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淨土是三乘的共同希望
今天我在這裡講淨土,認識我的朋友或者會感到有點奇怪,因為他們認為我並非淨土宗的信徒,平素也沒有提倡念佛往生,為甚麼會忽然講起淨土來呢?在此,我先要指出一點,淨土的修行並不是淨土宗的人所專有,這一點大家必須先了解,在佛教裡,不論甚麼宗、甚麼派,有兩件事學佛的人都是要做的,一是希求淨土;一是守持戒律。佛教聖道的修行不出聲聞、緣覺、菩薩等三乘,而三乘人共同的基礎是戒律,三乘人共同的希望是淨土。既然是三乘所共,有甚麼理由我們會例外不修淨土,不講淨土呢?所以我們要改正觀念,要知道修淨土不是淨土宗所獨有,是所有中國八宗或十宗所共同要求的。不過,修淨土並不一定要修念佛往生這一法門,各位聽了我今天的講話就會明白我為甚麼會這樣說。
(二) 四種應化淨土
淨土的類別種種不同,通常講的是應化淨土。這是佛為初地以前菩薩、二乘及凡夫方便示現的國土,主要有四種:第一是大家最熟悉、或已在修的彌陀淨土。它在西方,距離這個世界十萬億佛土,是很受歡迎的淨土。一般人修念佛法門,就是修阿彌陀佛淨土。因為講阿彌陀佛淨土的三本經典中的《阿彌陀經》裡,有幾句話說:我們如果能發起大心,堅決念佛,平常做到一日或二日以至七日,一心不亂,那麼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便會來接引往生極樂世界;另外《觀無量壽佛經》裡有一段說:犯五逆十惡重罪的,臨終時如能至心稱無量壽佛名,連續十念,那麼他便可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往生阿彌陀佛淨土。這兩段經文為求生阿彌陀佛淨土的信眾提供了一個極容易接受的法門,就是念佛法門。不過,我們可不要等到臨終才趕著念佛。為甚麼呢?因為通常來說,我們每一天、每一個月、每一年所做的行為對自己本身都有影響。我們積了幾十年的壞思想、壞習慣,到了病重時,想一心念佛是非常困難的。大家有沒有試過,身體有毛病時精神便不好,這裡痛那裡痛,那時會覺得很煩躁,甚至認為甚麼都不重要,最要緊的是不要痛,如果你不是信仰得很虔誠、平日不習慣念佛的話,到這時刻就念不來的了。要一心不亂,不要說七日、一日,就算一個小時都做不到。有些人甚至十唸也做不到。所以不要等到臨終的時候才去做,如果你是信這種淨土的,就該平時已經在念,今天念、明天念,念到純熟習慣了,在有危急或不得了的境況時,自然就會念出這一句來,就像小孩子在緊急關頭時叫媽媽一樣。如果平時習慣了念佛,危急時就會衝口而出,或在心中默念,這樣就有機會打贏這場仗,否則,便很難指望了。其實《觀無量壽佛經》中說的,一生做惡事,臨終才去念佛,是一種方便的說法,它不過給那些過失大的人一個希望:已經歷一輩子,今年九十歲,從小做壞事做到八十幾歲,有沒有辦法呢?佛陀慈悲,連這些人都希望挽救,便告訴他們在臨終前改過,念一句、二句、十句佛,都會改變劣根性,得到救度。這是特別方便的法門,但不是一條坦途大道,千萬不要去試。話說回來,第一種彌陀淨土,是最多人信仰的。
其次,在東方有阿閦佛淨土。阿閦佛淨土講智慧、講菩薩行,是學了經教,行六波羅密,體現正法的真實,藉著智慧去往生的。阿閦佛在《維摩經》裡曾出現過,原來維摩居士在阿閦佛國那裡做大居士的,不過來娑婆世界演演戲,幫助眾生解脫罷了。另外中國人還信仰東方的藥師佛,藥師佛不是專講往生的,也著重現世人間的平安、福樂。所以藥師佛的十二個大願主要是願眾生平安、快樂、幸福。如果身體有缺陷或生病,念藥師佛會有感應。讀藥師經,心靈會得到安慰,對病情的減輕也有幫助,因為藥師佛行菩薩道時在這方面做工夫,所以就可在這方面使我們得到感應。
