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信息  

放下即是解脫
作者:錦華
發布時間:2009/5/18
 
 
學佛容易悟道難
 
很多學佛教徒都會感覺到,在未接觸佛教前,生活上的煩惱很多,但接觸佛教後,學佛經歷的煩惱更不少。釋迦牟尼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為了解脫人生的困擾,因而出家修道,經過六年的修行,在菩提樹下達致正覺,解脫種種煩惱的纏擾。此後說法四十五年,度化無數弟子。佛陀去世後,其所說的法經弟子輾轉傳承結集,整理出現今的三藏十二部,漢文大藏經便有九千餘卷,不同的地域更有不同的宗派流傳,數以倍增的經典註疏愈來愈多。身為現代人,究竟如何去理解這浩瀚的經典?如何體驗釋迦牟尼的精神?如何獲得精神上的指引?如何解除自身的困擾呢?難怪很多人都說學佛愈來愈難了。
 
佛家精神重在解脫苦惱
 
其實我們必須先來反思,自己學佛的目的究竟是為了甚麼?是為了做個佛學家?抑或是希望解除纏繞著生命的煩惱?如果是後者的話,便需要向佛法的根本精神處著手了。我們從原始佛教的經典來對佛陀的教誨作一返本尋源的追溯,便會發現,佛法的精神主要在「解脫」。在佛陀的教法中,最根本的道理可算是「四聖諦」了,當佛陀成道後,前往鹿野苑,向以前在苦行林的五位同修作第一次說法時,其中的主要內容便是「四聖諦」,而這五位比丘亦從證入四聖諦而達致究竟解脫,所以四聖諦可以說是佛法的總綱。四聖諦說出了「苦、苦集、苦滅、苦滅之道」。佛陀傳法並非要建立一些特定的教說主張,亦不是要建立對世界的真實認識系統,而祇是強調生命的徹底解脫。由佛陀自身的求道歷程來看,他也是追求徹底解脫困擾著生命的煩惱。他嘗說他所教示的內容,祇是「苦」及「苦的解脫」而已。因此,佛陀並不如其他的學者,著重建立他的學說架構,相反地,他更是努力去消除弟子對種種教說的執持,佛教與別教不同之處亦在於此。
 
苦的意義
 
一般人聽說佛教主張「一切皆苦」,總覺得佛教是消極的。但是從回憶人生的過程上,人們又大多承認「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換言之,大家在暗地裡都很悲觀,祇是大家不去承認吧了。與其逃避苦,不如正面去面對苦,去理解苦,然後如何去解脫苦,這才是積極的生活態度呢。
 
究竟一般人所說的苦與佛教所說的苦有什麼不同呢?在巴利文中「苦」字是「Dukkha」,它的意思除了苦難、痛苦、苦惱之外,還有缺陷、不完美的意思,其範圍是比一般人所說的苦要大得多。如果我們說「人生是沒有十全十美的」,「世事是不完美的」,這樣相信大家都能比較接受佛教所說的苦了。
 
事實上,「苦」的觀念可以從多方面來審察。一般從生理變化上所產生的痛苦,如因衰老、疾病、死亡而產生的痛苦;心理上的苦,則有求不得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等。這種種的苦是一般人所害怕面對的,很多人醉生夢死,便是要逃避這些苦痛。但是生命的吸引處便是我們亦有很多「快樂」的情況來相對這個「痛苦」的,例如學業成就、身心健康、家庭和洽、子女成長、朋友歡聚、工作成就等等。不過,人總是容易忘記快樂,而對苦的感覺卻刻骨銘心,於是不免慨嘆生命中不如意事件的無奈!這個痛苦的感覺可以說是「苦」的第一重意義。
 
佛陀說過,一切事物都會經歷「生、住、異、滅」四個過程,由出現而發展而變化而壞滅。換言之,一切存在的事物,都會朝向它本身的最終消失的方向而前進。正如古往今來的每一個人,都不免在出生後便是朝向死亡的終點一樣。站在一切現象都朝向壞滅的方向來說,苦的意義即是「壞滅」。這個「壞滅」義便是佛家所說「苦」的第二重意義。
 
為什麼我們不能改變事物流向「壞滅」的方向呢?這是因為一切的生命與事物的呈現,都是由眾多因緣條件所聚合而成的,因此其本身便不能夠自我主宰,總是在條件變化之時不斷變質,人如是,事物亦如是,總是不能長久地存在,祇能隨著時間的遷流而變化,這種變化稱之為「無常」。這種遷流不息的「無常」現象是任何個人都不能控制的。「苦」的第三重意義便是指這「無常」。
 
