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無分別智與後得智的不同作用
有一年,一位在台灣大學攻讀哲學博士學位的同學,回港作佛學專題演講,論及無分別智的問題,認為佛教說甚麼都無分別是頂不合理的,高矮、肥瘦、男女、善惡的行為,眼前的一切人與事都無不有分別,佛教主張無分別,把人都弄糊塗了。
其後,陸續有佛學班的同學問我「無分別」的問題。他們不明白,為甚麼佛教叫人滅除分別心,如果甚麼都無分別,如何可把日常的事處理得清楚、恰當?
其實,同學都誤會了。無分別智是聖者契入真理的智慧,又名根本智。它的作用是超越主觀、客觀相對的二邊、捨除因為執著二邊而起的分別,直接證見因緣生的諸法的平等性。聖者於這時候遠離名言概念,沒有由意識、思維而生起的世俗認識,入於平等無分別的境界,也就是證見諸法的實相。這證見只在止觀(即禪定)之中獲得。出觀後,聖者度生做事,所用的是由無分別智引生出來的後得智。後得智能了達緣生,即依他如幻的一切世間法,知諸法的種種差別相,是化他及他受用之智。此有別於無分別智,那是聖者自悟,及自受用之智。無分別智於出觀後便沉沒,所以不能用來度生,或處理世俗事務。《大智度論》卷三十一解釋《般若經》的十八空。其中有說「實法中無度人,諸可說法語言度人,皆是有為虛誑法」(《大正》25頁291中),就是指出,於止觀中證見諸法的實相,得無分別智,在這個狀態中,見道的聖者只能受用自證的境界,不能做度生化他的工作。凡是可說可用的度人之法,都只是方便法門,是有為法,並不觸及實相。
由以上的略解,便知日常生活所應用的是可以善辨諸法的後得智,而「無分別」是聖者的修證境界,並非在世俗的層面說的。凡夫若將有分別的世俗事看作無分別,那不但誤解「無分別」的深義,而且做起事來也必然糊塗透頂了。
(二)世俗諦有分別,第一義諦無分別
為了使同學弄清楚「分別」與「無分別」的問題,我在一次《中論》的講課中特別援引生活上的例子來加以說明。現將當日的講話轉成文字,列載於後,以完本篇。
說到「無分別」的問題,有些同學疑惑:如果說甚麼都「無分別」,好像沒有道理吧。肥瘦、高矮、男女等等總有分別吧,為甚麼我們又說入於畢竟空後一切都平等平等呢?這個大家要分清楚,如果誤解了,以為大乘佛教主張甚麼都無分別,豈不是一切都可以亂來了?工程師做的事和教師、醫生做的不同,如果說無分別,讓工程師去做醫生的事,不是會弄出人命嗎?我想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誤會,以為佛教講無分別就會沒有了是非善惡,把事物都搞亂了。不是這個意思!如果這樣講得過去的話就不是佛法。我們從現象界看到種種變化,這變化是有的,它的作用是存在的,例如我們碰到一件不如意的事,感到很不開心,這種感覺是有的。你總不能說今天很不開心和昨天很輕鬆是無分別的吧,這是有分別,為甚麼會分別呢?因為我們凡情對事事物物的成住壞滅都會執著,如對生病、破財等覺得不開心,對身體健康,事業順遂則感到愉快,這是我們的心受到外境的影響,從而感到開心或不開心,這時我們的心,是起分別的,而且分別得很清楚。還有,做善或惡的事,所得到的果報也很有分別,善的得到善報,惡的得到惡報,是很明顯的,這方面我們不能說沒有分別。怎樣才是無分別呢?那是當我們明白了其實所謂是非、善惡、苦樂……,不外由於諸行本來變化無常、諸法本來性空無我,而我們偏偏覺得有常、有我,於其中生起情執,有情執就有分別。當我們這樣起分別時,感覺是實在的,痛苦就是痛苦,快樂就是快樂。但是當我們明白了道理,見到「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這世間在別人的眼裡雖然依然無改,仍是有苦有樂,在我們則已悟透苦樂成敗等事,其實是變幻不實,不應計著。也就是說,我們的心已不再受到牽動了。這樣,我們的境界就是無分別了。
