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信息  

香港佛教源流
作者:高永霄
發布時間:2015/10/26

 

香港佛教源流*
 
 
(一) 啟蒙時期公元430-1900
 
(1) 南中國海道的門戶──香港
 
香港在中國沿海的最南部,本來就是屬於中國的一部份,因此它與廣東有密切的關係,因為它曾經隸屬於番禺縣和寶安縣,後來又改隸於東莞縣。在道光廿一年(1841)香港割讓給英國前,則是新安縣的一部份。所以要談香港佛教的歷史,就要扯上它和廣東或中國佛教歷史的關係,方可以知道它的源流和發展也可以說是「一脈相承」的。
 
佛教傳入中國有二條途徑,第一條陸路是從印度經中亞細亞、西域至中原。另一條海道則是從印度經東南亞、南中國而到中國江南。而由中國去印度,亦同樣使用這兩條通路,從漢明帝永平年間至清朝為止,維持了十六個世紀之久。
 
香港處於中國的南端,是由海道進出中國的主要重地,遠在南北朝時代,當時香港的屯門灣(此名最初見於《新唐書‧地理志》)扼廣東珠江口外海上交通的要衝,凡從波斯、阿剌伯、印度、或中南半島及南洋群島,其船舶抵達南中國海後,必先停泊在屯門,然後駛往廣州等地。而自廣州出海之中國商船,或蕃舶回航,亦經由屯門灣出海,揚帆至中南半島,或南洋群島,以達印度與波斯灣等地。(註1)
 
佛教從海道傳入中國,在南北朝者有求那跋陀羅於元嘉十二年(435)來廣州、曇摩伽陀耶舍於建元三年(481)到廣州,僧伽跋陀羅於永明七年(489)到廣州,而菩提達摩亦於梁武帝大通元年(527)到廣州,這可以證明一部份佛教是經香港而傳入中國的。
 
(2) 杯渡禪師的事蹟
 
佛教傳入香港約是在劉宋元嘉年間,當時有神僧杯渡禪師從中國而來,曾駐錫於瑞應山(南漢封屯門為瑞應山),後改名為杯渡山。據《新安志》載:「杯渡山是海上勝境,昔宋杯渡禪師駐錫於此,因名。」杯渡山即今之青山也。
 
杯渡禪師南來,初隱居於杯渡山,其後又移居靈渡山,《新安志》又云:「靈渡山在(新安)縣南三十里,與杯渡山對峙,舊有杯渡井,亦禪師卓錫處。」由此可知,杯渡禪師在杯渡山時,曾卓錫於杯渡寺(今青山寺),後又移居靈渡山,駐錫於靈渡寺,故香港佛教史蹟,以杯渡寺和靈渡寺兩佛寺為最古。
 
另有傳說:有兄弟二人,長名玄朗,次名道朗,俗姓鄭,南越人(兩廣),為貴族,能詩文。其母病重,屢醫未癒,適有梵僧毗尼多流支,於隆安年間(397-401)遊化南越,請以醫母,僧以殘餘飯羹,灑以淨水,咒令食之,病遂瘳。其後兄弟二人披薙出家,被賜法名,長元朗,次道朗,同修密乘,以咒濟世,適有耆域、杯渡二僧至,與共遊,乃築靈渡寺棲之,意為「密乘靈驗,救渡其母」。道朗亦於南山築普渡寺(即今之青山禪院),示佛法普渡有情。其時約在東晉末年。(註2)
 
關於杯渡禪師的史實,曾記載於《高僧傳》卷十、《神僧傳》卷三,在《太平廣記》和《法苑珠林》卷卅一亦有簡單記載。《高僧傳》云:
 
杯度者,不知姓名,常乘木杯度水,因而為目,初見在冀州,不修細行。神力卓越,世莫測其由來……。見時可年四十許,帶索繿縷,殆不蔽身,言語出沒,喜怒不均……。度云蹔出,至暝不返。合境聞有異香,疑之為怪,處處覓度,乃見在北巖下鋪敗絮袈裟於地臥之而死。頭前腳後皆生蓮華,華極鮮香,一夕而萎,邑人共殯葬之,後數日有人從北方來,云見度負蘆圌行向彭城,乃共開棺,唯見靴履……。元嘉三年(426)九月,辭諧入東,留一萬錢物寄諧,倩為營齋,於是別去,行至赤山湖患痢而死,諧即為營齋,並接屍還葬建業之覆舟山……。至五年(428)三月八日,度復來齊諧家……。須臾聞上有一僧喚渡,渡便辭去云:
貧道當向交廣之問,不復來也。(註3)
 
根據上面《高僧傳》所述,杯渡曾二度死去,實在令人懷疑杯渡之生死日期,假如確定杯渡乃死於元嘉三年(註4),則南來港之杯渡可能另有其他同名之杯渡,而佛教最初傳入香港之年期亦應更改了。
 
至於杯渡禪師的事蹟,在陳伯陶等編纂的《東莞縣志》卷四十「古蹟略四」附杯渡庵條亦有記述。
 
(3)   杯渡寺與靈渡寺
 
杯渡寺建在杯渡山北腰,與九逕山相對,海拔一千多英尺,附近青翠香麗,風景怡人。可惜此後一千四百餘年來,並無歷史殘留可稽,雖有杯渡巖及杯渡遺蹟石像仍留在寺內,據羅香林教授考證乃五代時南漢同知屯門鎮陳延命石匠雕製而遺留者,其時為南漢乾和十二年(955)。
 