還有一位佛雖不如阿彌陀佛般為人熟悉,但也有很多人信仰的,就是彌勒佛。他受人信仰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在唯識宗裡,他是無著菩薩的老師,而無著菩薩則是唯識宗的開創者。傳說無著寫唯識的《瑜伽師地論》、《大乘莊嚴論》、《辨中邊論》、《分別瑜伽論》、《金剛般若論》等五部論,就是彌勒菩薩傳給他,由他再傳出來的。所以有人說是彌勒菩薩寫的、有人說是無著菩薩寫的,至今還沒有定論。但因此佛弟子中學唯識的,所修的淨土,就不是阿彌陀佛淨土,而是彌勒佛淨土。但唯識家不當彌勒為佛而稱之為菩薩,因為根據彌勒上生經、下生經裡講,彌勒是這世間當來的佛,和我們很有緣,稱為「當來下生彌勒佛」,即是跟著要來的佛。我們這世間第一位示現的佛是釋迦牟尼佛;到了五十七億六千萬年之後,彌勒佛便會出現。他和我們娑婆世界有緣,現在於兜率天作一生補處菩薩。原來佛教將世間分為三界:下界是煩惱比較多的欲界世間;上二界是較好的色界、無色界,外教的神就是在色界天生活,但他們並不比我們優勝多少,有時可能還要差,因為過完了,他還不一定做人,甚至可能墮落惡道。所以佛教主張無神論―—無最高、萬能的神,只承認有那種和我們同樣是眾生的神,稱為「天」。而欲界又分為六欲天,其中第四層叫兜率天。兜率天裡只有內院才是彌勒的居處,如果不是信仰彌勒的,只會生在外院做普通的天人,發願往生的才會生在內院。唐玄奘法師晚年翻出很多經典,弄得身力衰竭,在六十三歲臨終前,即發願以所修福德,迴施眾生,並願眾生同生兜率天彌勒內院,奉事彌勒菩薩。待彌勒菩薩下生時,亦願隨下,廣做佛事,直至成就無上菩提。身為高僧,學問修行兼勝的玄奘法師,就是修彌勒淨土的。
第四個淨土就是彌勒菩薩替我們造的淨土,這個淨土是在人間實現的,即是說五十七億六千萬年後,彌勒佛就會在這世間出現,當他出現時,世間的統治者是轉輪聖王。既稱聖王,可想像一定是愛護百姓,能好好領導人民進入豐衣足食的太平盛世。所以當彌勒菩薩下生到人間成佛時,世間是非常美好的;世人不愁衣食;沒有貧困、鬥爭和疾苦,都能安享福壽富足的生活,這就需要彌勒佛出來為大家講佛法,否則大眾生活安逸,就很容易墮落。彌勒在這個時候下生成佛,利用這個好時機、好環境,去幫助眾生學佛法,就很容易成功。
(三) 東西淨土互為呼應
以上約略介紹了四種淨土。把四種淨土放在一起看,可看出一番意義。彌陀淨土在西方,西方為什麼會成為淨土呢?原來印度是炎熱的地方,中午熱得人很辛苦,到了黃昏,太陽西沉的時候,熱氣漸消,晚霞非常美麗,景象十分好。印度人視日落為最優美、最可享受的一刻;阿彌陀佛作為西方佛,滿足了印度人對西方的感情。各位學佛法多了,就會知道,其實東南西北是沒有固定方位的;這世界無所謂東南西北,講東南西北是為了方便大家溝通做事,到了太空,又何分北西南東?為了引導一般民眾,佛教特別施設西方淨土,這自然吸引了許許多多信眾。如果說淨土在南方,印度南方很熱,印度人會覺得我們已夠熱了,為什麼還要去更熱的地方呢?這就不能吸引信眾了。大家不要只知念佛,要明白這法門的來路。至於東方代表甚麼呢?東方是一切植物生長的開始,所以東方是代表活動的、積極的、新的氣象,是萬物欣欣向榮的地方,要表現開始及新生的意義,東方的阿閦佛便要強調智慧及做事。所以東西兩位佛的境界是互相呼應的。這可暗喻我們實踐菩提道,應從理性入路,依般若智,行六波羅密,智行圓滿,然後可受用無量佛果功德。所以,阿閦彌陀這東西兩種淨土,都同樣重要,不應有所偏重。現在大家修淨土的心態就未免偏重彌陀,而忽略阿閦了。如果放眼於人間,我們應該信仰彌勒佛和藥師佛。信仰彌勒佛,因為他和我們很有緣,將來他下生此間成佛,我們就可親近他,繼續修學佛法,廣作佛事,直至成就無上菩提。信仰藥師佛,因為藥師佛本行菩薩道時,所發大願,主要都是為了改善人間的生活條件,以及消除世人的苦患。他所建立的淨土因而就很有人間淨土的味道。所以四個淨土,一個是重於智行的,一個是重於果德的,兩個是人間的,合看起來不是很有點意思嗎?
