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信息  

《維摩經》淨土思想探究
作者:親嚴
發布時間:2009/5/13

 

 

甲、引言
 
《維摩經》,為大乘佛教屬於般若中觀系統的經典。經中的主角維摩居士為一位大乘在家菩薩,智慧神通無礙。他為了啟發偏狹的佛弟子,令他們悟入無礙的大乘不可思議解脫法門,於是以種種方便善巧,來對破弟子們的偏執。在這部經文內,他藉著示現染疾而教導前來探病的各方大眾,再引文殊師利菩薩及佛陀眾弟子前來探病,從他與文殊菩薩的對話來發揮深遠的義理。整篇經文極富戲劇性,哲學與文學修辭的意境皆非常高遠。自古以來受到中國佛教界,以至藝術界、文學界等歡迎,影響中國各方面均甚大。本經甚至被外國學者喻之為「大乘佛教文獻寶冠之珠」,可見本經在佛學界地位是非常崇高的。
 
但是,本經主角維摩居士出場之前,經文的第一品卻是討論著大乘的一個當時非常流行的觀念,這便是「淨土思想」。自古至今,「維摩淨土」被認為是唯心淨土,與繼而出現的大乘淨土三經之西方極樂世界、東方藥師琉璃光如來的藥師淨土、東方阿閦佛淨土、及後來的兜率天彌勒淨土所顯示的淨土境界都不同。但這可說是完全誤解了維摩經內所說的淨土的意義。
 
其實,《維摩經》第一品「佛國品」內所討論的淨土思想,可說是整部經典的核心思想所在。其所展示的內容可說是大乘佛教菩薩真正實踐精神之所在,亦可說這一品的經文是從般若中觀的角度來討論菩薩淨土行的內容,因此是很值得我們去深入探討學習的。
 
 
乙、《維摩經》之經題與譯本
 
《維摩經》全名《維摩詰所說經》,此經題乃是在經中所說出。在本經〈囑累品〉中,阿難請問佛陀關於此經的名字。佛言:「阿難!是經名為《維摩詰所說》,亦名《不可思議解脫法門》,如是受持!」本經為何稱為「維摩詰所說」呢?「維摩詰」是一個人名,義譯作「淨名」,唐朝玄奘法師則翻譯為「無垢稱」。經中說他是與釋迦佛同期的人物,示現為富有的在家居士。此經內容主要由維摩居士所說,所以釋迦佛稱此經名字為《維摩詰所說經》。
 
本經在中國漢文與藏文合共有八個譯本,現存則有三個漢文譯本與一個藏文譯本,但在古今中外皆是流行由鳩摩羅什法師所翻譯的譯本。現將這八個譯本列舉如下:
 

編號
    譯名
卷數
譯者
西元
/
1
《古維摩經》
二卷
後漢嚴佛調
188
2
《維摩詰經》
二卷
吳支謙
222-229
3
《異維摩詰經》
三卷
西晉竺法蘭
291/296
4
《維摩詰所說法門經》
一卷
西晉竺法護
303
5
《維摩詰經》
四卷
東晉祇多密
317-419
6
《維摩詰所說經》
三卷
姚秦鳩摩羅什
406
7
《說無垢稱經》
六卷
唐玄奘
650
8
《聖無垢所稱經》(藏譯)
六卷
宋法戒
802-814

 
 
丙、《維摩經》之成立背景
 
《維摩經》內所說到的故事據宗教傳說是釋迦牟尼在世時發生的,即約在西元前五、六世紀之間。但這僅是文學虛構想像的內容,在印度大乘佛教本身的傳說中,佛陀在世時已曾開示大乘佛法,可惜弟子無法瞭解,因而佛陀為他們教授小乘法,次第才演說大乘佛法;另一傳說是佛滅後,大迦葉領眾在王舍城外七葉窟結集經典,而許多大菩薩亦在阿難尊者的協助下,在窟外另一處地方進行結集大乘經典。但從歷史角度來說,這些傳說是毫無根據的,亦沒有任何確實資料來說明大乘經典是在佛在世時候已經出現。因此我們唯有依學者的考據意見:大乘經典是要到釋迦牟尼去世後五百年,才開始流行於世間。
 
《維摩經》在歷史上的成立年代大概是大乘佛教初起時期,一方面它很早便傳來中國,另一方面就它所展示的般若思想與對淨土的討論,表示出這部經典是在大乘佛教初期,緊貼著《般若經》及《淨土經》流行之後的大乘經典。結集時期大約在西元一世紀,結集地點當在印度東部的毘舍離城一帶,這裡相信亦是印度大乘佛教及般若系經典的發源地。
 
 
丁、〈佛國品〉之淨土意義
 
《維摩經》的淨土思想主要表現在第一品的經文內,淨土在本經譯為「佛國」,有時則稱作「佛土」、「菩薩佛土」等名稱,其意義都是說由佛所開化的清淨國土之意。在〈佛國品〉的經文中,一開始最先展現出毗耶離庵羅樹園的菩薩海會。長者子寶積與五百長者子將各自的七寶蓋獻於佛陀,佛陀以威神力將諸寶蓋合成一蓋,並現出三千大千世界於其中。長者子寶積向佛請問菩薩淨土之行,而引起佛陀對建立佛國的討論。本經對於佛國的討論與其他淨土經典有著明顯不同。其他的淨土經典往往著重於淨土之殊勝,和往生淨土之方法。但本經則從菩薩如何開創建立自己的淨土來作出發點,顯示出菩薩的修行途徑,可說是將淨土法門化為大乘菩薩行的經典。
 
一、哪裡是菩薩佛土?
 
