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信息  

學佛應先學《阿含經》 (修正版)
作者:黃家樹
發布時間:2011/11/13
從事弘法工作二十多年,常有學佛的朋友問我,修習佛法有什麼門徑?初讀佛經,應先讀哪些經典?這兩個問題性質相同,都是有心進入佛法大門的人所想得到解答的。
 
佛教經論繁多,法門無量,所以,上述問題不可能有一標準答案。不過,個人認為,佛教在印度及中國都有不同的發展階段,每階段都面貌不同,各有特色,以應時勢的需要。學者如果不理清佛教發展的脈絡,不知本末,不辨權實,很容易便會捨本逐末,誤以方便為真實,而得不到佛法的精粹。
 
因此,學習佛法,在掌握它的基本教義,得其概要之後,便應看看它的源流,知道它的基本教義所由來,往後又有何増益減損。這樣,佛學概論一類的書固然要看,佛教的發展歷史也是必須知其梗概的。
 
所以,我常對有心學佛的朋友提議,在學過概論後,應該找點佛教史來看看,然後便會知道,佛教的發展,可粗分為原始佛教、小乘(或稱部派)佛教、及大乘佛教等三個時期。原始佛教時代,釋尊始創佛教,說法四十多年。他的遺教初由弟子口口相傳,到小乘佛教時代結集成經,這就是佛教最早出的聖典《阿含經》。小乘佛教時代學者輩出,他們撰寫了很多論書,以解釋、發揮《阿含經》的義理,成為論析嚴謹,條理分明的阿毘曇學。大乘佛教時代出現了大量新的經和論。內容種種不同,大別則有般若、唯識、如來藏等三大系統,歸類為空、有二宗。
 
原來,從《阿含經》所見,釋尊施教,是以「緣起論」為根本的。緣起的義理深廣,簡單説,一切事物由因緣(指種種條件。「因」為主,「緣」為輔,但「緣起」的「緣」則包括「因」在內)的和合而成,亦由因緣的違逆而壞。其成與壞,都有因可尋,有跡可見,所以,經中説「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世間滅」。因緣集滅的一切事物自然沒有常性,也沒有不變的實體。這樣,煩惱方可望轉為菩提,凡夫也得以成為聖者,生存便很有意義。
 
大乘佛教依這個根本教義,發展成空有二宗。大乘有宗由緣起見事物的和合、成就,從而分析一切現象,理出其中因果關係,而見到事物存在的真相;大乘空宗由緣起見事物的可成可壞,沒有實性,從而指出它的虛幻不實,遣除世人對一切事象的執著。
 
於此可知,無論空宗有宗,其教都源自《阿含經》,而緣起則更是佛法的根本義理。可惜,很多學佛的人一開始便沒頭沒腦的學《金剛經》、《法華經》、《維摩經》、《楞嚴經》等等大乘經典,學佛多年,仍不知《阿含》為何等經典,也不知緣起為佛法的根本。就如學習書法,連基本筆法都未掌握,便去學行草,又哪裡可以學得好!
 
奉勸發心學佛的朋友,在學習大乘經典之前,先來了解一下,人間的佛陀在《阿含經》裡説些什麼吧!
 
 
 
 
(說明:此文章所有版權屬原作者所有,本社感謝作者提供文章於此平台與大眾分享。)
Go Back
版權所有:明珠佛學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