「無分別」是在分別之中,看到了真相,泯除了一切分別,超然於相對的二分法之上,這是聖者的境界,是無分別智現前的境界。聖者和凡夫所看的事物並沒有改變,改變的是不同的「見」--邪見改變為正見。所以,在他是有分別,從世俗來說,他是對的;在我,是正見到無分別,是第一義諦,這才見到緣起法的真實。所以,勝義諦無分別,俗諦有分別。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做人處事呢?是依俗諦還是勝義諦?當然,我們希望自已能証到第一義諦,能夠樣樣都看破,看破就不會起分別心了,自在正是由無分別而得來的,然後就能放下一切。「放下」並不表示甚麼都不要、取消了、破壞了,把甚麼都滅掉、忘記;「放下」只是說放下我們的情執而已!我常常說,我們學空仍然要去做事,只不過做事時放下我見,不把我見反射到事件裡面去吧了。這樣,每件事都能以平等心去做,就是悟入空性,唯有悟入空性,我們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更圓滿。所以,學性空,偏離了一點點,就會流於消極、頹廢、或是糊塗、籠統;但如果學得好,可以很精明、積極。因為我們達於無分別的境界,做事沒有了人為的規限和感情的陷溺,才會做到十足圓滿。我們應知情執是不好的,我們要用空性的理智(即般若)去加以轉化,轉化了我們會更積極,不會讓自己的迷執影響到處理事情的正確性,做事就更容易成功。總的來說,在世俗諦,我們仍然要有分別地去做事,例如這個學生是好的,我們要稱讚他,那個不好的,我們要責備他,這就是有分別;但在有分別地去做時,心裡對兩個學生都是一樣愛護,只不過用不同的方法去處理,該獎就獎,該罰就罰吧了。因為他們需要這樣的分別教導才可以改進,那我們就要採取這樣的方法。「無分別」是我們自己心裡無分別,做出來就有分別。不能說學了佛法後,不管學生好壞,通通都給獎賞,皆大歡喜,這就把事情做壞了。所以《中論》裡說,『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一者世俗諦』,這是有分別,『二第一義諦』,這是無分別。諸佛為眾生做事要二諦齊用,如果我們能二諦恰如其份地做得好,佛法就能圓滿地實踐出來。
(三)從分別達至無分別
其實佛法裡也有很多分別,如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當中很多名相,這些都是分別,但這都是方便法門,為了要度人才講這些,到了究竟,達到聖者境界,就入於無分別。無分別是聖者自証的境界,請大家不要以凡夫俗子的身份就說甚麼都無分別,若這樣去處理、對待生活就錯了。我的意思是說,我們待人處事時,要恰如其份地回到人和事那方面去設想,要知道孰輕孰重,這就有分別,就是燒菜都要有分別,不同的菜燒的時間也不同。世俗的事通通是有分別的,我們就是要在這有分別當中,訓練到自己去除個人的情執,不依情緒來做事,這就向於無分別。無分別是說沒有情緒在裡邊,他應該值四分就給四分,值五分就給五分,在你自己而言,這是無分別;但受者是有分別的,為甚麼這個是四分,那個是五分呢?因為你根據實際而不是根據自己的情緒來給分,這就叫無分別。大兒子很懦弱你就要多鞭策他,小兒子夠強了,你就不能讓他再放,要使他收斂,這樣做是有分別;但不論收或放,都沒有自己的情緒在裡邊,這樣雖然處理方法有分別,其實已是無分別了。反之,如果是喜歡這個,甚麼都放任他去做,討厭那一個,就樣樣針對他,這樣你的收和放,全部是情緒的反射,並不是用無分別心去做。大家必須明白實踐的路向,不要以為學性空就甚麼都不計較,所以學性空、學中觀,一樣要學很多名相,雖然我們不是以學名相為目標,只是作為手段,但還是要學。有些有宗學者以為學空宗的人甚麼都不用學了,甚麼都講空,只得個空字。不是,還是須要透過很多名相,我們才能從不斷分別之中,慢慢達到無分別。分別是一個學習過程,學習到把握一個恰當的點,那就會達於無分別,舉手投足都會很如意、很合規矩的了。就像學習駕駛汽車,開始一定要有分別,教車師傅一坐下來就會告訴你倒後鏡、剎車掣、左燈、右燈等一大堆名相,把你弄得頭昏腦脹,手忙腳亂,你整個人都一直在分別之中,但當你學到熟練時,差不多一隻手一條腿就能輕易駕駛了,看起來好像已完全沒有分別了,但其實你是經過很多分別,慢慢學習才到了這一點。平等平等是在聖者的位置來說,是菩薩於初地入見道位時的境界,在開始時我們是應用不著的,但我們應該知道聖者的見地是這樣的,我們向著這個目標去做,慢慢純熟了,就不會像一些人那樣執著,非這樣、非那樣不可,其實很多事都有轉圜之餘地的。從多個角度去看事物,就是佛法的看法;做甚麼事都從不同角度去看,就是中觀的精神。正見緣起,善於分別緒法,及至圓滿,便可入於無分別的智證境界。
(本社說明:此文章所有版權屬原作者所有,本社感謝作者提供文章於此平台與大眾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