(四)《維摩經》說的淨土
但今天我講「淨土在哪裡?」就不單只是這樣講四個淨土,下面的時間我將會講淨土其實在哪裡。各位在座的朋友如果沒有學過佛法,或是年紀已相當大了,那麼大家在上述的四個淨土裡找一個歸宿已經是不錯的了,因為從未學過、現在年紀又大了,很難再去做太多的工夫,有點趕不及的感覺,而學習佛法也不是那麼容易。當然如果有心去學也不是太難,看我們的決心如何而已。我希望下面講的對於年紀大和年紀輕兩方面的人都適合。
我介紹的是《維摩經》裡的淨土,《維摩經》是佛經裡一本很重智慧的經典,經中的主角是維摩居士,藉著智慧往生的阿閦佛土就是維摩居士生活的地方。此經開首第一品 — 佛國品已是很重要了。通常經典的第一品往往不重要,但如果看《維摩經》就不能這樣,第一品已經非常重要。為甚麼?因為它就是教我們如何去修淨土的。我個人認為本經教我們修淨土的方法是全部學佛的人都要做的,它既是基本,又是終極。我現在試講。看看大家聽後感受如何。
《維摩經》一開頭講,一次有許多諸天、菩薩、大居士去參加佛的法會,其中有位寶積長者子,身分相當於維摩居士,都是很有修養、福德的大居士,他問佛陀,菩薩是怎樣修淨土的呢?經中有九個字回答得非常好,指出修淨土人人可以做、必須做的,就是:「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這話怎麼解釋呢?佛陀指出:所有的眾生都是菩薩的淨土,意思是說,我們修淨土要在眾生裡面去修才可以。開宗明義就講出大方向,人人皆應遵守,如果離開眾生,就不可以修淨土了。假如現在只有佛和你一個人,沒有其他眾生,你便沒有機會修淨土,因為沒有眾生,就沒有修淨土的道理,整個世界沒有眾生,誰去營造這個淨土呢?原來佛教中有人對淨土這問題有一個不正確的看法,一般人,尤其修阿彌陀佛淨土的朋友會有個誤會,以為阿彌陀佛在那裡做了一個淨土給我們,我們念佛就去往生、享用。其實佛教的淨土不是這樣建造的,應該是當初完全沒有一個叫淨土的地方,待至有位菩薩發很大的心,修了很大的功德,他看見眾生那麼煩惱、痛苦、悲慘,很想建設一個地方讓大家修行、解脫、成佛。至於建設甚麼樣子的地方,就要看菩薩的意願了,有發願想眾生都安康的,就是藥師佛,那些修這法門、希望大家都平安的,全都來到這裡,你來我來,菩薩幫助眾生,眾生又和菩薩感應,慢慢就凝聚了力量,大家都同一心意,這就成就了藥師佛的淨土。同樣,喜歡念佛的,又成就了阿彌陀佛的淨土。並不是說有人造好了一個宮殿,發張請柬,邀請你去享受一下,你不用做工夫,拿著那張帖就可以入席,沒有那麼便宜的事,不做工夫是不能入座的。在《維摩經》中,佛陀教我們第一點,就是一定要在眾生裡面,菩薩才可以修到建設淨土的資糧,成就淨土。跟著佛陀說:「布施是菩薩淨土」,我們把擁有的送給別人叫布施。菩薩修淨土行,其中一項是布施,當菩薩發願以布施功德去成就淨土,修行時就要不斷布施,眾生看見菩薩做得那麼好,也來參加一份;當菩薩成佛了、淨土成功了,「一切能捨眾生來生其國」,凡是慷慨不吝嗇,願樂助人的眾生,就一一生到這個淨土去。如菩薩是以持戒作為修行淨土功德的,當他成佛時,「行十善道滿願眾生來生其國」,那些修十善業道滿了所願的眾生,就會往生這菩薩的清淨國土。從這裡可看到,做哪一類工夫,就攝受哪一類人,因果很相應;反過來說,如果我們這裡是專門講賺錢的,開一個誰來都有錢可賺、有便宜可挑的合作社,自然吸引很多人到來,是哪些人?當然是貪錢的人啦!如果這裡是卡拉OK店,踴躍進來的一定是愛唱歌的年青人。即是說,不論你做甚麼工作,如果能吸引到一些人參與,這些人一定跟你的工作很有關係,或者和你有相同志趣。所以,我剛才說,淨土不會是阿彌陀佛在那裡造好了,而我們平時沒有做工夫就能生到那裡去,臨終菩薩也不會接引我們的。跟著就是修忍辱的菩薩,凡是修忍辱都是心地平和的,不會因利衰毀譽、稱譏榮辱而耐不住。忍辱柔和是妙方,修忍辱的菩薩成佛時,「三十二相莊嚴眾生來生其國」。原來我們這一世樣子生得慈祥溫柔,和悅自在,是由於以前做了很多忍辱的工夫,如果菩薩修忍辱至圓滿,自然就具足三十二相,莊嚴圓滿;眾生中喜歡修忍辱的聚在一起,通通都是身相端嚴的。接著是修精進的菩薩。菩薩成佛時,「勤修一切功德眾生來生其國」,這些眾生勤懇用功,精進勇猛,如佛十大弟子中的阿那律,因勤修佛法以致瞎了眼睛,後來佛陀教他修天眼修成功了:又好像現在我們有些佛教徒,只要佛堂有事便去當義務,出錢出力,從不計較。