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信息  

內觀禪與修行解脫
作者:親嚴講,小敏記
發布時間:2009/5/18
                                                              
 
首先多謝各位參加今次這個為期五天的宣隆內觀禪修營。因為有你們的參與,這個禪修營才可以舉行。今晚我嘗試跟大家談談內觀禪與修行解脫的關係。大家學習內觀禪,當然各自有不同的動機、不同的目的,各人背後所帶出來的故事亦不一樣。
 
在這個節奏繁忙的社會裡,生活的步伐愈來愈快,我們要面對的問題愈來愈多:如何處理無盡的工作?如何消化太多的資訊?如何對待生活的壓力?如何面對歲月的消逝?如何突破思想的困局?如何超越心靈的痛苦?如何安撫別離的愁緒?如何消除生命的無奈?這種種問題好像只是現代人的遭遇,實際不是,在古往今來無數的歲月中,不同的人都會共同面對類似的困境。
 
大概在二千六百年前,悉達多太子發現了一條解脫的道路,它被稱之為「古仙人徑」。他找到這條路,並循之而解脫了生命中的困擾,因而稱為佛陀。甚麼是佛陀呢﹖佛陀不是佛殿裡的三尊大像,那只是象徵意義。佛陀的真正意思,是指一個覺醒了的人。他在覺醒之後,繼而用了四十五年時間,無間斷的教示弟子,使往後的人們消除了生命煩惱的困擾。
 
佛陀曾經對弟子說,他的一生教法,只是教示弟子兩點:「苦」和「苦滅」。佛陀教我們要認識苦,然後教我們怎樣去消滅苦。但「苦」的意義,令很多人誤解了,為什麼呢﹖這可能是翻譯的問題,令我們一看就聯繫上了「痛苦」與「消極」等負面訊息。而這些痛苦的感覺,大家是非常熟悉而欲避免的。例如很多人都怕看病打針、脫牙等痛楚,或者遇到一些情緒波動,我們都會感到痛苦。
 
佛教講「苦」,除了指出我們感覺上的痛苦外,更指出了事物一定會壞滅之意。任何人一出世就步向死亡之路,無論你的經歷如何燦爛、如何平淡,都會步向死亡,事物都如是。苦的深層意義是指出生命的無常,在生命中,我們所面對的人與事,一直在變化。這個變化可說是苦的內容。面對著這些生命的現象,我們很多時都希望痛苦消失,實際上卻無能為力,但是人就是期望可以改變這些事實,於是引生無限煩惱。佛陀說,真正苦的根源就是源於我們對自我的執著,我們執著了一個「我」,希望這個「我」不變、永恆,希望能夠滿足這個「我」。但是因為這是不可能的,於是產生後面許多憂悲惱苦。我們不曉得去處理,只是怨天尤人,將它歸咎於種種外在因素,卻沒有人看到自己內心的問題。所以佛陀常常告訴我們:真正的苦其實就是我們的執見,執著了「我」。本來就沒有一個「我」,但我們執著了這個「我」;本來就沒有一個「常」,我們執著這個「常」。修行的目的就是怎樣將這個我執破除,能夠破除執著就可以得到解脫。
 
什麼叫解脫呢﹖回到剛才的定義,最簡單就是「苦滅」,苦滅即是解脫。進一步說,苦滅就是煩惱的息滅,《阿含經》裡說,解脫就是貪的息滅、嗔的息滅和癡的息滅。貪嗔癡好像是火焰一樣,令到我們完全惱亂,修行就是將煩惱的火種消除,令貪嗔癡息滅。解脫就是在我們生活上消除一切煩惱。
 
佛教跟其他宗教有所不同,其他宗教大多主張,理想的境界是要在死後才能達至,死了才能達到理想的目標。原始佛教告訴我們即生可以證果、即時可以解脫。原始經典記載,很多大弟子聽完佛陀說法後,很快便證入阿羅漢果的,舍利弗如是,目犍連、迦旃延等亦如是。這些弟子當時的根性都很銳利,他們的求道心亦非常勇猛。
解脫的內容是怎樣的呢﹖在《雜阿含經》第一經中已有說:「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阿含經》中常有這四句話,而後來的大乘佛教卻有所誤解,認為阿羅漢證果後便灰身滅智,出離了三界,不回來這個世界了。但實際上原始佛教所說的解脫,是在我們現實的世間,並沒有說離開了三界的意思。這四句的意思其實可以解釋為:「我生已盡」,我執出現的情況已經盡除,不會再有煩惱出現了;「梵行已立」,梵即是清淨,脫離欲貪的清淨行為已經建立,每一刻的行為都是清淨的;「所作已作」,就是說已經完成了一切的學習與職守,所以阿羅漢別稱「無學」;「自知不受後有」,就是說他很清晰的知道自己現在已得解脫,將來亦不會再有煩惱出現,這完全是自我的證知。
 
