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智寶長者贈我一套《明慧法師書畫及詩文紀念集》,這是法師生平力學所在。余生也晚,無緣親近法師,但是,再三讀遍了紀念集裡的內容,便深深地被法師的文采所吸引。他不但融通儒佛,而且能詩能文,能書能畫,多才多藝,實在令人佩服之至。
紀念集前頁有法師德相,慈祥中涵剛毅之氣,通覽全集,深感到法師的書畫造詣,是由於飽讀經書、精通書畫之道而達致的,非妄自矜誇,欺世盜名之輩所可望其肩背的。這裡看法師的紀念集,我獲益良多,譬如下面的一首詩,就很具啟發性:
「大風吹破屋,墮瓦打我頭;」
瓦亦自破碎,豈但我血流!
我固不瞋渠,此瓦不自由。
眾生造眾惡,亦有一機抽,
渠不知此機,故自認愆尤。
此但可哀憐,勸令真正修,
豈可自迷悶,與渠作怨讎。」
此詩乃法師晚年所作,據法師自按:此乃佛教悲心真義,較儒家之恕字更為深入也 (見書畫紀念集,頁七十一)。
余不自忖量,以為這首詩除闡發佛教之慈悲外,更涉及一個更深刻的問題,這就是不易為人所察的──無明問題,依佛教義理指出,我們之所以感受痛苦,不自由,原因是我們有無明。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在為追求私慾而拚命攫取金錢、地位、權柄、名聲,到死還不知我們所緊抓住的東西是無常的,恰如金剛經云:「一切如夢幻泡影……」此真是愚昧之極。唯一解決的方法,乃是下定決心,立志修行;通過修行的途徑才能達致解脫,這是導向離苦得樂的真諦。現借唐朝寒山和尚的一首詩以結束本文:
「生前太愚痴,不為今日悟;今日如許貧,總是前生造。今生又不修,來生還如故;兩岸各無船,渺渺應難渡。」
(轉載自1990年《明珠佛學社成立二十五周年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