杯渡寺在道光己丑年(1829)改為道教道院青雲觀,壬寅年(1842)又建斗姥殿,直至民國九年(1920)有佛教高鶴年居士遍遊各名山大川,著有《名山遊訪記》。於其中有〈屯門杯渡山遊訪記〉(卷六),說及該年冬曾遊香港屯門杯渡山(即青山),乃昔杯渡禪師遊行之地,去港九十里,山高約十里,峰上題有「高山第一」四字,中巖洞口有坊曰「杯渡遺蹟」,廟名青山禪院,為黎一真先生與陳春亭、張純白諸君所倡修,高鶴年於是時假院西里許,空室一處,掩關百日度歲,時潘達微、李柏農、李公達來訪,談杯渡禪師事蹟。其後高鶴年知黎一真發心有年,與張純白、陳春亭二位於青山設道場,志在普渡眾生,乃勸陳、張二人皈佛,並齊乘輪到上海,轉去寧波觀宗寺,投天台大德諦閑老法師出家,受三壇大戒,陳春亭剃度法名顯奇,張純白取名了幻,顯奇受戒後,返回香港,將杯渡山易名為青山,杯渡寺改名青山禪院,並大事擴建,悉力經營,遂有大雄寶殿、地藏殿、彌勒殿、觀音閣、藏經閣等興建,成為香港最古之佛教聖地云。
 
顯奇法師(1859-1932),世居福建漳州漳甫縣,俗姓陳,名吉祥,號春亭,幼時即具佛根性,素食自持,迨長,束裝香港,經營實業,數年之內,富有鉅萬,親友以家室之說相勸,均不見許,自是終身不娶。後來往青山,知其地可作修行,遂移居青山寺,剃度後,返港任住持(1918),直至七十三歲圓寂。
 
《新安志》中有敍述:「靈渡山位新安縣南三十里,面對杯渡山,自古有一杯渡井,乃是(杯渡)禪師所住之地。」
 
靈渡寺位香港新界廈村鄉西南靈渡山山麓,與杯渡山對峙,舊有杯渡井,亦是杯渡禪師卓錫處(註5),相傳靈渡寺乃初建於唐代,在宋、明二代經多次修葺及重建,今寺建於清道光二十年庚子(1840),寺內縣有鐘,銘識猶在,至咸豐十一年辛酉(1861)、同治乙丑(1865)重修,其後一九二七年復重修之。直至現今仍存。(註6)
 
(4) 宋朝之香港佛教
 
唐朝是中國佛教的黃金時代,但是佛教對香港的影響卻沒有歷史的記載,除了屯門是當時中國交通的要港,作為貿易商船必經之通路外,杯渡寺與靈渡寺可說是香港佛教的主要來往僧人卓錫之地。
 
繼後在中國,宋太祖登基(960)成為宋代的第一位皇帝,建都於河南開封,朝廷派遣一位官員到廣東陽春縣任縣令,他的名字叫鄧符協,在赴任的途中經過青山(屯門),他很喜歡這個地方,希望將來能到此處居住。
 
鄧符協和他的家屬從江西來到錦田山谷,建造了房屋,耕種一些稻田,開始建立了村落,稱為「北圍」,若干年後,他的子孫另外在明朝成化年間(1465-1487)建立了一個較高和較大的「吉慶圍」,又創立了一間名叫力瀛書院的學校。
 
在一一二六年。北方的女真族佔據了首都開封,擄去了宋帝,於是南宋在臨安成立,另立皇帝高宗,許多中國人都南下遷移到廣東,有些便去到香港的新界地方居住,在這個時期,中國的佛教也可能因此而逐漸傳入和滲透香港。但是很可惜,在這一方面,我們尚沒有尋獲任何佛教文獻的資料作為根據,即使有很少的文物發現,但經過兵荒馬亂的長期時間,亦會湮沒無遺!
 
鄧符協的曾孫鄧銑(元亮)曾經率領一些軍隊去勤王,他搶救了一位宋朝公主,帶她回錦田,後來他的兒子鄧惟汲跟公主結婚,屏山和新界有些鄉村便是由鄧惟汲的四個兒子所開創的。(註7)
 
蒙古人在北方崛興,打敗了女真族,元世祖忽必烈汗於一二六零年即位稱帝,南宋德祐二年(1276),元軍攻下南宋國都臨安(杭州)擄走宋恭帝顯北去,宋人擁立端宗,令取海道來廣東,至元十四年(1277)端宗在南方抗元,至元十五年(1278)病死廣東吳州縣。宋室立其異母弟帝昺,徙居新會厓山,許多中國人南來居住於新界各地,九龍便有許多南宋遺蹟,如宋王台和候王廟(楊國舅亮節)等。其後至元十六年(1279),宋帝昺投海殉國,宋朝便告滅亡,元朝於是統一中國。
 
在宋朝時代,佛教已開始有藏經的雕刻出版刊行,北宋開寶年間(968-976)有蜀刻,是為北宋本。宋遺臣及遺民隨宋二帝向南方流亡,途中曾駐蹕本港多處地方,並在九龍灣建立行宮,但當時是否有將佛經帶來本港則不可考。
 
元朝統治中國很短,只有一百年,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即帝位,定都金陵,逐元主退回蒙古,改國號為明朝,一直維持到崇禎十七年(1644),共有276年。明朝才被清世祖所滅亡。
 
(5) 新界錦田之淩雲寺
 
凌雲寺位於新界錦田觀音山麓,始創於明朝宣德年間(1426-1435)。據〈觀音山凌雲寺碑記〉(1924)刻有:「……溯其源,始創於前明,歷清於茲,四百餘載矣。……。」釋鎮庵云:
 
海之南,香江之北,群峰屹峙,而蜿蜒者以百數,環錦田之墟,山勢圍抱,南曰大帽,北曰雲頭,介兩山之間,巍然而髻出者,則觀音山也。山有寺,曰凌雲。蓋明初鄧氏奉佛之靜室,而為近今佛子之叢林也。(註8)
 
