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信息  

告別「無明」
作者:陳潔蓮
發布時間:2010/10/13
第十四屆佛學初階班 (2004-2005年) 修業報告
學員:陳潔蓮
 
告別「無明」
 
 
﹙一﹚佛陀本懷
 
佛陀本懷,以人為本,普度眾生,離苦得樂。在巴利三藏《中阿含》:佛陀明確告誡弟子們,他一生四處教化眾生的目的只有兩個:﹙1﹚讓人們了知生命是痛苦的;﹙2﹚生命的痛苦是可以解脫的。( My Teaching is only to know two things: Dukkha and Cessation of Dukkha. ) (南傳《中阿含》)。佛陀為消除人生困擾而出家,悟道成正覺,為凡夫開示解脫人生的苦。
 
﹙二﹚苦的宗教
 
「苦」Dukkha ﹙梵文﹚,世間人所說的苦,是一般人生的痛苦、苦惱,執我攀緣,唯恐失去,有悲觀的心念。而佛教是說「苦」的宗教,但「此苦」不同「彼苦」,佛教所說的「苦」是教示人生的變化不定,不圓滿而令人產生煩惱。教示凡夫要觀察世間緣起緣滅的因緣法,對人生苦惱現象的探討,佛教並非悲觀、消極或厭離的法理,而是如實體驗人生各種苦惱現象及成因,隨修行生智慧而得解脫「苦」。所以佛陀說因緣觀:《雜阿含經》卷二、五十三經中說:「……有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滅世間,有因有緣世間滅」,說明了世間事物由各種條件的和合造成,緣聚則成,緣散則滅,世間的成壞是無常的。佛法的因緣觀,是要凡夫認識生命的困苦所以生、所以滅的條件,才能合理解決,使應生的生起,應滅的滅除;了悟人生及一切事物的無常,知道苦從何來,便能對症下藥,再通過不斷精進使生命淨化提昇,真正實踐積極進修,學習佛陀言教,重視現生生命的自我努力,了知生命無常,無常故苦的道理。
 
﹙三﹚十二因緣
 
佛陀在菩提樹下悟道時,觀十二因緣而破無明,後來在鹿野苑向五比丘開示四聖諦﹙苦、集、滅、道諦﹚,而「苦諦」說明了人世間的苦,包括人生的一切苦惱,亦道出人生一切是苦的結論。生命是苦,在於凡夫對「自我」的執著,因為「自我」欲望的無休止,然而,生命不能主宰自己,一切皆在無常度過,凡夫卻執於「我」,「苦」就由此而生,生命便困囿於「苦」中。
 
十二因緣是佛陀悟道成正覺,發覺生命以及一切痛苦的根源在於「無明」,「無明」的存在,成凡夫煩惱的根源,而佛陀覺悟成道所發現人生的真理,都是在因果關係中活動,這就是因緣法。「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雜阿含經》卷十二第二八八經。在《大正藏》卷二頁八十一中:「譬如三蘆立於空地,展轉相依,而得竪立。」在這個相互依存的條件下,生命的存在,持續以至寂滅都不離緣起法則,也不離因果。
 
在這互為因果,互相依存的緣起法則下,生命的整個活動過程便可分成十二部分,以此為因,產生後果,佛陀說三世﹙前、今、後世﹚的起惑、造業、受生……等生死流轉,一切因果,周而復始,至於無窮;這人生的真理,就是佛陀在菩提樹下覺悟人生的十二因緣。﹙緣無明而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苦惱﹚。
 
﹙四﹚苦源無明
 
佛陀對緣起法的體證,是發現了生命的真相,生命共分成十二因緣﹙部分﹚,在緣起法則下,生命是無常的,一切在成、住、壞、空的過程遷流相續,而「我」也只是五蘊﹙色、受、想、行、識﹚和合的「假我」,而凡夫卻執「我」為實,執「常」,至偏執欲無盡,事願相違,這就是苦的總根源,這就是「無明」。
 
根據明慧法師的《心經透網》第六章第十七節四十三頁,解釋:「無明二字,註解多不詳悉,其實乃眾生之四顛倒見,即見惑也。四顛倒者,謂眾生於五蘊無身中計有身,於無樂中計有樂,於無常中計有常,於無我中計有我。若廣說則有六十二見,由見而起思。思,即貪瞋癡慢疑等等,……」。由此可知「無明」乃一切雜染所依, 也是凡夫爾來的盲目衝動,蒙昩妄執為原動力,以「自我」為中心,追求滿足「自我」的欲望為依歸,遂產生憂、悲、苦惱,這一切是煩惱之源,迷惑之淵,也是沒有智慧的活動,就是對人生真諦的緣生性空不能悟識,仍對世間眾見執我不捨,做出各項三毒﹙貪、瞋、癡﹚等行為,凡夫煩惱不息不絕,所以「無明」是生死的根本,憂悲苦惱的源頭。
 
「無明」包含了貪瞋癡三毒,此三毒是毒害凡夫身命與慧命,而成「愚癡」,執於煩惱執於我,遂使「苦」不滅,苦於逼惱的煎迫,逼惱是「苦」的意思,此「苦」一般是說身心的生老病死苦,精神上的求不得,愛別離和怨憎會苦;若凡夫仍妄執於邪謬的思想,必然產生錯誤的行為,也必會引起不良的後果——痛苦。由此可知「苦」源於「無明」,而「無明」乃是不明道理的癡愚,而此等癡愚終向流放於三毒:貪、瞋、癡,遂使煩惱苦等不絕。所以佛陀在菩提樹下悟道十二因緣,悟「無明」是凡夫起貪、瞋、癡,遂在生死狂流奔放,所以「無明」也是一切生死憂悲苦的源頭。
 
