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信息  

從佛教因緣觀看人生問題的解決方向
作者:王偉頤
發布時間:2010/5/5
第五屆佛學初階班 (1987-1988年)修業報告
 學員:王偉頤
 
 
試從佛教因緣觀看人生問題的解決方向                                
      
在二十世紀的今天,人頪已進入一個科學發達,物質豐富的文明時代.按理,應該是人人過著沒有苦惱,沒有哀傷、愉悅圓滿的生活的了。可是,事實却不然,隨著功利越發展,出現問題也越多。以個體的人來看:身逃不了生老病死的苦痛,心更飽受各種苦惱的情緒所困擾,永無寧日。最簡單的如沒有錢的感到徬徨,有錢的感到空虛。又如貪過品中所說:求時苦,守時恐怖畏失苦,現故苦,所貪愛必當離散,離散因緣必有愛苦,心靈永遠得不到安逸 ……。從社會來看:眾人為名為利,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甚至姦殺掠奪 ……。再擴大看世界:有些地方如非洲飢餓貧困,餓莩遍野;有些地方如兩伊則戰火連天,家破人亡。總之,人們生活於苦苦、壞苦、身苦、心苦的煎迫中,稍有頭腦清醒者,或感覺到人生苦多,或察到世事變幻無常,但却因無法掌握命運及改變現實而陷於行苦的迷惘惶感中。面對如此苦的現實人生,我們應該如何解決呢?如何去安頓生命呢?這成為一個重要課題。
 
各個宗教的產生,正是從不同方向來尋求安頓人生終極的途徑,追尋生命學問真理。一般來說,西方宗教以神為主宰,宣揚信主得救。東方則傾向人本思想為主,從觀察人生入路。但仍有許多不同看法。如佛陀時期以末迦梨為首的宿命論學派,認為生命乃由宿世業力輪迴而產生,萬事命定,無可改變。以阿耆多為首的則以機械唯物論的觀點,認為生命是四大元素組成的物質,人死即煙消魂散,一了百了。這些常見與斷見的片面觀點,徒然使人陷於無能為力,悲觀消極或自暴自棄中。
 
只有佛陀卻透徹地,如實地顯示出生命苦惱之源及解脫之法,洞察到世間一切事物,皆緣聚而生,緣散而滅。一切物的產生,皆有因有緣,因緣相輔相承,正如《雜阿含經》指出:「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因此,它們是因果關聯,相互依存,互為條件。而生命正是剎那變化而相續不斷的一個系列 ── 無常相續。人只要不斷努力,在因處著手下功夫,創造條件,是可以改變生命的走向的,這就是佛教的中心思想 —— 因緣觀。它的偉大之處,在於有別於其他宗教和學派之對自我生命的無力或祈求他力,而是肯定了自力的作用,亦即是肯定了人生的價值:只要按一定的原則和方向,不斷地努力修正,使人格得已提昇,最後是可以得解脫 ── 成佛的。
 
在緣起法則下,一切事物皆由多種條件和合而成,不是孤立、靜止的,因此它們皆無自性且在不斷變化,是處於無常相續的狀態中。根據這理論從橫面來剖析人,只不過是五蘊和合而成的東西,我是身心和合的假名而已。條件緣一變,五蘊之身則變,我亦隨之變。因此並無一個單一,獨存、不變的我。中觀頌論中指出: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然而我們看不到這點,相反以我為實有的主體出發,堅持我見我執;同時又看不到構成客體事物條件的變化「法執」,盲目地要求不斷變化著的客觀環境「境」符合自己不變的主觀願望,或跟隨著自己的主觀願望而改變。當兩者有距離有矛盾時,痛苦隨即而生,這種對「我」和「法」的盲目迷執的看法和行為 ── 無明,正是產生苦的根源。
 
同樣,在緣起法則下,從縱面來追朔生命活動的真相,則又開示出生命的十二緣生法:以無明為因,引生出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其中「渴愛」對「苦」的生起及造成來世與後有起很重要作用。但當然,十二部份每支又皆由眾緣和合而起,它們之間又是互為因果,循環不已,從而構成生命輪迴不息,受苦不斷。
 
綜觀上述兩面,實質就是佛陀所開示的四聖諦中的二諦──苦諦、集諦。前者指出苦的真正意義:除了一般的苦難(苦苦)和變易的苦(壞苦)外,還有行苦:五蘊是苦,無常是苦。這就是苦諦。後者指出苦之生起與根源:無明生起的虛妄我見──渴愛,招至起惑、作業。業力積集索引,生起一切苦痛及使生死相續不斷,陷于輪迴之苦海。《佛法概論》裡說:「無明覆,愛緣攀,得此識身。」《增一阿含經》也指出:「愛與欲相應,心恆染著,是名苦習(集)」。這就是集諦。從惑 — 業 — 苦之環,又可看出苦諦和集諦的因果關係。
 