佛教說「生命是苦的聚集」,正是指這個人生所面對不可逆轉的感情上的苦、壞滅的苦、與及無常變化的苦。這三重的苦義,佛家稱之為「三苦」,即「苦苦」、「壞苦」、「行苦」。
 
執著即是苦
 
再深入一層考察,佛教指出所謂「個人」、「我」、「生命」等的個體,其實祇是一堆堆經常變動著的物質與精神的力量或能力的組合而已,這些組合可以分為五類,稱之為「五蘊」。這些精神與物質的組合物,卻會執著自身而成為一個整體,稱之為「我」。由於五蘊有這個執取的特性,因此亦稱之為「五取蘊」,這個執取的特性佛家亦稱之為「苦」,這可說是佛家說苦的最深層意義。佛陀曾經對弟子說:「比丘們啊!什麼是苦呢?應該說它就是五種能執著的組合體(五取蘊)」(南傳巴利藏相應部)簡單來說:五取蘊就是苦。
 
對於上述所說的「苦」的四重意義,前三重的「不如意、壞滅、無常」是甚麼人都不能避免的,有生命存在便會面對這個情況。但是,若這些現象是不能避免的話,那麼佛教要求要消滅的是什麼的「苦」呢?原來就是最深層的「苦」,這即是說在這個無常變化的身心組合上,我們執取著它,以為它是不變的真實個體的這個「執著」。這個執著本身就是苦,佛教要滅除的就是這個「執著」,要解脫的就是由這個執著所引起的繫縛。執著之中最主要的就是執著組成我們身心的組合 ── 五蘊,執著它以為是一個不變的「我」,由此引起種種憂悲惱苦。本來沒有「不變的自我」,但一般人卻執取著有這個「自我」;本來沒有恆常的事物存在,一般人卻執著「永恆」。由執著自我恆常的緣故,繼而產生了對前三重的種種苦痛了。
 
放下即是解脫
 
雖然佛教說出人生種種苦況,但佛教徒卻並不是消極、悲觀、頹喪、憂愁、悲哀的,相反地,真正的佛教徒是一個最開心的人,他沒有恐懼,亦沒有憂傷,只會是安詳寧靜,處之泰然,因為他能夠如實洞見到生命的真況,亦知道解脫苦惱的方法與途徑,他確信自己能夠循著這條道路,走向解脫苦惱之門。佛陀之所以稱為「佛陀」,就是完全清醒了,具備了清晰的覺察力,正確地認識到身心的結構,徹底解脫了對身心的執著,由此成為真正自由的聖者。所以佛教徒是充滿輕安愉悅,了無牽掛的。原始佛典中記載著無數弟子在見法知法後的輕快歡欣情況,而在南傳巴利藏小部中的《長老偈》及《長老尼偈》中,亦記載著數以百計的佛弟子得道解脫後的快樂心聲。
 
因此,我們若能夠清楚瞭解身心的構造和苦的生起,是可以幫助祛除憂悲惱苦,達致苦的解脫。佛陀曾經說過:「凡是真正見到苦的,也必見到苦的生起,也必見到苦的止息,也必見到導致苦的止息之道。」
 
其實,古往今來無數經典都明確指出了修行之道在於「放下執著、離開執見」的。《金剛經》云:「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僧璨《信心銘》開首便說:「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慧能《六祖壇經》云:「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永嘉《證道歌》亦云:「不見一法即如來,方得名為觀自在。」甚至泰國的阿姜查大師亦有說過:「修行不再是為了得到甚麼,而是為了放下!」
 
從反觀自身做起
 
當我們明白到種種苦惱的根源是起自我們的執著的話,修行便應該從這裡入手,煩惱是從自身的執見來,修行便不應向外追求,而應該反觀自身,從反省自身的行為、待人處事的態度、生活的習慣、起居的嗜好等等,進一步了解自己性格的缺點、見解的偏差。由此而明白到我們自身在深層內的執見,在禪修中直觀我們內在的種種身體、感受、心理的現象,對之而不起任何反應。如此持之以恆,放下一分執見即從中解脫一分,放下十分執見便徹底解脫了。
Go Back
版權所有:明珠佛學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