宣隆大師亦說我們會知道修行的進程,到達第一個階段時 — 須陀洹初果 — 我們一定知道,因為那時是真正見到了這條路。我們現在還未入門,真正見到修行的道路時,便稱為「見道位」,那就是證初果。緬甸上座部佛教以成就初果為一個在家人的修行目標。能夠見道,清淨的信念就可以建立,所以叫做清淨的法眼 — 法眼淨,這又稱為預流果,即開始參預聖人之流。
 
解脫是目標,我們應如何去行呢﹖修行,最簡單的講法,就是修正我們的身心、行為,不是打坐就是修行,不要說你每天坐一個小時、每日都做早晚課的,便是修行。修行就是如何去修正我們的身和心,修行的路怎麼行呢﹖其實那條路是一條通往苦滅的路,修行就是要令我們去除我們的苦,滅除我們的執著,那條路佛教稱為正道,有些說法是中道,正道是原始佛教講的,這條路是正的,可以分開八個角度來認識,故稱為「八正道」。
 
八正道,什麼叫做正呢﹖一般講是正確的意思,什麼叫正確呢﹖佛教的正有正向的意義,是正向於解脫的意思,就是說這條路永遠是對向著解脫的路而行。當你望著解脫的路而行,它不是看你的行為表面的性質,而是看你行為背後的方向。如果它背後的精神是向著解脫的話,這便可說是正道。正道就是說每一個行為都是正向於解脫。
 
我們應該在哪裡修行呢﹖修行的道場不是要去深山野嶺,或某某名寺,佛陀說真正的修行不是讀書、拜懺,不是去甚麼地方,而是在我們六尺身軀之內。這條路稱為「四念住內觀禪修法」,《雜阿含經》稱為「一乘道」,或譯為「唯一的道路」。
 
所謂內觀,就是向內觀察我們的身心,觀察我們的反應,觀察我們日常的行為,行為佛教講就是行、住、坐、臥 — 四威儀,在這個過程去觀察,去開始我們的修行,開始我們的修習。這個修習不單是指我們打坐這兩個小時,真正內觀禪的修習是當你想學那一刻已經開始,不是坐在那裡待指導師說開始時才開始,我們一念反觀已經開始我們的修行。觀照的對象,佛陀說就是六根和六境接觸的當下。六根就是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六境便是色、聲、香、味、觸、法。透過這個觀察便開始我們修行的歷程,這個歷程由向內觀察開始,由內向外的接觸點,透過接觸,眼看到外間的事物,與外界有視覺的接觸,耳 — 聽覺的接觸,鼻 — 味道的接觸,可以嗅到香臭,舌 — 可以嚐到味道,身 — 冷熱柔硬的接觸,意 — 概念的接觸。我們要覺察這些接觸,要知道我們跟外境有接觸,這平常我們是不知道的,不要說接觸,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在呼吸。佛陀告訴我們:生命就是由呼吸開始,由呼吸結束,一刻沒有呼吸便會死亡。觀察呼吸的好處是它隨時跟著我們,只要我們稍微著意,即刻可以覺察得到,要專注著這個覺察,這個專注是要用力的,是要用我們的心力去覺察這個接觸,整個過程就是接觸 — 覺察 — 專注,這三步曲就是內觀禪的訓練。這是宣隆大師的法語,也是內觀禪的精華。
 