元朝末年,天下大亂,群雄割據,廣東各地,豪民四起,東莞何真,官河源場副使,請於行省,起義兵保衛鄉土,敉平東莞禍亂,再繼而平定廣東各地,因功任升廣東參政,及江省中書左丞,迺至元亡明興,太祖即位,敕命平南將軍廖永忠等南取廣東,並檄諭何真以國家大勢,何真無奈,便以兩粵歸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被封為東莞伯,後來真死,其子何榮襲封,那時,錦田鄧洪儀之弟洪贄娶何真弟何迪之女為妻。
 
洪武二十六年(1393),有司奏皇,誣涼國公藍玉與何英謀反,以何榮嘗為藍玉部將,太祖乃誅藍玉並何榮。何迪疑禍及己,乃率眾入海南島倡亂,但後為廣東都司所擒,族誅其黨,夷滅者萬五千人。鄧洪贄以娶何迪之女為妻,株連坐罪,遣戍遼東,時其兄鄧洪儀已聚張氏,有子三人名欽、鎮、及銳,以弟賦愚鈍,途中恐遭不測,乃冒弟名代戍,在遼東三年,於洪武二十九年(1369)期滿放還。途經江南,困倦不已,題詩布地求乞,富翁陳翁見之,以所題之詩寫作甚佳,遂延至家中,設家塾聘任講師,為課子弟。其後,洪儀思歸,陳翁不允,並將育女黃氏妻之,請再留數年而後歸。踰二年,黃氏生一子,名鋗,再三年,洪儀病死於館舍,陳翁為之火葬,着黃氏擎骨灰及子鋗歸錦田,及至其家,欽、鎮、銳三子皆大異之,因事前未接獲父信言在外娶黃氏及生子鋗之事。黃氏乃含淚述及洪儀昔日所言有關故鄉錦田情況,並取出洪儀生時所寫紙扇一柄所書之筆語為證,欽兄弟聞之,乃大慟哭,並遵禮成服,善事黃氏。明年,鋗死,黃氏痛哭欲絕,欽兄弟極力慰之,欽已有子三人,因以次子嗣鋗,並於錦田東北之觀音山麓靜室以居黃氏,顏曰「凌雲靜室」,俾黃氏奉佛修養,又設其父洪儀木主於室內,以樂黃氏餘年,其靜室後來改為凌雲寺。(註9)
 
凌雲寺之寺址為觀音山麓,可見在其前該地可能有寺名觀音寺或有觀音石像,因以名山,由此可知,佛教在當時的錦田一帶已經成為民間之宗教信仰矣。
 
凌雲寺在清道光元年(1821),有僧滌塵重修。光緒元年(1875),住持為僧圓空,光緒五年(1879)有僧圓淨繼之。俟後二十餘年,該寺無人管理,寺址頹圮,寺務中斷,迨後鄉紳鄧伯裘闢作別墅,為休憩場所。
 
一九零零年間,釋妙參應香港黃慧清女居士(後名釋觀修)和勞女居士(後名釋智修)之邀請來港,到錦田暢遊觀音山、覺其山勢雄偉,靈氣渾足,乃徇黃、勞兩居士及佛教徒之懇求,慨然允諾重興凌雲寺,說服鄧伯裘皈信佛教,捐出凌雲寺及附近土地,修葺寺院,重建法會,弘揚聖教。
 
釋妙參乃廣東龍門人,俗姓容,生於同治七年(1868),寂於一九二八年,世壽六十一,僧臘四十二。法師十六歲領鄉秀才,十九歲禮羅浮山延祥寺覺海禪師為薙度師,二十四歲受具足戒於南京寶華山隆昌寺,兼任廣州白雲山景泰寺住持,曾參學於江浙名山古剎,得禪那金山寺大鑑堂。
 
一九一五年,黃、勞兩居士出家,凌雲寺法務更加蓬勃,越二年,釋妙參首建禪堂於寺側,開說禪七法會。是年冬,改凌雲寺為十方女眾叢林,推妙參法師為住持,是為香港第一間佛教十方叢林,開單接單,規則井然。
 
一九一九年春,釋妙參集諸山長老,開壇傳戒,弘揚毗尼,法運興隆。其後,妙參法師更建圓通寺於附近,為十方男眾叢林。
 
一九三三年,該寺住持智修、喜修二師更成立凌雲佛學研究社,禮聘鎮庵法師主其事,維持多年。(註10)
 
 
(二) 建立時期(公元1900-1945)
 
(1) 清末至太平洋戰爭的香港佛教概說
 
中國自從雅片戰爭失敗後,由於南京條約的規定,香港島和九龍半島分別於
清道光廿二年(1842)年和咸豐十年(1860)割讓給英國,其後英國復於光緒廿四年(1898)租借新界一帶地區,以九十九年為期。自此以後,英國銳意經營香港,發展貿易,開闢為商埠,於是人口逐漸增加,日趨繁盛,成為國際知名的商港。
 
從一八九八年到現在,佛教在香港有很大的發展。宣統三年(1911)辛亥革命成功推翻滿清,建立中華民國,民眾的思想有很大的改變,其間國內佛教復興和改革的運動,不斷傳到本港,加速本港佛教興起,創建更多的佛教道場,形成香港佛教開始蓬勃的景象。一九三七年中日戰爭爆發,日軍侵華,更有大量的中國難民湧來本港,其中亦有不少是佛教徒,對香港佛教的發展也起了很大的作用,此種局面,維持到一九四一年太平洋戰爭時,香港陷入日本統治時期,佛教的活動才告停止下來。
 