這類勤修功德的眾生,便會到修精進的菩薩所造的淨土往生。其次是修禪定的菩薩,菩薩成佛時,「攝心不亂眾生來生其國」,這些眾生個個定境很深,做事很專注,到了勤修禪定的菩薩所造的淨土後,便能安定地修習佛法,受用禪定之樂。然後是修智慧的菩薩,菩薩成佛時,「正定眾生來生其國」,如果菩薩是以般若攝化眾生的,所有去那裡的眾生便必然得到正定。這個「正」字很重要,禪定只是指攝心不亂,並不一定表示「正」,只有與智慧相應的定,才可稱為正定。修禪定不是佛教的專利,很多宗教,甚至中國的儒家,都有修定的方法,但他們修的不是佛教那一種;佛教加上一個「正」字,指所得的禪定是合乎般若正智、能夠達到解脫的那一種。其他禪定也不是對人沒有好處。譬如道家所修的小周天、大周天,能使身體健康,九十歲仍精神健壯,步履如飛;但不是佛教要求那種,因為就算他一百歲還可以踢足球、打網球,也仍只是世間的利樂、生者仍會死,死後再來,又不知會入於何道。這就只能得到現世樂,不能保證後世安,以至究竟解脫。以上六種事即六度的修行,都是菩薩攝取眾生以建設淨土的條件。跟著《維摩經》還講了四無量心、四攝法、方便、三十七道品、迴向心、除八難、十善等修行,全部都是要去做工夫,而且都不容易做的,但修淨土的行者樣樣都應該努力去做。
(五) 心清淨國土才清淨
六度等修行即使暫時未能做得到,但經裡在講六度之前所提出的三個心就必須先做到。經說:「直心是菩薩淨土…,深心是菩薩淨土…,大乘心(或作菩提心)是菩薩淨土…。」原來菩薩建設淨土是先要有這三個心,然後才及於六度的。甚麼是「直心」呢?是不歪曲的、誠懇的、及清淨的心。我們學佛要老實地學,而不是希求福報、想著金玉滿堂、兒孫繞膝才去學,這是「自行直」。另一方面,菩薩建設淨土,也須以真誠的心度化眾生,無論眾生貧富貴賤、賢與不肖,都能同樣誠懇對待,而不諂曲虛偽,這是「化他直」。所以菩薩成佛時,「不諂眾生來生其國」,來生此淨土的全部都是坦誠、不諂曲的眾生。「深心」的意思是學佛後一往直前,義無反悔,不管環境多麼惡劣,都一直往成佛之道前進,盡了能力做到深入。這樣,在漸漸深入的過程中,便成就種種功德,直至淨土的實現。所以,菩薩成佛時,「具足功德眾生來生其國」,來生這個國土的眾生一定也具足很多功德,和建設這淨土的菩薩的精神相應。「大乘心」就是菩提心,就是成佛的心,菩薩學佛時,先要發菩提心,以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為修學目標。所以,菩薩成佛時,「大乘眾生來生其國」,所有發大心,修習大乘的眾生,就會來生這個國土,這些眾生不會只顧自己解脫,也不會半途而廢,因為他們發了菩提心。我們看,以上三種心:坦誠老實、勇往直前,堅定不退轉以求覺悟的心,是多好!加上六度、四無量心、四攝法、三十七道品等眾多法門,《維摩經》所說的淨土修行是多麼具體而充實。這還不止,還有最精采的,是在講了一番淨土修行的道理後,本經跟著說了一句話:「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這是說,我們做所有工夫,皆由心出發,真真正正去做事:不是甚麼都不用做,只要念佛就能往生。菩薩欲成就淨土,須先淨其心,心清淨了,國土才會清淨。要心淨了,你去的那個佛土,才是淨土。這是在講完了許多不同的眾生,生在不同的淨土後,佛陀總結的話。如果心不清淨,修甚麼淨土都沒有用,想要去佔便宜的,心已經不淨,還修個甚麼?佛教很著重講因果,沒有這種因,得不到這種果。我們講「相應」,所謂「相應」,是眾生和外境的感應是因果相應的,好像看見一盆花,我們覺得很美、很香,不會認為寧可看一堆牛糞更好:見了佛像一定覺得很莊嚴,就算剛才想到很多亂七八糟的東西,心也會暫時收歛一點,這就是相應。世間的因果是不爽的,沒有作因便得不到果,不要存有僥幸的心。我們修甚麼淨土無所謂,念哪位佛名號也不要緊,但最重要的是:開始時要有直心,做下去要有深心,對眾生要有菩提心,這樣修甚麼淨土都可以成功。各種淨土我覺得都很好,可以適應不同根性,不一定必要修哪一種。但《維摩經》所說,是每一位修淨土的行人所應做的。所以如果我們要修淨土,一開始就要注意《維摩經》裡佛陀所教我們的這些話。當時在法會上舍利弗曾想:如果心淨則佛土淨,那麼,釋迦佛在這娑婆世間裡成佛,為何娑婆國土如此骯髒、污穢、煩惱?豈不是不相應?心想:是否釋迦佛心未淨所致呢?佛陀知道他的想法,立即提示他:「日月豈不淨耶?而盲者不見。」我們說日月無光,非也!不是日月無光,是盲者不能見罷了。為甚麼這世界如此污穢而釋迦牟尼佛卻會在這裡呢?原來因為眾生多作惡業,便覺得世間不淨,釋迦牟尼佛有意示現穢土給眾生看,讓眾生知所驚懼而去修行,去做工夫,令自己由不清淨轉為清淨。這一段經文本不是很重要,但因怕大家誤解,和舍利弗一樣想法,以為釋迦牟尼是這世間的佛,而這裡情況那麼差,好像因果不相應,所以也把這段經文拿出來解釋一下。