一般人以為佛土是有國界空間位置的,但佛陀開宗明義說明,菩薩佛土不在於其空間,而是「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菩薩隨所化眾生而取佛土」。這即是說明菩薩所要建立的佛土便是以眾生為對象,眾生即是菩薩佛土,眾生為菩薩要建立其佛國的基礎。菩薩之所以名為菩薩,便是他需要化度眾生,令大眾覺悟,否則他便不能稱為菩薩。換言之,菩薩不能離開眾生而行菩薩道,不能離開眾生而稱為菩薩。佛土雖以「土」為名,但卻沒有時間空間之分別,菩薩佛土就是眾生,眾生就是菩薩佛土。若沒有眾生,菩薩便沒有修行對象,其佛土亦不能成立。眾生便好像大地,在地上建設宮室是隨意無礙,若在空中建樓閣便不能建成了。
 
二、如何修行菩薩佛土?
 
佛陀首先說明「眾生是菩薩佛土」之後,便進一步再說明如何修行淨土。菩薩要修行淨土,除了以眾生為對象之外,更要了解佛陀的精神。釋迦牟尼一生說法四十五年,其目的是希望弟子們得到解脫,解脫即是去除我們的種種執見、煩惱。故此,釋尊在這裡繼而說明「直心是菩薩佛土」。所謂「直心」,即是直向於解脫方向的心,即是無執取心。明白到釋尊的解脫精神的話,修行過程上便不能有所執著,若有執取,便不是直心了。明白到佛陀所說一切法,無非都是為了去除弟子的執見的話,便能本著這個精神,進而修大乘種種菩薩行之綱目了。於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等六度、四無量心、四攝、三十七道品、十善等都是菩薩修行淨土的方法,而在的修行歷程上,自己不執著於此,亦教眾生不執著,如《金剛經》所說:「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如是布施,不住於相」,如是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等等,皆不住於相,如此即是圓滿菩薩道,亦即是修行解脫道。依此而行,便能感化眾生,成就其佛國了。
 
三、心淨則佛土淨?
 
「直心」乃是修行的方向,從明白到一切皆不可執取,一切皆不可得之後,便要依此而不斷修習實踐做事,毫不間斷。如是由直心而發行,進而深心,即心不退轉,再進而意調伏、如說行、迴向、方便、成就眾生,由成就眾生而明白到實無眾生可滅度者,於是佛土淨、說法淨、智慧淨、心淨、一切功德淨。最後佛陀歸結以「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這裡佛陀列出了修行的歷程,由直心發行而最終達於心淨,由內而外,再轉回內,指出菩薩修行實踐的次第方向,最後歸結於「心淨」,由心淨則佛土淨。其實這裡所指的心淨,即是「無所得心」之謂。《金剛經》云:「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若心有所住,即是有所得。菩薩於一切心皆無所住,不住過去、現在、未來,如《金剛經》云:「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無心可得,即是心淨。
 
菩薩既明白心不可得,於是眾生、佛土亦不可得,進而一切法皆不可得。《金剛經》云:「菩薩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由心不可得故土亦不可得,所以說「心淨則佛土淨」。
 
心與土可說是眾生的正報與依報,若心有所住,則見土自然有染有淨,於是有所喜惡,有所取捨,不能解脫。若心無所住,則染淨皆不取於相,當下便能成就解脫,但很多人未能明白這義理,於是舍利弗與螺髻梵王便相繼說明他們所見之土之不同。舍利弗所見之土為「丘陵坑坎、荊棘沙礫、土石諸山、穢惡充滿」,螺髻梵王所見之土則「如自在天宮」。其實二者所見皆為「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故見此土有穢有淨了。佛陀於是以神變展現莊嚴佛土,這正破除他們染淨之想,喻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實際上三土皆假,三土皆不可得,皆無有常、無有定。如僧肇所註:「無定之土,乃曰真土」,無土可得,乃名之淨土。
 
 
戊、結論
 
從《維摩經》成立的年代和其內容來看,本經乃繼《般若經》而出現的初期大乘般若中觀系經典,本經之內容和《般若經》一樣地運用著蕩相遣執之方法,破斥當時所有的佛教偏執觀念,顯示出「一法不立」的道理。不過《般若經》多在於破斥觀念上的執著,而《維摩經》則進一步,從破執之中而指向於菩薩行的實踐。本經〈佛國品〉以討論菩薩佛土之行作開首,拉開全經之序幕,說明菩薩修行佛土之方向及次弟,最後歸結於「隨其心淨,則佛土淨」之說。但這「心淨則佛土淨」並不是如學者所言的唯心主義,而是貫徹著《般若經》的精神,「清淨」即是「空」,「心淨」即無心可得,「佛土淨」即無佛土可得。心非實有,土亦無實性,明了心不可執,佛土不可得,方謂「心淨則佛土淨」之意。經中借舍利弗、螺髻梵王和佛陀各各所現佛土之不同,正是表現出佛土清淨之義。
 
本經強調菩薩行之重要,由菩薩直心開始,繼而發菩提心,起大悲心,入於生死,廣度眾生,其背後便是以修習菩薩淨土作推動力。因此可以說是本經將大乘菩薩思想,從透過《般若經》的蕩相遣執的手法,在破除弟子執著的當下,顯露出解脫的精神。大乘理想菩薩淨土的實踐,便是由此而建立起來的。至於經中的主角維摩居士,便正是表現著這個解脫精神的大乘菩薩了。
Go Back
版權所有:明珠佛學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