(2) 大嶼山的佛教寺院
 
(i) 寶蓮禪寺
 
大嶼山是香港地區的一個離島,面積比香港島較大,擁有鳯凰高山,昂平高原,其地峰巒高聳、林木蔥翠,風景絕佳,名寺林立,其中以寶蓮禪寺最為著名。
 
清末年間(1906),有大悦、頓修、悅明三位禪師自中國大陸名寺來港,以大嶼山奇峰特異,乃於昂平高原先築石屋,次蓋大茅蓬潛修,是為寶蓮禪寺前身的始創開山祖師。開始時,寂寂無名,直至一九二四年,廣東四邑人紀修和尚由鎮江金山寺到港,來大嶼山居停,被大眾懇請住大茅蓬,領導僧眾,寺從此改名為寶蓮禪寺,和尚被推為第一代住持。翌年,寶蓮禪寺開始傳戒,此後三年一次,為本港最久之傳戒道場。直到一九六八年大雄寶殿建成,開始成為十方叢林。
 
一九三零年,是年秋期傳戒圓滿後,紀修和尚退居,以曾與筏可和尚同住金山,知筏可品德俱優,堪為人選,乃會同觀音山妙參和尚,青山顯奇和尚恭請筏可和尚為寶蓮寺住持,是為該寺第二代住持。筏可和尚原籍廣東西樵,俗姓李,法名昌其,字印載,生於光緒癸巳年(1893)十一月十五日,幼讀四書五經,稍長已神棲僧侶生活,年二十,潛至廣州白雲山能仁寺求出家,承該寺長老指示,詣廣東鼎湖山慶雲寺,禮鑑航大師薙度於九江半角寺,旋被其父強之歸,父後改變初衷,許其出家,筏可遂往鼎湖山,依穀琳和尚受具足戒。時年二十歲,復逕投金山江天寺參禪,歷二載,所獲法益殊為難得,其後往參學各大名剎。
 
一九二四年,行化香江,在新界青山築「如是住」靜室,其後改名為清涼法苑,並在各地講經弘法,普化有緣。
 
筏可和尚自接任寶蓮寺後,即大事興革,建地藏殿、韋馱殿、彌勒殿,並於寺中建禪堂,每年年初舉辦禪七法會,並擬開辦嶼山佛學院造就僧尼教育。又依祖師規則,以農禪自活,講教參禪,及來往港、澳、穗各地弘法。和尚復創辦青山佛教義學,兼任青山寺住持。
 
一九五二年,筏可和尚退居一年,由增秀和尚暫攝寶蓮寺住持,翌年,復任住持,重修指月堂,修葺愛道堂及韜光療養室。一九六三年的秋季傳戒時,參加者眾,以大殿不克容眾,乃開始籌建新大雄寶殿,經六易寒暑,終於一九七零年落成開光,其時為本港最莊嚴瑰麗之佛殿。(註11)
 
筏可和尚於一九七二年四月示寂於寶蓮常住,世壽八十,九月由董事會推請慧命老法師為第三任住持寶蓮禪寺之新方丈。
 
(ii) 阿彌陀佛靜室
 
離昂平寶蓮禪寺不遠之地,有釋海仁法師之阿彌陀佛靜室,亦甚聞名。
 
阿彌陀佛靜室在大嶼山昂平彌勒山溪間高處,係一九二一年由揚州長生寺重興祖湖北人性蓮老和尚所創建。一九一七年海仁法師親近老和尚,隨同到港,徵募萬元鋪長生寺佛金身。至大嶼山於此結廬,名阿彌陀佛靜室。一九三三年,揚州弟子多人函請老和尚回長生寺,性蓮命海仁法師留守靜室,其後函海仁法師,因長生寺務繁多,未暇回港,將阿彌陀佛靜室管業轉交海仁法師。
 
釋海仁,原籍廣東中山南門沙崗,原姓陳,生於光緒十二年(1886)。至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二十發心出家,依述蓮和尚在羅浮山華手寺居住。年二十三在羅浮山華首台受戒,年二十四遊江浙地方參學。宣統二年(1910)在天童寺聽佛乘法師講《楞嚴經》。一九一三年在杭州靈隱寺聽諦閑法師講《楞嚴經》,其後又在上海哈同花園聽月霞法師講《摩訶般若經》,與遠參法師、增秀法師為同學,其後又在安徵迎江寺閱藏經一年。一九一七年春往常州天寧寺,聽湖北元藏法師講《法華經》,是年秋返港,跟性蓮和尚同住昂平阿彌陀佛靜室,後又往廣東各地弘法。法師戒行精嚴,教授後學,循循善誘,孜孜不倦。精研《楞嚴經》,有「首楞嚴王」之稱號,以「教演天台,志弘楞嚴」為己任。其學生有釋源慧、釋祖印、釋慧廣、釋初慧、釋了知、釋賢德、釋慈祥、釋文珠、釋愍生、釋寬如、釋寬榮、釋泉慧,及在家居士林楞真等,皆是能說法之大德,聲名遠播本港及海外,法師於一九七八年圓寂,世壽九十三歲。(註12)
 
(iii) 鹿湖精舍
 
大嶼山鹿湖精舍位於薑山之上,昂平之下,是處群山環繞,昔日林木繁茂,中凹如湖,時有麋鹿出現,故名曰鹿湖。該精舍初創時原名純陽仙院,係羅浮山道士羅元一於光緒九年(1883)在此開山創建。築有正殿,其中左為客堂,右為祖堂,及普雲院,乃作為女士清修之處。故原本為一道觀。
 
一九一一年間,有名清觀法師者,久在鎮江金山寺,揚州高旻寺參禪多年,回粵後,結茅庵於羅浮山安居,於是年芒鞋竹杖到港,在大嶼山的口虎山之地藏廟駐錫,偶至鹿湖洞隨喜瞻仰,與羅元一道長一見如故,道長知其是法器人材,乃將鹿湖純陽仙院全部親交清觀法師主持,改奉佛教道場,所有院內制度儀式皆遵禪門軌範,更將普雲院改作禪堂,男女同參。一九五五年,該院改稱鹿湖精舍,普雲院重修後成為念佛堂,山門牌坊改刻鹿湖山門。(註13)
 