如果我們要往生淨土,不論這淨土在東方或西方;不論路程遠近和國度在哪裡,最重要的條件是如《維摩經》說,心淨則佛土淨。我們的心如果淸淨的話,眾生和世間就會淸淨。小乘人講眾生只及於有情識的生命,但大乘人講眾生是連帶國土說的,因為有眾生就有國土,眾生固然要好,國土不好也是不行的。我們做工夫要顧及眾生,還要兼顧眾生所生活的環境,也就是說,要兼顧「環保」。佛法和環保是很配合的,佛教徒應要去領導環保工作。因為佛教講的「淨土」是指眾生滿足安樂的生活所在,如果環境不清淨,眾生如何能安樂呢?你修得好也罷,有三十二相莊嚴也罷,去到污煙瘴氣的地方,三十二相都變成煩躁相了。所以這裡要再提:我們的心是淸淨的話,眾生與國土就會清淨,「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六)常常看足下
心如何能淸淨呢?這要做到禪宗說的三個字:看足下。要心淸淨便須自身做工夫,要時時看腳下,即是說,看目前做些甚麼事,昨天、今天、明天幹什麼?看看自己腳步是如何走的,走的是否正路,是否妥當,這是修心所要常常提醒自己的很重要的三個字。現在不少修淨土的行人走得太遠了,人人一心想生淨土,工夫只是念佛,有些還規定自己念很多很多,這可能就沒有時間做其他工夫,沒有機會參與世間的事。這樣,國土清淨不清淨呢?現在我們眼前的國土已經不清淨了。你要造淨土,可是連自己在生活的地方都不想弄得淨一點,又怎可以呢!好像你主張環保,可是連丟在房門外的一張廢紙都不想檢起來,怎樣去環保呢?一定要留心腳下,在我們能夠接觸的範圍內先做好。又如現在人人都想要民主,但你做事卻崇尚個人權威,對配偶、孩子、朋友、下屬、甚麼都是一言堂,只有你說,不准別人有意見;那邊你卻說要講民主,這怎對應呢?因果必須對應才可以。我們現在做淨土的工夫,就要將每日所做的事,先在心裡審察一下,是否清淨?倘若不清淨,不用想到西方十萬億佛土那麼遠,想也沒有用,先乖乖做好眼前的再說。
(七)「自淨其意」是修淨土的要門
至於心怎樣才清淨,佛教有四句話很適合在這裡講,它概括說明心淨要做到幾點。前兩句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諸惡不要做,一切善奉行。「奉行」的意思是很誠敬地做,不是隨隨便便的做;如給人「嗟來之食」便不是奉行,嗟來之食人家是不願意吃的。我常強調這點,如果不奉行,做善事會有反效果,不算是善事。借錢給人也要用向人借錢一樣的口吻,誠心的問人家需不需要幫忙,不能冷冷的說:「你要多少才夠?看著你便心煩!」這樣借十萬九千都沒有意思,已經不是奉行了。「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能做到了還不算最好,因這還不專是佛教講的,是普通勸世文,只不過它好在比一般的多了一個「奉」字罷了;很多宗教都是勸人行善,佛教和其它宗教有甚麼區別呢?現在佛教徒大多數是做這部分,這個還不算是淨土事業。怎樣才是淨土事業呢?這就要看第三句話:「自淨其意」,我們最要緊是做這一句,在行善去惡時要將自己的心意淸淨,然後才算「是諸佛教」。「淨」字就在這裡出現,也是今天所講的主題所在。原來我們要修淨土,就需要淨心。如何自淨其意?怎樣才算清淨?這就要行善的時候沒有我相在裡面,這才叫做「淨」。沒有我相是很難的,須要下一番苦工夫,說不定做十年、八年或二、三十年,但是我肯定相信,只要向著目標做,必然可以越做越好。我講自己一點經驗:記得三十年前最初教書時,我很喜歡這工作,也很喜歡小孩子,學生也很喜歡我。每天到下午六時放學,小孩子就圍攏著我,看我改作業,叫他們走也不肯;我也很開心,和他們一邊談天,一邊改作業簿,差不多天天做到七時多才離開教員室。我和小孩子講話談天,覺得很愉快,以教書的角度來說,算是合格的了。