為什麼要接觸 — 覺察 — 專注呢﹖它背後的精神就是告訴我們不要去執著任何事物。內觀禪的精神就是告訴我們不要執著任何東西,由不要執著痛覺開始,不要再去執著快樂或任何反應。
內觀禪這套方法可以在沒有宗教背境下練習,不一定需要是宗教信徒。現在內觀禪的擴充,在世界各地不同的宗教徒都在用這套禪法,甚至有一位耶穌會教士Anthony de Mello學習了內觀禪,融會於他的教法中,寫了許多書,都很有智慧的禪味,他最有名的那本書叫《慧眼禪心》,大家有興趣可以找來看看。
 
內觀禪的特別地方,它不是學識高些便能夠學得好,宣隆大師便是一個很好的榜樣,他只學過基本的字母班。據《宣隆內觀禪修法》一書中說,他連最簡單的《大吉祥經》偈頌也不懂背誦,現在來說他可能是文盲,但是透過他的精進不懈的努力,亦能夠成就阿羅漢果。證果之後,全緬甸最有學問的學僧也考不倒他,當時的僧人查經究典後,發覺他所說的內容完全吻合經典中所述。另一位有學問的僧人知道他成了阿羅漢,立刻去跟隨他學習,透過精進努力,亦成為阿羅漢。所以學習宣隆內觀禪修法,有學問可以,沒有學問亦可以。那麼,十歲可以學習嗎﹖當然可以。八十歲可以學習嗎﹖當然亦可以。佛在世時最後的一個弟子是一百二十歲,亦能立即證入解脫。因此,學習內觀禪亦沒有年齡限制、沒有宗教限制、沒有學識限制。
 
我們對苦受不要抗拒,不要執著它,抗拒或接受都並不如法,你若能清晰、客觀地觀察著它,面對著它,處之泰然便行。它生起,由它生起;它消失,由它消失,它於我何干呢﹖痛是存在,背後沒有一個痛的人。我們看到這個痛,有痛的感覺,但不是「我」在痛,因為根本沒有這個「我」,我們以為有一個不變的我,這只是一個幻覺而已。苦受我們不要著,樂受也不要著,一切感受亦不要著。不執著的意思,不等於排除了它。很多人學佛,說要離開這個世界,說這個世界太痛苦了,我們要離開這個世界,跑去山林,或離開這個世界,去一個完全只有快樂而沒有痛苦的世界,事實上有沒有這個世界呢﹖我也不知道。佛陀告訴我們,苦與樂是相對的,沒有了痛苦,那也不是快樂了,猶如好與壞亦是相對的一樣。這個世界就是兩兩相對,有苦便有樂,有好便有壞。
 
所以不執著不等如它有、不等如它沒有。有也好,沒有也好,它來也好,它不來也好,這樣才是不執著,並不是排除了它。千萬不要想像靜坐了三年、十年後便沒有痛覺,或者想像解脫弟子是否不痛呢﹖記得我上第一課時,老師便告訴我佛陀也會有著痛覺,佛陀晚年常有背痛。想像靜坐一段日子後會不痛,或者悟道之後只有快樂不會痛,這些都是不切實際的想法。當我們不執著這個痛覺,它來或不來我們都是那麼自在的時候,這就是解脫了對痛覺的執見。解脫不是有人綁著了我,然後我解了它便是解脫,而是你不著於那些東西,你便在那裡解脫。例如我們不揀擇食物,甚麼東西也吃的話,那我們便解脫了在吃方面的執見。在衣著方面亦如是,但很多時有人會問,不執著是不是要排斥穿名牌﹖不是。你不執著,名牌可以穿,不是名牌也可以穿,什麼也可以穿,那麼我們就在穿著的方面解脫了。我們不要以為穿名牌便是執著,我們要察覺自己的心是否貪著於其中的虛名。我們在生活上每一個範圍,離開了對種種事物的執持,便在那個範疇裡解脫。修習內觀禪就是要放開我們的執見,放開我們對一切感受的執著,透過執著的消除,我們可以達致解脫。
 
在純粹的觀照中,我們不要緬懷過去,不要期望將來。過去已經過去,為甚麼要緬懷呢?將來還未到,為什麼要期望呢﹖根本不切實際。對於苦受我們不要抗拒,對於樂受我們也不要依戀,離開我們的貪心,離開我們的嗔恨心。宣隆大師說:我們喜歡一樣東西,樂受的背後其實已經有一個貪心,一個苦受背後已經有一個嗔心。我們為何覺得它苦呢﹖我們已經有一個抗拒心,我們已經正在排斥它,其實我們為何要排斥它呢﹖不喜歡它。為什麼不喜歡呢﹖因為它會令到「我」受傷。所以初習宣隆禪修法的最多問題是:會不會受傷﹖會不會殘廢﹖我們打坐的時候,師父已經跟我們說明:一定不會痛死的。宣隆禪有個特色是指出,苦受我們一定不會執持,假若追求樂受的話,我們一定會執持著它。若放開所有這些執見,就不會在那裡起煩惱,這個就是解脫。
 
