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信息  

簡介六家七宗的思想
作者:梁顯式
發布時間:2011/9/5

 

 
安世高於東漢桓帝建和初年(即公元147年)來到洛陽,翻譯上座部的經典,重點在「禪數」,約分三大類:1. 禪觀 —《安般守意經》,2. 阿含方面 —《四諦經》、《八正道經》、《陰持入經》,3. 阿毘曇學 —《阿毘曇五法經》。從此,佛法基本教義開始傳入中國。二十年後,支婁迦讖於桓帝末年(即公元167年)亦來至洛陽,翻譯大乘經典,主要介紹「般若學」,偏重義理,由此開出中國佛教止觀與義理兩大方向。本篇試從魏晉時代(公元220-403年)「般若學」發展中,何以出現「六家七宗」,並將其各宗思想特徵,及作一撮要報導。
 
從歷史來看,(一)兩晉時代,玄學流行
            (二)自東漢未至東晉時間,般若經譯出
 
前者為助緣,後者為主因,促成般若經在中國發展的環境。
 
(一) 魏晉始年間(公元240年前後),何晏、王弼高唱「正始之音」,以三玄(周易、老子、莊子三書)談玄說理,如「聖人有無喜怒哀樂」之辨,聖人無情及漢魏間流行學說應有結論,而何晏(字平叔)認為聖人純乎天道,未嘗有情,王弼以為聖人有情,並謂有情與無情之別則在應物與不應物。[當時之辨,聖人無情,出於聖德法天,此所謂天乃謂自然,而非有意志之天,而王弼以老子思想,貴無主靜,“人生而靜”、“感於物而動” ,因此他討論性情亦以動靜為基本概念,提出“應物”] 由王弼「貴無」,裴頠「崇有」,(向)郭「獨化(自然)」玄風之談,從魏至東晉,形成清談之風,
 
(二) 從公元179年至403年,譯出四部般若經

經名
 
譯名
譯出年份(公元)
卷數
般若經
道行般若經
 
東漢‧支婁迦讖
179
10
小品
大明度經
 
吳‧支謙
223-253
6
小品
光讚經
 
西晉‧竺法度
286
10
大品
放光般若經
 
西晉‧無羅叉
290
20
大品

 
由於早期翻譯,多運用老莊的概念,而且不少名相也譯得不夠精確,皆因西域來華僧人,多未熟習中國文字運用。例如:
 
(一)《道行般若經》
 
(1)般若波羅密即是本無(照明品第十)。
「本無」乃道家概念。(指性空)
 
(2)行般若波羅蜜者,不壞色無常視,不壞痛痒、思想、生死、識無常視的,何以故,本無故(功德品第三)。
 
此處指五蘊:色、痛痒(受)、思想(想)、生死(行)、識。
 
(二)《大明度經》
 
吾於斯道,無見無得,其如菩薩不可見,明度無極亦不見。(行品第一)
 
此處:明(般若)、度無極(波羅蜜)
 
二支的譯經,雖有不足之處,但其弘法之功不可沒,尤其是支讖的《道行般若經》,畢竟啟發國人研習《般若經》的序幕,於學術界視其為中國般若學的嚆矢。
 
朱士行,是中國第一位正式依律受戒的僧人,也是中國佛教史上第一位西行求法者。他講解當時流行本《道行般若經》發現文簡意隱,義有不通之處,因之,朱士行感嘆大乘要籍,竟然譯理不全,遂發心尋求《般若經》原本,於魏甘露五年(公元260年)從雍州(長安)出發,歷盡艱難,到達「于闐」(今新疆和田)求得梵文原本,凡九十章,二萬餘頌,共六十餘萬字。於是派弟子「弗如檀」,把它帶回中國,到達洛陽(西晉太康三年,公元282年)數年後,由無羅叉譯出《放光般若經》,此經與《光讚經》皆為當時講習對象,堪稱一時之雙璧。
 
由於般若思想,深隱難測,理解上存在困難,故東晉初,竺法雅與康法朗等以「經中事數,擬配外書,為生解之例」,謂之格義,以玄學去解釋般若思想,「格義」方法流行,對傳播、理解般若思想有特殊方便,加速玄佛合流。
 
《道行般若經》以「本無」代表「性空」而玄學談「貴無」,故當時研習般若經者,視「性空」與「貴無」同一義。其次兩者有相似之處,有思辯色彩,卻非在言說概念之中。例如:
 
王弼的周易略例〈明象〉:
 
「猶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也,……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
 
《道行般若經》(道行品第一)
 
「舍利弗謂須菩提,云何有心、無心?須菩提言:心亦不有,亦不無,亦不能得,亦不能知處。」
 
由於般若比玄學博大精深,當時出現名僧如支道林、康僧淵、支愍度,既精於老、莊之學,故談玄說妙,既能引經據典,又能援用玄學思想來闡發佛理,妙語機鋒,往往令名士為心儀傾倒,讚嘆不絕,而清談名士亦引般若思想來豐富三玄理論,名士與名僧互相交流,形成佛學玄學化。
 