我從沒有對不起學生,也能好好地教導他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兩句話在當時教書是做到了;但「自淨其意」這句話我做不到。我那時主要教五、六年級,學生在學校的時候和我非常好,有時放學甚至跟著我,直到我家門口才肯回家吃飯,但他們畢業後往往很多都不會再來找我;他們進入了中學的世界。開始一年還會來看我,二、三年後慢慢就淡了,當然也有些到現在還有和我有聯繫的。但教過那麼多人,又那麼喜愛他們,能繼續來看我的百中只有一、二,所以很多時自己會有點難過的感覺,覺得自己對他們那麼好,精神全都放在他們身上,離開了就忘記我了。這樣,人就煩惱起來。越是疼愛的孩子,在他們畢業時,我便越是不捨得,也就越煩惱,心裡總有一種祈求:希望他們會回來看我。這個例子,說明我修養不足,做不到「淨」字,因為我把自己的相放在裡面,我希望所做的能得到報酬,能令小朋友記得起我,同樣也能好好地對待我。這是做老師的一般心情,並不算過失;但站在佛法的立場去要求就不合格了。有時呆想:這孩子不知怎樣了?總不見他回來探望。但又似乎沒有老師去打電話找學生的道理,只有自家煩惱。後來多學幾年佛,好一些了;慢慢漸入佳境,可以做到學生好歸好,畢業了,沒有妄想他們會回轉頭來看我;做完了一個階段,完成了當時的工作便算了。十年後當了校長,這種理性更需要,也幸好在那時我已能這樣做,在這方面做到沒有我相,否則會更煩惱。因為做了校長後便和小孩子隔了一重山,小孩子只跟著老師,不會跟著校長,見校長都是因為老師帶來要處罰他。那時教育則例還是准校長執行體罰的,所以,不體罰不行,老師會說你不合作,對著幹。因此學生來到面前,自己就要扮丑角,很不想也要硬著頭皮打他手心或屁股數下。其實這不是根本辦法,不過不時也會解決一點小問題。所以做校長其實沒有當教師那麼有趣味,因為對著文件多於對學生。還好,當時學佛的時日已長了,如果像當初那樣會很煩惱,那邊剛做了好事,這邊卻又苦煞人呢!
我剛才舉的例子就是要讓大家知道:我們做人、做事,不論是對配偶、兒女、朋友、學生都要有這樣的心:給了他,事就完了;為他做了,事就完了。我們做六度、三十七道品、四無量心等等工夫,對眾生做了便是了,千萬不要想:「不知道他甚麼時候轉過頭來回我一眼呢?」如果這樣想便糟糕了!整個心便會墮下去,遠離清淨。
(八)行善於無名無利的地方
我再想舉一個例子說明,要怎樣做,淨土才可以從心裡建設起來。不久前我看了一個電視節目,是介紹「希望工程」的,裡面出現一位朱先生,樣子極平凡,也記不起他在哪個地方,只知道他在一個貧窮落後的小村落裡教小孩子讀書,幫小孩子做功課。那個地方根本沒有人知道,孩子都是很貧窮的,他甚至連自己的薪金也拿出來用作孩子讀書的經費。這位朱老師談戀愛多年,本來準備結婚,連結婚的用品都準備好了,但未婚妻勸他結婚後不要再在那窮鄉村教書,要求他出城市工作,他完全無動於衷。他非常愛這些孩子,很想做教育他們的工作,結果導致未婚妻和他分手,到城市去另嫁別人。當記者訪問朱先生,問他會不會後悔時,他只是很平靜的回答說:「我不會後悔。」這個特輯很短,但很動人,朱先生所在的地方是那麼貧困,不是有菩薩心腸的人,根本不會去,去也只是參觀一、兩天回來寫文章而已,很難得連續去一段長時間,更難得寧可不要未婚妻,也要為那一群窮孩子默默工作。這位朱先生並非佛教徒,也絕不是一位甚麼了不起的大人物,只是一個很普通的人,但我覺得他其實是菩薩化身。他並不是預定會有電視台來做訪問,他是預備了一輩子在那裡寂寂無聞地工作。由這特輯,我有一點小小的體會獻給各位,各位如要修淨土,要做到佛法的自淨其意的修為,一定先要做到無相布施才可以。這是將我們擁有的東西,能布施多少就多少,同時不要邀功求報,而要將我們擁有的獻於無名無利的地方。原來布施於無名無利的地方,就可以將我相全部消除,因為去做的時候完全沒有想到對自己有利益,心是清淨的。這時真的是無我,無我就無煩惱,雖然有時解決問題會遇上困難,引生一些煩惱,但這些煩惱是不會死纏著我們的。可是,如果你去那裡義務工作是準備發新聞,通知了記者,越多人來採訪越好,這樣在名利處去做,只能得到世間的利益、世間的財,但得不到今日所說的淨土的法財。世間的財有兩種,一種是錢財,一種是法財;錢財很多人都可得到,但能得到法財的人則甚少;要得到圓滿就更難上加難。我今天拿出來講不是說我已做到,我只是正在學習做和發願能做到。
