;於南印度以神通攝服婆羅門等。皆為龍樹的生平渲染上神祕的色彩。再者,龍樹以隱身術潛入宮中誘感美女的事故,說及龍樹對於快樂的追求,結果郤哀傷作為出家的動機,與釋迦牟尼佛在青年時代過着榮耀及快樂的生活,而自覺空虛,驅使他出家修行的故事相契合,可見後人,尤其是《龍樹菩薩傳》的作者把龍樹與釋尊相提並論,可知龍樹在他們心中的地位。
 
「丙」龍樹的中觀學說
 
龍樹自有部出家,遍歷小乘經典,對當時有部的思想,甚不以為然,如說一切有部,依五位七十五法,把一切事物分析,他們這樣追求對存在的分析、區別、目的是依這哲學去否定自我的存在。他們認為那作為不變化的永恆的自我,不管怎樣分析存在,亦不能被發現,於五位七十五法中,並不包含自我,故自我是不存在的。但他們分析下來,郤認為事物本體是存在的,並且以為所有東西可通過過去、現在、未來而存在至永遠。經量部郤認為事物本體是不存在的,所有事物的存在,是在生起後舜間即消滅。一瞬前的存在,作為「因」,而生起次一瞬間的存在作為「果」,而「因」「果」相續下去。他們的理論是:所有的東西都是以自身作為在各瞬間都相異的東西而轉生向前,此中並無保有同一性而永續下去的本體。
 
龍樹對這兩派學說都不認同,他不斷地去求法,接觸了大乘經典後,他悟到了「空」的道理,並創出了「中觀」學說。
 
什麼是「空」?「空」,是一種領悟,是一種知覺,是一種超乎言語、文字的一種感受,從龍樹學說的分析,「空」的定義有以下幾點:
 
(1) 是緣生法
 
龍樹在《中論觀四諦品》中說:「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他認為事物的本體並不是「有」或「無」的。而是「空」的,是因緣和合而生的,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一切事物皆因緣生,故一切事物無不是空者。
 
(2) 不着二邊
 
世人作思想上之探討,必定執一邊而作深究,於是形成相對觀點,生滅、常斷;一異、來去、有無、苦樂‧‧‧等互相對立,結果亦各自迷失於二邊中,龍樹認為事物真正的存在是緣生的、是空的、是超有、無的,所以「空」是不着二邊而成「中道」,但這「中」並非是折衷的「中」,而是超越出來而遠離二邊的。《中論觀有無品》中說:「佛能滅有無,如化迦旃延,經中之所說,離有亦離無。」《雜阿含經》三零一經中有紀載:如是我聞:一時,佛住那梨聚落深林中待賓舍。爾時,尊者散陀迦旃延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說正見。云何止見?云何世尊施設正見?」佛告散陀迦旃延:「世間有二種依,若有、若無,為取所觸;取所觸故,或依有、或依無。若無此取者,心境繫著使不取、不住、不計我,苦生而生,苦滅而滅,於彼不疑、不惑,不由於他而自知,是名正見,是名如來所施設正見。所以者何?世間集如實正知見,若世間無者不有;世間滅如實正知見,若世間有者無有,是名離於二邊說於中道。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謂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集;無明滅故行滅,‧‧‧乃至純大苦聚滅。」佛說此經已,尊者散陀迦旃延聞佛所說,不起諸漏,心得解脫,成阿羅漢。
      是以龍樹所說之「空」、「中道」,亦即佛說:「離於二邊,說於中道」之義。
 
(3) 湼槃寂靜
 
一切法性畢竟是「空」,本來寂靜,無障礙、無生滅、無相對固執,是湼槃之義,《中論觀湼槃品》說:「無得亦無至,不斷亦不常,不生亦不滅,是說名湼槃。」其實,湼槃寂靜亦只是假名,是「名湼槃」,《大般若經》中說:「一切法空皆不可說,如來方便說為無盡,或說無數,或說無量,或說無邊,或說為空,或說無相,或說無願,或說無作,或說無生,或說無滅,或說離染,或說寂滅,或說湼槃,或說真如,或說實際,如是等義,皆是如來方便演說。」
 