﹙五﹚告別無明
 
既知凡夫的苦是執我執常執煩惱是源於「無明」,而無明乃本源於三毒「貪、瞋、癡」,也因凡夫不了解因緣法則,被表面現象矇蔽,盲目追逐、貪愛,衝動的執著於無常變化的事物,這就是「苦」的根源。凡夫的愚癡是執於「我」,遂使「苦」不滅,所以要滅「苦」,就要先斷「無明」,要斷「無明」就要先斷「我執」,要斷「無明」棄「我執」,就要通過清淨因緣,遵奉道德規範修行,才能解脫煩惱。
 
凡夫受逼惱的煎迫,逼惱是「苦」的意思,而凡夫受苦煎迫的根源是在於五蘊﹙色、受、想、行、識﹚熾盛,要不讓五蘊燃燒內心,便要關心自己的心,照顧自己的心,認識自己的受、想、行、識,便不會有五蘊熾盛,便不會被「野馬」牽引著心念,只要奉行戒、定、慧﹙三學﹚,不讓惡佔有心,不讓「心」話事,便能由戒得定,由定發慧,凡夫便能靜慮澄心 ,明辨真理而斷愚癡,便可以逹到心自在人自在,真正能將佛法應用在生活上。
 
釋迦牟尼說:心有三病——貪、瞋、癡﹙三毒﹚,此三毒能毒害凡夫的身命與慧命,而佛陀悟十二因緣,悟凡夫苦源「無明」,「無明」繫縛於貪,瞋、癡煩惱中,所以要少一點貪、瞋、癡就要少一點執「我」、「執常」,凡夫就會多一點「快樂」,但要真正「告別無明」,就要被我執、悟緣起,告別「無明」,才真正解脫「煩惱」。
 
在南傳 Rohitassa 經中:「針對六尺長的身體,我宣講人生之苦、苦之因、苦的止息和滅苦的方法。」﹙南傳英譯《雜阿含經》,第一冊、第六十二頁﹚。在此經就印證了佛陀四處弘法,是要引導眾生了知生命的痛苦及其解脫方法,從而逹到「離苦得樂」之目的。
 
﹙六﹚離苦得樂
 
佛陀本懷,以人為本,普度眾生——離苦得樂。如何能「離苦得樂」?就要清淨因緣,明緣起法,破我執,始能滅苦。人生感到苦惱,是人不了解「因緣法」。佛陀教化探求因緣,一切是「果從因生」、「事待理成」、「有依空立」,一切待緣而起,從因而生,對因名果,待一切條件和合,事物生起,從果推因。
 
佛陀說因緣觀,開示十二緣起,目的是教化凡夫明白世間每一樣事物的自身,並無一獨立不變的自性,都是不能主宰自己的;世間事物皆由因緣和合而生起,亦由因緣離散而消滅。從十二緣起了知凡夫的痛苦始於「無明」,知道因緣觀及苦從何來就能對症下藥,從而「離苦得樂」。
 
﹙七﹚將佛法實踐在生活
 
如何將佛法實踐在生活,就要明白學佛的目的,學佛是要以釋迦牟尼為師,遵行佛陀言教及實踐佛陀本懷,追求完全快樂的生命----離苦得樂。佛陀開示凡夫,人生是不圓滿,不完美,是變化遷流的,要了義因緣聚散,人生生滅,一切皆由條件而成就,盡人事、知天命、不執著、精進、修行、終解脫、成正覺。但一切也要明白佛法的中心思想為先,釋迦牟尼悟道於菩提樹下,在鹿野苑首向五比丘說示的「四諦法」,就是啟示世間的真實,事實和實相,這四聖諦﹙苦、集、滅、道﹚,使凡夫更正確認知生命的存在,了解這四諦才真正止息苦惱,解脫生死,證得聖道,邁向自在愉悅人生。
 
其實,人生一切的苦,是源於自己的無明﹙不明是非而起惑造業﹚,全部是自行招集而來的苦;如果想滅絕苦難,就要循道諦修行,所以「四聖諦」是離苦得樂的法寶,佛陀是以此解除凡夫的心靈痛苦,利樂眾生。
 
佛教是說「苦」的真象,更進而揭示「苦」的源頭,啟迪「苦」消除的可能性,最終務求解脫「苦」為目標。
 
如何能真正將佛法實踐在生活,才能「離苦得樂」,在《增一阿含經》:「欲愛永盡無餘,不復更造,是謂名為苦盡諦。」這苦盡之意是消除人生苦惱及解脫為目標,就是滅諦的開示——涅槃,也是滅除一切煩惱而證得清淨寂靜境界。在巴利文學會版雜部經第四頁第二百五十一頁,引自W.Rahula著,顧法嚴譯《佛陀的啟示》六十一頁:佛的大弟子舍利弗面對「甚麼是涅槃」的問題時,亦答之以「貪的熄滅、瞋的熄滅、癡的熄滅。」印證了涅槃就是根本消除貪、瞋、癡、我執、法執等煩惱源頭。所以要將「苦」化成「甘苦」,就要在學佛後,將佛的正見,觀破身心的執持,在生活實踐磨練,在學佛中尋找「法喜」,在「法喜」中學習修持,斷除煩惱,得大自在而解脫證涅槃。
Go Back
版權所有:明珠佛學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