我希望大家修淨土有個正確的做法,想往生淨土,無論東、西方也好,首先要將自己所能夠拿出來的,放在不會得到個人利益的地方,放得愈多愈好。其實別人得到越多自己越有,大家因你而得到益處,你的益處最大;雖然你不求己利,但益處自然來。我看見現在很多人十分罣礙,今天、明天、後天、未來不知會怎樣,很多憂慮;如果明白了有淨土這回事,求其心淨,國土便淨,甚麼也不用擔憂,唯一要擔憂的反而是自己的心是否清淨。你做善事,不做惡事當然好;但是,心淨不淨呢?如果心不清淨就只是世間的一般善業而已,意義要打一大折扣,同時又會一邊做一邊煩惱。所以從今天開始,幫助朋友,做義工、行好事,做了便是,不要想著甚麼時候得到回報,不要想著為自己積福,這樣,放下自我而行布施,心淸淨了,其他忍辱等五度也就可望做得到。
(九)建設淨土由小至大
上面我引的經文是:「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似乎說淨土就是那個心。其實講「淨土在哪裡」我的意思還不止這樣。「心」是我們個體內裡的世界,「土」是眾生共有的國土、心清淨了,尚未即便成就國土,只不過,我們以淨意去做事的時候,淨土就在那裡開始罷了。我舉「希望工程」裡的例子。那位朱老師去到一個偏遠的地方為小朋友服務,和小朋友造書桌椅子,連自己的薪金都差不多全拿出來作教育經費,在這樣的環境下,如果不是有個淨的心向著這班小朋友,不要說是生活,就算旅行,說不定一天半日都會覺得很討厭,因為在你看來這是穢土了。《維摩經》裡講,舍利弗曾想,釋迦牟尼佛心淨,應該土是美好的淨土,為什麼卻會是個娑婆世界穢土呢?我們就可用朱先生這個現實的例子來做譬喻:如果我們沒有淨心,沒有菩薩的胸襟,被逼去到這些窮鄉僻壤的地方工作,甚麼設備也沒有,小孩子又不懂事,不了解自己的心情,只有需索,對自己毫無好處,這樣,我們一定會覺得這是個穢土;但在朱先生來講,到這個地方工作很有意義,小孩子很可愛,地方雖然偏遠荒涼,但他覺得比花園洋房還要好。朱先生用淨心去做這件事,將自己一切獻給無名無利的地方,他完全淨化了。
如此一來,這個別人視為穢垢的地方就成為他的淨土,而這地方的人和小孩子也像這位菩薩般的朱先生那樣生在淨土,有這位朱先生在,大家便如同生活在淨土中,這樣,他就成就了他的一片菩薩淨土,不用等待久遠的將來,要費那麼大的工夫才完成建設淨土的事業。淨土就是這樣一小塊一小塊地建設,漸漸就可以造就成菩薩的大淨土。所以,襌宗說:「看足下」,向著腳底下看,走那一部份,那部份便清淨,這樣,淨土便開始建立了,至於土有多大就要看我們的願力有多大,做得有多好。又好像德蘭修女,去到印度那樣的地方,普通人都認為又髒又多傳染病,沒有一點可愛,現在去旅行的人都不想去;但修女半生留在那裡;全情投入,天天對著貧苦的病人,療理他們的病,教他們人生道理,給他們深重的關懷與慰藉,在修女心中,這印度地方就是她的淨土,而那些貧病交煎的印度人就是她所要成就的眾生。遠一點說,德國的史懷哲醫生,三十歲前學神學,已做了牧師、教授,但接近三十歲時,忽然有一種醒悟,覺得應該去非洲幫助落後無助的土人,所以特意轉去讀醫,將自己已有的名利放下,讀了七年醫科,考取醫生執照,去非洲為病者服務,連做牧師和大學教授如此優厚的薪酬也不要。尤其是他本來對音樂很有天份,能寫曲,彈得一手好風琴,老師很器重他,當他告訴老師要去非洲行醫時,老師很生氣,認為自己將畢生絕技傳了給他,他學得非常有成績,現在竟然全放棄,實在太可惜了;但史懷哲意志堅決,終於依照原定計劃去做,在非洲行醫半個世紀,從三十七、八歲去非洲,到死時九十歲,差不多大半生放在最貧困、最落後、最危險的地方。在一般人看來,好像很可惜,但這位醫生卻成就了他的淨土,完成了大丈夫的事業,才真正是不枉此生。這些例子舉不勝舉,他們雖然並非佛教徒,但通通是菩薩。我們看見前人這些例子,眼前又有這一位朱先生,他是很普通的人,他既能這樣做,大家應該也可以做得來。六度是大的修行,不容易做,但若從小處著手,則每個人都能做到。譬如有一天我們有能力的話,不用說去非洲、印度那麼遠,就在中國的土地或在香港,默默地去幫助老弱貧困的同胞,去做一些別人不肯做的事,而且安著一顆清淨的心去做,不為名利,不為標榜自己,而是老老實實地去做,那麼,你去的地方即使很小,小到一個社區、一個村落,這個區、這個村落就是你經營的淨土。