(4) 是假名
 
《中論觀四諦品》中很明顯地說:「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空」義是不可說的,「空」性是不可得的,故空「亦為是假名」,《摩訶般若波羅密經》中亦說:「一切法不可說相即是空,是空不可說。」一切法之存在是依「緣」施設的,而「緣」也是依「緣」施設的,事物有緣起用而無實在之自性。無實在之自性而有緣起用,所以一切事物是「空」的,是「假」的,是故「空」亦是「假名」,是故「空」亦復「空」。
 
龍樹之中觀學說,對以後大乘佛教之影響甚深,惟早期中觀思想初興時,外人對「空」之意義不甚了解,以為「空」即是「沒有」,因而向龍樹責難。《中論觀四諦品》中說:「若一切皆空,無生亦無滅,如是則無有,四聖諦之法,以無四諦故,見苦與集斷,証滅及修道,如是事皆無,以是事無故,則無有四果,無四果故,得向者亦無,若無八賢聖,則無有僧寶,以無四諦故,亦無有法寶,以無法僧寶,亦無有佛寶,如是說空者,是則破三寶,空法壞因果,亦壞於罪福,亦復悉毁壞,一切世俗法。這一大段落中,可知外人對空的解釋是「一切都沒有」,他們以為:「一切都沒有」,自然「沒有」生、滅:「沒有」生、滅,就「沒有」苦、集,沒有苦、集,自然不用滅、道了。沒有可修之道,沒有可証之滅,就「沒有」修行之果位,「沒有」修行之「八賢聖」,「僧寶」就自然不存在了。既然沒有「四聖諦法」,「法寶」就「沒有」了,既無修行之人,「佛寶」又怎樣能產生,於是「三寶」都不存在,「佛教」即不存在了。再者,因果是此滅後生的,如果「沒有」生滅,則因果亦因而毁壞,「沒有」「因果」,「罪福」也有「無有」,世間眾生不畏罪,不貪福,就會世界大亂,一切世俗法則也遭破壞了。其實是他們自己過分執於「有」、「無」,他們對「空觀」的責難,正暴露出他們對「空」的誤解。所以龍樹在頌中說:「汝今實不能,知空空因緣,及知於空義,是故自生惱。」龍樹認為責難者不知「空」之本身;不知「空」之因緣;亦不知「空」之意義。所以產生誤解。
 
什麼是空之本身!空之本身就是「空」之相,空相是諸法之實相,是離一切錯亂、執着、戲論而悟諸法本來之寂滅性。
 
空因緣,就是說空的原因,佛為眾生說空法是有因緣的,《大智度論》說:「如來住二諦中,為眾生說法;為着有眾生故說空,為着空眾生故說有。」眾生迷於二邊,自以為是的一味執着,佛乃為眾生說空,目的是「滅諸戲論,為離諸見」。
 
空義就是因緣生,一切事物的生起及毁滅,皆由因緣而起,「有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滅世間,有因有緣世間滅。」《中論觀四諦品》中亦說:「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若無空義者,一切則不成。」
 
龍樹說中論的「空」是「緣起性空」,緣起是離二邊的中道,中論開宗明義,說「八不」的緣起,皆是闡釋《阿含經》中之義,如中道中「不常不斷」的中道,是如《阿含經》說:「自作自覺;則墮常見;他作他覺,則墮斷見。義說、法說,離此二邊,處於中道而說法,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不一不二」的中道,是如阿含經說:「若見言命即是身,彼梵行者所無有;若復見言命異身異,梵行者所無有。於此二邊,心所不隨,正向中道。」「不來不出」的中道,如阿含經說:「眼生時無有來處,滅時無有去處‧‧‧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不生不滅」的中道,是依阿含經的「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而闡明的,《阿含經》是大家公認最接近佛陀經教的,龍樹的中觀,亦即如實正觀,因緣觀,明顯地演譯佛陀的正見,回歸佛陀的本懷,重申佛陀的精神。
 
參考書籍
(1)       《中觀論頌講記》 妙雲集 印順法師
(2)       《中觀今論》 妙雲集 印順法師
(3)       《空之探究》 印順法師
(4)       《般若經講記》 妙雲集 印順法師
(5)       《佛教中觀哲學》 梶山雄一著 吳汝鈞譯
(6)       《佛教常識答問》 趙樸初
(7)       《佛學上冊》 霍韜晦
(8)       《雜阿含經選集》 洪啟嵩
(9)       《明珠佛學中級班講義》 劉錦華
Go Back
版權所有:明珠佛學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