(iv) 華嚴閣
 
華嚴閣在大嶼山東涌地塘仔竹林精舍上層,一連兩幢,原名鶴林,創建於一九二六年,為了見比丘尼作開山祖,樓上供奉釋尊,陳設莊嚴,戰後一九四六年,值遠參法師回港,了見比丘尼乃將全座華嚴閣售與遠參老法師作為道場。
 
釋遠參,原籍廣東吳村,本姓高,幼而孤,年十五蒙遂溪東華山靜齋和尚度其出家,年十八往鼎湖山慶雲寺受戒,翌年,往羅浮山延祥寺親近妙參和尚,年二十二,發心至江南名剎參學,隨月霞法師及度厄法師研究教理,暇則自修閱藏,初覆講小座,滔滔雄辯,深為月霞法師器重,由是漸露聲名,講席遠遍各地,創辦維新佛學社,提倡一乘佛法,暢論《妙法蓮華經》,在港九新界各地宣說佛教經典,信徒遠及南洋,佛學社之標語為「扶持如來正法,肅清教內邪言,建立佛徒良軌,普遍大地宏揚。」法師居於香港大嶼山東涌華嚴閣多年,後於一九六二年六月示寂,遺著有《佛學大綱》和《妙法蓮華經講錄》等。(註14)
 
(v) 觀音殿
 
大嶼山薑山中部之觀音殿,原名觀音廟,以供奉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而馳名。首建於宣統二年(1910),本名蓬瀛古洞,開山者是葉善開女修士,又稱東姑,葉東姑原是先天道信徒,初時洞內女修士,俱依先天道制度修道,迺至一九四零年,葉東姑去世後,翌年,該洞之張二姑,蕭六姑及淨觀女士正式皈依寶蓮寺筏可和尚為三寶弟子,由此,將先天道制度轉為佛教制度,至一九四二年,歸容姑住持當家之職。
 
一九五一年有海山法師由大陸來港,到大嶼山觀音廟,為各女眾等推為該廟住持。
 
海山法師,原籍湖北黃陂,俗姓陳,年十七隨父商於河南開封,居近相國寺,因慕出家修行能脫煩惱,遂投該寺住持性空和尚薙度,法名清晏,字海山。次年十八,往南京寶華山慧居律寺受具足戒。年十九至終南山親近金山長老慈本老和尚學禪習教,以後往天寧、天童,及北京紅螺各大叢林參學,三朝四大名山,頂禮仰光大金塔及暹邏、緬甸、印度、錫蘭等佛蹟。一九一四年在上海哈同花園華嚴大學親近月霞法師,曾在南北二京、蘇杭二州弘法多年,講經數十餘座,多年來在港九大嶼山等處打華嚴佛七十餘次。法師居大嶼山薑山觀音廟,一九八三年重修後,改名為觀音殿,又在九龍半島鯉魚門創華嚴閣佛堂,遺著有《華嚴堂隨筆》一冊。(註15)
 
(vi) 竹園精舍
 
竹園精舍在大嶼山鹿湖精舍左旁,為芙蓉山竹林禪院融秋和尚皈依弟子茂昌女士於一九三三年開山創建。
 
茂昌女士俗姓林,原籍新會,嫁夫李姓,以航業起家,交遊廣闊。茂昌女士年二十五,夫婿已捐舍館為佛道場,由是看破紅塵,披髮入山,年二十六發心皈依三寶,年三十六禮融秋和尚出家,年三十八親詣南華寺求虛老受具足戒,從此住持竹園精舍,資修淨業,度出家徒眾十餘人,在家皈依者四百餘人。
 
一九四六年慈航法師延請於竹園精舍常駐主辦佛學院三年,結業者有繼航、騰光、聖權、聖空、慈德、慈華諸法師,皆可擔任弘經論典者。
 
竹園精舍更建佛七法會道場,講經說法,篤行淨業,上求下化,力行不懈。
 
(vii) 靈隱寺
 
靈隱寺在大嶼山大澳,係一九二八年由津微老法師開山創建,唯將屆落成時,老法師忽罹重病,遂交付靈溪和尚住持,由是倡行農田種植,四眾皈依者達六七百人。
 
靈溪和尚生於光緒十四年(1888),俗姓凌,廉州合浦人,年十九於廣西博白縣覺岸寺出家,依鼎湖山慶雲寺壽安和尚受具足戒,為左山和尚傳法為曹洞慶雲宗派。一九三零年,該寺得畫聖吳道鎔題署寺名,聲譽甚隆,年內廣作佛事,隨期傳戒,遠近聞名。
 
靈溪和尚生平沉靜寡言、輕生死、重言諾,主持寺務,親力親為,井井有條,直到一九六零年,因病圓寂,弟子在山門建亭紀念。
 
靈隱寺門聯為;「靈氣獨鍾,一水縈迴登彼岸;隱修證道,眾山環拱護真如。」充份表達翠繞青環、山明水秀的潛修勝地。寺內有大雄寶殿、觀音殿、韋馱殿、地藏閣、彌勒殿、放生池等,佔地甚廣,另有農地耕種,翠竹隨風,綠柳善舞,令人身心清快,使遊者有其樂無窮的感受!(註17)
 
(3) 香港市區佛教團體之建立簡述
 
一九一六年,香港之佛教名流居士,組織首間「佛學會」者,有潘達微、陸蓬仙、吳子芹、盧家昌、陳靜濤、羅嘯嗷等,這是研究佛學的教理開始,並且對弘揚佛教的工作,積極進行,引起港人對佛教發生興趣,豐富了香港的文化思想,這可能是受到當時國內居士佛教的影響。
 