「格義」方法雖對傳播方面有很大的功效,但義學僧人逐漸發現「格義」是比配生解,往往流於牽強附會,甚至誤解,故此後來者,對「般若學」揚棄「格義」方法,皆以各自體會認識,對般若性空思想,產生不同理解,所以僧叡在《毗摩羅詰提經義疏》序中,總結當時般若思想發展情況,指出:
 
「自慧風東扇,法言流詠以來,雖曰講肄,格義迂而乖本,六家偏而不即。」
 
但沒有六家之名,劉宋‧曇濟撰《六家七宗論》(此論已佚),其後梁‧寶唱的《續法論》中曾引此論,並列出名稱:本無、即色、識含、幻化、心無、緣會,又在本無中分出本無異。至於每宗代表人物,可見於陳‧慧達《肇論疏》、唐‧元康《肇論疏》及吉藏《中觀論疏》。
 
〈一〉本無宗 — 道安
 
《中觀論疏》云:
 
「安公明本無者,一切諸法,本性空寂,故云本無」,又「夫人之所滯,滯在末有,若託心本無,則異想便息。」
 
若能體會本無,那麼便無所執,一切計執、煩惱,便可消除。
 
此宗重在證會「性空」,其義頗偏於「空寂」一面,接近般若思想,仍未完備。
 
〈二〉本無異宗 — 竺法琛
       
《中觀論疏》云:
 
「本無者,未有色法,先有於無,故從無出有,即無在有先,有在無後,故稱本無。」
 
本體 — 無, 現象界 — 有
 
同《老子》所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第四十章)毫無分別,不合佛法講因緣。
 
〈三〉即色宗 — 支道林
 
元康《肇論疏》引支道林的《妙觀章》說:
 
「夫色之性也,不自有色,色不自有,雖色而空,故曰色即為空,色復異空。」
 
色 — 物質現象
 
物質現象不能自己成就自己,要經因緣和合才能顯現出來,所以色並沒有能令其自己存在的自性,從這角度來說,色雖然存在,仍是空的。但從另一角度,色既然存在,成為有,它又是不同於空,所以元康《肇論疏》批評「林法師但知色非自色,因緣而成,而不知色本身是空,猶存假有也。」
 
〈四〉識含宗 — 于法開
 
識含 — 妄識是含在神中    神 — 靈魂
   
《中觀論疏》云:
 
「三界為長夜之宅,心識為大夢之主,今之所見群有,皆於夢中所見,其於大夢既覺,長夜獲曉,即倒惑識滅,三界都空,是時無所從生,而靡所不生。」
 
認為三界一切存在皆是夢境,夢境以妄識所見為俗。夢醒時,妄識滅,覺三界都空為真,唯有心識真實存在。
 
此宗由心識「覺妄轉換」而論,將三界分拆兩種,真俗存在形態,唯有心識真實存在,而且「三界都空,是時無所從生,而靡所不生」,近乎玄學所說「無為而無不為」,這三者皆不合般若思想。
 
〈五〉幻化宗 — 道壹
 
《山門玄義》云:
 
釋道壹著《神二諦》云:「一切諸法,皆同幻化;同幻化故,名為世諦,心神猶真不空,是第一義。若神復空,教何所施,誰修道,隔凡成聖,故知神不空。」
 
主張色法空,而心神不空,與《般若經》所說:「了知一切法如幻,佛道如幻」精神不合。
 
〈六〉心無宗 — 支愍度
 
僧肇《不真空論》云:
 
「心無者,無心於萬物,萬物未嘗無。」
 
《中觀論疏》云:
 
「經中說諸法空者,欲令心體虛妄不執,故言無耳,不空外物,即萬物之境不空。
 
「空心不空色」,僧肇批評「得在於神靜,失在於物虛。」
 
〈七〉緣會宗 — 于道邃
 
《中觀論疏》云:
 
「明緣會故有,名為世諦,緣散即無,稱第一義諦。」
 
此宗所言世俗諦,沒有問題。緣散即無,無是不存在,而說為第一義諦,是不正確。
 
中觀立場:緣生緣滅的有無,皆是世俗諦。若能從「緣聚有」與「緣散無」中看到不實在,於一切法,無所取、無所得,才是第一義諦。
 
現將「六家七宗」各宗代表人物、思想及其得失,列表如下:
 

六家
 
七宗
主要人物
思想撮要
得失之處
本無
本無宗
道安
託心本無,
異想便息
偏於空寂
 
本無異宗
竺法琛
無有有先,
從無出有
好無之談
即色
即色宗
支道林
色不自有,雖色而空,但色復異空
得在色不自色
未領色之非色
識含
識含宗
于法開
三界為大夢,
唯神實有
空色
不空心
幻化
幻化宗
道壹
幻化名世諦,
心神不空為第一義諦
色法空
心神不空
心無
心無宗
支愍度
無心於萬物,
萬物未嘗無
得在於神靜
失在於物虛
緣會
緣會宗
于道邃
緣會則有為俗,
緣散則無為真
俗諦猶可
失第一義諦

 
「六家七宗」出現,說明古代大德,一方面消化《般若經》思想,同時作出獨立思考,提出不同主張,但限於條件——玄風所吹、譯經未完備,故此對「般若性空」看法,偏而不即,直至羅什法師譯出空宗經典,門下解空第一僧肇所作四論,般若學精義,始為人所知。
Go Back
版權所有:明珠佛學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