既知苦和認識苦之因,只要此因消解,彼果則不生。這就使我們進一步理解佛陀所教化的出世間法的道諦與滅諦,正是人生問題的解決方向。它的主要精神是要我們掌握緣起法,一方面認識五蘊皆空,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沒有單一獨存不變的我,從而破我執,斷無明;另方面從現實人生開出,根據「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的道理,逆十二因緣而轉,斷無明入手,以達到截斷生死之流,證湼槃,獲清淨解脫。至於具體的做法就有持五戒,修戒定慧三學,行八正道等 ……。
 
總括而言,把握因緣法,能知苦、斷集、修道、證滅。則可永脫生死苦海。
 
以上是我聽完課後對佛教因緣觀的一點點認識。但更重要、更艱巨的是如何將所學的理論運用到自己生活中,指引自己正確對待現實人生的問顕,喚起生命的醒覺,沿著學佛的道路,不斷地訓練提升人格,使現實我轉化為道德我理想我。
 
在過去幾十年間,我也曾努力過進求理想的人生,理想的社會,可是目的達不到,反而屢受挫折。我感到理想幻滅,事業無成,感情失敗…碰得頭破血流。我經常自問為什麼要生存?應如何生活?如果人生來就是等死的話,倒不如不生……。我一方面感到生的乏味,對人生抱著悲觀消極的情緒;另方面却又不得不提醒自己要勇於面對現實,理性地對待解決實際問題,拿出微笑的力量來。就這樣,內心整天在既不能洒脫出世,又不能隨俗入世中徬徨;在感情與理智衝突中掙扎。更惶論還要去面對他人和社會了。
 
偶然間看到一本介紹佛教的書,提到緣起學說和斷無明、斬執著、得解脫……。我覺得對我非常適用,所以即多方找尋聞法之處,終於找到明珠佛學社聽佛學。在一年間,我覺得受用無窮,認定這是我該走的路。儘管我所學無多,極其膚淺,但我感到如果能經常運用緣起法,無論對自己內心世界,對待人,對待事,都能冷靜理智,心平氣和,收到很好的效果。我有幾點體會:
 
(1) 萬法不離因緣法、事事有因有緣。當我們知道構成事物的因素「條件」越多,我們就越能客觀地對待問題,並對症下葯,得到正確的解決方法。例如:過去我曾為自己家庭生活不圓滿而感到郁鬱痛苦,覺得感情受傷害。後來不斷試用因緣觀冷靜地回想過去,分析現在,覺得造成這局面對方有錯,我也有責任,再加上共業 — 社會因素(大陸文革)所造成。當我找到原因越多,我的怨氣就越減少。然後又再進一步,將自己的感情分析,反省到自己正是以我執出發,渴求永恆的感情,誇大了苦受。如果能多想到無常無我,那麼就不必那樣執實,人會洒脫許多了。將事情抽絲剝繭地層層剖析,苦惱隨之逐漸減輕。最後剩下一些不能解釋或擺脫不了的感情,我就暫且認為是前世的宿業,抱著逐步償還,待緣盡而散。這樣,使自己仍能保持較平和的心境。
 
(2) 既然果由因生,因此,對今天不如意的事不必怨天尤人,也不必懊惱悔恨,而是應分清責任,勇於承担後果,努力耕耘現在。應該取逝者俱往矣,來者猶可追的態度,好好把握現在。多從因處下功夫,多種善因,將來就能收善果。好的種子積累越多,生命越趨向圓滿。
 
(3) 最初覺得佛學高深廣博,修行法門艱辛繁多,成佛的道路遙遠無盡頭,短短形壽之年能做得了什麼?但後來逐漸體會到正是因緣法的原則下,每一種修為、每一個程序都不是截然分割,不是單一孤立直線進行,而仍然是互為因果,相輔相承的。也就是說前一步功夫為後一步的種子。每做一步功夫,就在一個層面得到受用,又促使成為更高一個層面的基礎(條件)。例如三學從程序上來說是應從「聞」(名境)、至「思」(俱境)才到「修」(義境),但不是要聞慧足才開始「思」,我們初聞佛法,即可在初階進行思修,然後螺旋式逐步深入。這樣,我們就會感覺到,那怕我們每做一樣功夫,每走一步,都會使我們在成佛的道路上種下一個緣,增多一個條件,從而增強我們學佛的信心。
 
(4) 因緣觀必需經常運用,反複應用。從處事中觀察因緣法,又以因緣法去處事,經過反複內省,在生活實踐中磨煉。如黃校長說:「斷障從理入,以事磨煉。」不斷的自我訓練,是可以逐步提高慧識和洞察力,以利於我們正確看待人生和解決人生的問題的。
 
以上是我的一些膚淺的體會,但即使如此,也許由於自己業障深重,往往仍不能將其徹底貫之於行動,持之以恒。有時迷於世俗觀念,有時沉於世間樂中,將因緣法抛諸腦後。但我想,只要我努力不懈,沿著這條路走下去,終有解脫世間煩惱,得出世間清淨的一天。 
 
Go Back
版權所有:明珠佛學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