一九一八年,港商盧家昌等在香港西環屈地街設立極樂院,每日舉行早晚課誦,並且每週主辦佛法通俗演講,此乃肇始有佛教的宗教性活動、直接在市區內傳播佛教。
 
一九二八年,有一群修行淨土宗的佛教徒,在九龍蒲崗村成立哆哆佛學社,弘揚淨土,每週舉行念佛法會,參加者亦甚踴躍,社內並附設閱經、素食、放生、靜坐等四部,很受大眾歡迎。
 
一九三一年,香港名流陳廉伯、陳靜濤、劉德譜、鄧介石、高浩文、李公達、周佛慧及其他學佛人士,共同組織香港佛學會於港島堅道,作為研究及修行佛學的道場。其中設有總務、財務、弘法、慈善、學務、編纂、助念、護生、文體、庶務各部門,發展會務,不遺餘力。翌年則編刊《香港佛化》季刊,宣揚佛學,並且聘請筏可法師、顯慈法師、茂峰法師主講佛經,在香港廣泛掀起學佛熱潮,該會更開設一所平民義學,教材以佛學為主,免費供應書籍等文具,藉以灌輸佛學知識。
 
翌年,由陳靜濤、劉德譜、方養秋等發起組織一所佛教青年會於香港銅鑼灣利園,以便勸導青年信佛,及舉辦講經等活動。
 
一九三三年,有覺一、可人及葦庵三位法師在香港跑馬地創辦一間專弘揚淨土的團體,名為香港菩提場,亦盛倡修行唸佛、誦經等淨土法門。
 
(i) 東蓮覺苑
 
東蓮覺苑是香港本島一間尼眾佛學院,創辦人係何東(曉生)爵士夫人張蓮覺居士(1875-1937)。何夫人乃廣東新安縣人,幼信佛教,善根早植,既長,與何東紳士結婚,因遊南京棲霞山佛寺,見舍利塔放光,故深信佛法,皈依三寶,每值饑饉之年,屢請於夫,斥資鉅萬,廣濟災黎,對於弘揚佛法,不遺餘力。何夫人於貧童教育,備極關懷,一九三一年斥資在青山創立佛教義學,其後在香港成立寶覺學校,一九三五年在跑馬地建築梵剎,建成莊嚴華麗之東蓮覺苑,將寶覺學校遷往上課。並成立董事會,由何東爵紳、羅文錦律師、王學仁居士、林楞真居士等擔任董事,張蓮覺身兼苑長,日後更擴建為寶覺女子職業中學,成為佛教中學的濫觴。
 
東蓮覺苑成立之後,聘請靄亭法師(1893-1947)主持法務。法師乃江蘇奏縣人,俗姓吳,幼失雙親,因感世事無常而發心出家,受具戒後,至一九一四年,在上海華嚴大學就學,一九二八年於鎮江創辦「竹林佛學院」,專弘華嚴、毗尼,禪教雙修,後應張蓮覺居士之聘來港住持東蓮覺苑。
 
法師在東蓮覺苑建樹良多,例如設立圖書館,流通佛經典藉,致力於培育佛教人材,直至一九四七年示寂,壽五十五歲,著述有《棲雲文集》。
 
當時東蓮覺苑又聘請一位在廈門閩南佛學院之通一法師來港擔任教席,並且在港印行《人海燈》雜誌,直至香港被日人統治時(1941)才停止。東蓮覺苑其後亦曾聘請觀本法師教習念佛梵唄,甚受尊崇。
 
張蓮覺居士學佛,鍥而不捨,以十一月七日為阿彌陀佛聖誕,若持誦佛號七日,即可生西資糧,故居士如期守七,從未間斷,一九三七年時,居士囑全苑淨眾,展緩十日,於是月二十七日甫告期滿,竟以微疾去世,適值禮誦廁事半小時之後,從容計算,預知時至。可謂福有攸歸,張蓮覺居士生於光緒元年(1875),享壽六十三,生子三人,長世榮、次世儉、再次世禮,子女七人,皆飽學詩書。
 
其後,東蓮覺苑苑長一職,乃由林楞真居士接任。
 
(ii) 香海蓮社
 
香海蓮社乃由李公達、周佛慧、曾壁山、鄭慧詩、葉福靈、羅禎符等同人發起,弘揚淨土,提倡念佛法門而組織,一九三三年成立於香港跑馬地黃泥涌道,社友百餘人,多為在家居士,禮聘寶靜法師任社長,宣說佛理,社內更設立佛典閱讀室,供眾研究教義。
 
寶靜法師俗姓王,字今德,浙江上虞人,生於前光緒二十三年(1897),幼具宿慧,肄業於春申大同學院,偶讀《高僧傳》,遐然有出塵想,遂披薙受具,親炙台宗耆宿諦閑大師,並於一九三二年親承諦公授記付法,傳持天台正宗,為四十四代教觀總持,付託教務,說法度生。法緣遍大江南北,為法奔馳,席不暇温,港粵滬杭,皆有足跡,緇素依止,多為飽學之士。法師歷任香海蓮社社長,並在新界粉嶺置精舍,顏名「靜廬」,為掩關修持之所。法師於餘杭講《阿彌陀經》,開始轉法輪,時年二十三歲,此後說法二十二年,談經八十餘會,直至一九四零年示寂於上海玉佛寺。遺著有《寶靜大師全集》,其中以《修習止觀坐禪法要講述》及《摩訶止觀述記》為最著。(註19)
 
荃灣弘法精舍建於一九三九年,乃由黃杰雲、王璧娥、李素發諸居士所倡建,當時禮聘寶靜法師來港主持佛學院,收有學生多人,甫告開創不久,寶靜乃以示寂聞,而翌年則有太平洋戰爭開始,香港不久淪陷,弘法工作,迫得停輟。
 