解脫不是我們纏縛著一個個的枷鎖,然後逐個解開了。解脫的意思只是證見執見不起,煩惱不生,這就是解脫。實在的說,就是根本沒有煩惱的實性,根本無「我」,誰綁著你﹖有甚麼綁著你﹖既然煩惱根本不實,誰去追求解脫呢﹖亦沒有一個人去追求解脫,在《佛陀的啟示》一書中說到:
 
僅有苦難存在,卻找不到受苦者。事蹟是有的,卻找不到行事的人。」(44頁);
 
《原始佛典選譯》一書中亦有說到:
 
世僅有苦,無有苦者。捨業而外,無造業者。涅槃則有,無求滅者。雖復有道,無踐道人」(76頁)
 
根本來說,「苦」只是苦,背後沒有一個受苦的人,有業報而無作者、無受者。解脫也是,背後也沒有一個解脫的人。所以宣隆禪的特色是,它特別強調精進勇猛的心力。我們要在行為上、習性上,消除種種根深柢固的執見,不付出相當的力量,是不可能達致的。古人所謂「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不付出努力,不可能得到一個好的結果,尤其這個結果是這麼偉大,得到真正的解脫、完全的自在。
 
曾有弟子問舍利弗:解脫既然沒有苦亦沒有樂,那怎麼還有快樂呢﹖舍利弗回答說:解脫本身就是快樂。這個快樂不是感受的快樂,不是說很開心吃了些好東西,或者看了一套很好看的電影,這些是相對的快樂,是會消失的。解脫本身就是真正的快樂,這是得到一切的自在。
 
宣隆禪另外一個特色,它告訴我們要專注在痛覺或不適意的覺察的當下,這個覺察當下實際上我們叫做經驗的實相,它是真實的,它不是想像出來的,不是透過概念我們加上的,不是標籤它,不是用一個概念幻想出來。這個痛不是幻想出來的,是真實的痛覺,這就是當下一刻的實相。而這實相我們能夠放開它,沒有人喜歡痛苦的感覺。宣隆禪的好處就是,這個方法跟解脫的精神完全相應,它教我們捨棄,不是教我們執取,很多其他方法教我們執持著它,宣隆禪則教我們丟棄了它。有沒有人喜歡執取痛覺的﹖初學坐的人沒有人告訴我:啊,好享受。大多都是苦的樣子,最開心的時候便是靜坐完畢的時候,因此每次靜坐完畢時人人都很開心。最特別的是,很多人沒有移動手足,但計時鐘聲一響後,痛覺便不再強烈了,這是為什麼呢﹖很明顯是心態的問題,根本與那個計時器無關。
 
因此,真正修習內觀禪的人,便明白到整個佛教修行就在這裡。我們在行、住、坐、臥,每一個時刻都是內觀禪的修習。持續修習內觀禪,可以一直跑到解脫終點,這是一條正道,完全不用轉彎抹角,是真實的解脫道。宣隆內觀禪與佛陀教示不執著的精神完全相應,沒有人會喜歡坐這套法來執著苦,所以宣隆內觀禪就是一條正向於解脫的路。它正向於煩惱消除、執著消除的目標。這條道路我們很幸運地已經踏上了步伐,雖然仍有許多關卡,不是平坦大道,但是我們已經看到了目標,不要理會它的遠近,我們只要一步一步往前走,便一定能到達目的地。
 
內觀禪本身就是一條苦滅的路,一條修行的路,一條通往解脫的路,很多前人已經實踐而完成了,啟示著這是正道。但是,不要想像這條路很容易走,也不要想像這條路很複雜,宣隆大師告訴我們說,修行其實很簡單,但卻很辛苦的,解脫的價值亦在這裡。
Go Back
版權所有:明珠佛學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