我們能將生活的地方變為淨土,將來必也可擴而充之,造大的淨土:如果身邊、眼前、腳根底下的事情我們都做得不淨,則「發大心」徒然惹人罵,說中國佛教太浮誇,講是講得很偉大、動聽,甚麼「難行能行,難忍能忍」,「修六度萬行」——其實眼前的善業都做不來。一些人自私自利,自我執著很重,有名利的事會去攢動,做的事如果沒有人知道的,就不肯去做。所以,我們如果老老實實地學佛,就應該在眼前的地方做工夫,例如對我們的家人、社區鄰里、日常工作的同事,可以出力的地方就盡量出力,做了即放下,不求回報,這樣便可漸漸成就淨土,不用去到東方西方,此方就是淨土!就是彌勒淨土在此方,也嫌時間太遠,我們現在就從足下做起,這才是《維摩經》裡的「心淨則佛土淨」的意義所在。
(十)淨土是精神物質兩皆豐足的世界
在開始時講到「心淨」,「心淨」有些人聽了以為佛教是唯心的,唯心淨土很容易被人誤會以為佛教只是講心,對身外的事不著重,對物質好像就算不鄙視至少也不重視。其實今天我們學佛不要抱持這種態度,不要說我們只顧精神食糧,不用顧及物質,這樣講不能推展佛教。精神食糧不可無,這是首要的;但物質上如果不豐足,不能令相信的人有種豐足圓滿的希望,他們是不易生起信仰的。而事實上,以佛教本來的人道精神是不反對物質豐富的。你看淨土經典所描述的淨土世界是怎樣的?是七寶為池,黃金為地,亭臺樓閣,欄楯樹木,皆是眾寶所成。不要以為它寫得俗氣,我們從這裡可看到一種精神:佛教並不反對我們有豐富的物質,只要一切是順因而得,對物質不迷執便可以了。從淨土經典所得到的啟示是,不要和一般人學淨土那樣,因為貪求豐富的物質,就想去生淨土;要反過來講:我們不希冀物質,但物質已在那裡,我們不鄙視它,不須要認為物質不適合我們,見了寶物如見洪水猛獸。原始佛教的中道精神已經是這樣,可以有物質的享用,不必故作抗拒。淨土的理想是人人都有豐富滿足的生活,並非要天天吃鹹豆才算生活清淨,如這樣的話,就算所有眾生全達到佛教的要求也沒有用,全世界都是鹹豆世界,這要來幹什麼?如果光是顧著苦修,一草一木都不要,全世界又乾又旱的,這種世界有甚麼好呢?相反世界如果是平坦廣闊,物產豐富;處處草木,鳥語花香,那才是美好的。其實我們的心平坦,所招感的依報—— 世界自然會平坦;我們要知道其中的因果關係,並依理而行,這樣,我們信佛才信得積極,也不會和社會疏離;如果說信了佛就甚麼都要消滅掉,要一無所有,才叫清修苦行,這是以前印度苦行派的主張,並不是正確的佛教思想,佛陀並不反對我們過適度的物質生活。
(十一)結語
所以,淨土在哪裡呢?淨土就在我們以淨心去建設的環境裡。如果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們天天都可以如同活在淨土之中。每天接觸的人和事,都是我們修淨土的因。最重要的是,修行之前首先要明白淨土的真正意義。一般人第一覺得淨土很遠;第二覺得淨土很大;第三覺得淨土是菩薩營造好給我們去享用的,我們自己是造不到的;這都想錯了。我們要當自己本身就是菩薩,不用等佛菩薩造好了淨土給我們去享福,這才是佛弟子應有的氣概。
我相信很少人用我這個角度來討論淨土在哪裡的問題,甚麼淨土都有人講,但這種淨土相信少人講。以我自己的見解,《維摩經》的淨土最好,因為《維摩經》的淨土沒有甚麼宗派的成見,每個人都須要這樣做。旁人看見我講淨土會覺得很奇怪,以為我改變了思想,其實淨土是大家都要講的,因為世間不圓滿、有缺陷,如果我們有宗教情操的話,沒有理由會滿足於世間的一切,一定有些更理想的地方值得我們去追求,去做工夫的,淨土的思想就是這樣出現。所以凡是宗教徒都有他自己的淨土的想法,像基督教,天堂就是它的淨土,這點是共通的。
附錄:問題解答
問:是否可以這樣說,淨土是有,但並非由別人造給我們,而是由我們的共同淨業所成就,譬如這裏有一群人,個個都想著去修阿彌陀淨土,整群人作這種業,成為了一種力量,便造就了一個西方淨土出來。
答:是的,是這樣凝聚起來的,但當中有個發起人,菩薩就是發起人。就好像阿彌陀佛,這位過去世法藏比丘,當他做菩薩時發四十八願那樣,他是發起人,凡是那些喜歡他的作為、路線的人就來加入;又如現在的甚麼黨,有個政綱,有一、兩個發起人,就組成政黨。沒有頭就不能形成一個社團或一地方的凝聚力,這一、兩個人相當於大菩薩。
(說明:此文章所有版權屬原作者所有,本社感謝作者提供文章於此平台與大眾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