在新界大埔錦山村,有黃莜偉、譚榮光、李亦梅三居士購下土地數萬尺,建造佛教道場「半春園」,內有大雄寶殿、禪堂等,作為私人靜修之用,戰後乃交給佛教香海蓮社作為淨土場所,增建地藏殿、觀音殿等。
 
(iii) 香港佛教真言宗居士林
 
香港的第一間密乘道場成立於一九二六年二月,在香港大坑光明台,乃由大阿闍梨乙真,得大壇越胡禧堂、蔡功譜捨地布施而建成之香港佛教真言宗居士林是也。
 
黎乙真大阿闍梨祖籍端州高明,父澤田公於太平天國時違難香島,設華芳影相肆,同治十年(1871)冬黎乙真誕生。年十三,母卒,弱冠承父命舉子業於羊城,從苾芻研習內典、密咒,並瑜伽施食儀軌,並在港粵各地為死難建醮超幽法事。在港時,重建青山禪院、是岸禪院及創辦佛教女子職業義學和光明義學,嘉惠貧寒。曾著述內典多種,演說佛法。年五十,深探大藏秘密部,感密乘式微,遂發願弘興之。適值日本真言宗根來山新豐派四十八代傳燈金剛大阿闍梨權田雷斧僧正於一九二四年來華,至潮州作灌頂傳法,黎乙真阿闍梨以機會難逢,遂斥資千金由潮迎請之來港以受戒灌頂,並得其勖勉以在華重振宗風。
 
翌年(1925),權田僧正召黎大阿闍梨東渡開壇,傳授兩部灌頂大法,在日本高野山大傳法院入密壇修法,而晉職傳法大阿闍梨位。在日求法歷時半載,歸港後,建立男居士林,再於一九三零年七月,由法弟張圓明阿闍梨創立香港佛教真言宗女居士林。其後,開壇灌頂,皈依黎大阿闍梨者凡千餘人,而絕學千年之真言密教至此才重光於華南。
 
黎大阿闍梨弘法四十餘年,有密宗著述,編纂儀軌共數十種,精誠既孚,瑜伽感應,眾皆敬佩。迺至一九三七年二月間,偶患喉疾,延醫診治未癒,至三月一日早,黎大阿闍梨手結印契,口誦真言,遽辭塵世,歸棲安養,享年六十七。由法弟張圓明及眾弟子殯葬於華人永遠墳場。
 
一九四零年,香港佛教真言宗居士林註冊為法人社團慈善機構,由各弟子組織董事會負責處理林務,其首任董事有歐陽藻震、鄺明、譚榮光、麥錦麟、梁卓彬、黃繩曾,及張錫疇七人,繼後歷任主席者有邵蔚明、李耀開、何伯熙、陳煒樞、歐陽子平、歐陽子全、盧少陵、梁智雲等。
 
(iv) 志蓮淨苑
 
志蓮淨苑位於九龍鑽石山,戰前該地本屬陳七別墅花園,一九三六年別墅主人將之送與佛教大德、葦庵、覺一等法師,創建佛教道場,弘法利生。
 
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佔領香港,市民多返回中國內地,志蓮淨苑先後由靄亭法師及宏智法師管理,苑內各物均賴以保全,維持道場尼眾生活。
 
和平後,從一九四八年開始,各方尼眾陸續回港,此時該苑房舍破舊,殿宇傾頹,經林楞真居士、王學仁居士及陳靜濤居士商榷後,請寬慧法師為淨苑住持。
 
寬慧法師接任後,目睹頹垣敗瓦之建築,岌岌可危,而經濟更見拮据,幸得苑內同人齊心合作,自力更生,並得張寬明居士之大力支持,重建大雄寶殿,增建彌陀殿、觀音殿、地藏殿、成為一間完整之尼眾道場。
 
志蓮淨苑先第開辦志蓮義學(1948),後改為政府津貼之志蓮學校,佛教志蓮安老慈幼院(1957)及何貴榮夫人紀念安老院(1964)等社會福利事業,乃得力於胡文虎先生及何耀光先生之慷慨捐助,以底於成。
 
弘法方面亦積極辦理,禮聘筏可大和尚、顯慈法師、海仁法師、聖一法師等高僧弘經演教,法化眾生。
 
寬慧法師於一九六五年往生後,繼任者有繼航法師、慈祥法師,及瑞融法師等,繼續發展苑務。
 
(1) 國內名僧來港弘法
 
(i) 太虛大師
 
太虛大師曾經五度光臨香港,第一次在宣統二年(1910),因赴廣東,經過香港,逗留兩天,漫遊一趟。第二次在一九二零年,那時因在廣東講經圓滿後,由覺一法師與陸蓬仙、吳子芹居士發起邀請太虛法師來港講經,留港旬日,當時在名園公開講經演說。第三次是太虛大師應邀赴星洲僧俗發起的星洲講經會,去時亦未登陸,回來時船在香港停泊一天,登陸暢遊青山寺。第四次是在一九二八年太虛大師從中國漫遊歐美,船經香港,乘暇訪潘達微居士,只有幾小時的時間。第五次乃在一九三五年十月三十日大師偕同竺摩法師、蘇慧純居士抵香港,駐錫利園香港佛學分會,當日出席東蓮覺苑之歡迎會,大師講「優婆夷教育與佛化家庭」;十一月一日應香港各界之歡迎,以陳靜濤、王學仁之請,於利園講「從香港的感想說到香港佛教」;七日,大師應居士林之請,開講《彌勒上生經》;十日演講《八識規矩頌》,其間遊覽荃灣東普陀、大埔大光園,及香港菩提場。
 
太虛大師來港弘法多次,對香港佛教有很大的影響,可說是將香港佛教從低落情況帶進高潮的境界,令面目為之一新。(註21)
 
太虛大師生於光緒十五年(1890),原籍浙江省海寧州長安鎮,乳名淦森,二歲時,父去世,五歲依外祖母居,跟舅子讀書。十六歲於蘇州從士達和尚薙髮出家,法名唯心,後依歸祖奘年和尚立表,字太虛,同年在天童寺受具足戒。一九零九年就學於楊仁山之祗洹精舍,翌年被舉為白雲山雙溪寺住持。一九二二年在武漢成立佛學院,翌年在廬山發起世界佛教聯合會,此後更立志佛教革新運動,引起諸山長老不滿。一九二七年乘輪遊歷歐美。一九三七年日本侵華,大師號召反侵略。一九三九年率團出國赴印錫各地宣揚佛法,極受歡迎。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大師返回上海,編印藏經。一九四七年忽患中風,壽終生西,享年五十八歲。
 
(ii) 觀本法師
 
觀本法師,俗姓張名壽波,號玉濤,香山縣南屏鄉人,同治七年(1868)出生。七歲禮番禺名儒胡箕濤為師,過目能記,有神童之稱。十九歲補弟子生員,年二十三補增生。一八九一年元配何夫人病卒,翌年二十四歲鄉試中舉。一八九四年,與族叔張仲球等於澳門創立原生學堂,戊戌政變後東渡,入帝大専攻政治經濟學,嗣任橫濱大學教授及神戶同文學校校長。後回國營工廠,嗣以時局不安,工廠被毁。
 
一九一四年遇冶開和尚於玉佛寺,皈依其門,法名觀本。次年回粵,創念佛道場,其後赴常州天寧寺,南京寶華山慧居律寺、杭州雲居山常寂光寺參禮名德,並禮微軍長老為師。一九二五年至澳門,共創無量壽功德林,為慈善女修院,現居士身,修菩薩行。一九二九年於香港堅道設講學念佛社。一九三一年浴佛節擺脫塵俗,薙度為僧,時為春秋六十有四。次年赴福州。一九三三年在鼓山湧泉寺依虛雲老和尚座下,傳授三壇大戒,法名明一,以觀本為號,並襄助虛老主持韶關南華寺事務。
 
抗戰事起,廣州淪陷,觀老來港籌募經費資助南華寺,乘機設立念佛社於灣仔,提倡「五會念佛」,東蓮覺苑等佛友皆曾熟習之。後太平洋戰爭爆發,香港淪陷,觀老輾轉遄返南華,追隨虛老,移錫乳源雲門寺,精持戒律,所至景仰。一九四五年抗戰勝利,粵省佛教會復員,派員赴韶迎觀本任要職。法師抵粵,微感不適,駐足西關菩提精舍,竟於農歷臘月初七日示寂,享年七十八歲,荼毗後有舍利子無數。遺著有《香光閣隨筆》,詳述念法門之歷史和殊勝方法。
 
(iii) 顯慈大師
 
顯慈大師,廣東香山人,生於光緒十五年(1889)。壯歲禮諦閑大師出家(1919),翌年朝寶華山受具足戒,苦志修行,足跡遍大江南北,參訪蘇、浙、贛、穗等各大叢林及諸大善知識,真參實究,融會貫通,曾在高旻寺參禪,蒙首座普修老人慈悲接引,棒喝有加,勇猛精進,略有領悟。一九二五年,在維揚摘星寺講《楞嚴經》至「如水成冰,冰還成水」時,豁然感悟。
 
自後在安徽、南京、上海、蘇州、無錫各地講《法華經》、《阿彌陀經》、《無量壽經》、《楞嚴經》。一九二八年在摘星寺閉關潛修三年,期內著《楞嚴經易解疏》十卷。後應香港佛學會之請,初到香港宣講《圓覺了義經》。一九三二年赴廣州六榕寺宣講《維摩經》,法筵甚盛。
 
顯慈大師以香港有法緣,故於一九三三年應香港佛學會之聘,講《楞嚴經》及《心經》。翌年春在利園宣講《六祖壇經》,往返廣州,上海等地弘法。一九三五年春築室於九龍青山,顏曰「荷石軒」。此後應港中各佛教道場之邀,例如香港佛學會、香港菩提場、東蓮覺苑、利園山等講《大乘起信論》、《阿彌陀經》、《金剛經》及《圓覺經》。大師山居多暇,著《心經要解》及《圓覺經釋要》五卷。
 
日軍佔領香港期間,大師以法不可滅,故排除萬難,身負弘法之責,在東蓮覺苑、沙田般若精舍、慈航淨院、荃灣竹林禪院、普光園及吉祥淨院講《楞嚴經》、《金剛經》、《六祖壇經》等,並於一九四一年採摭群籍,潛神諦思,著《金剛經真義疏》,經義探玄,剖解透析。
 
香港於一九四五年秋恢復和平,大師遠赴大嶼山弘法,先後在昂平蓮池寺及鹿湖竹園精舍宣講《金剛經》,此後應青山長明精舍、九龍法雲蘭若、東蓮覺苑、正覺蓮社、般若精舍、志蓮淨苑之請,宣揚正法,並在申江印行《金剛、楞嚴、圓覺三經註疏》。大師於一九四八年更親自向國內各大叢林及佛教機構普遍贈送其著作,以廣流通,以結善緣,自此更在多處道場宣講佛經。
 
一九四七年,大師出讓青山荷石軒,以其淨貲赴滬印經,及雲遊大陸各地名勝,弘法結緣。一九四九年南返香港,在九龍黃大仙區置小屋,顏曰「荷石小隱」,以方便四眾弟子趨候請益。更重修大嶼山蓮華台作道場,有意培育僧材,於諸學人選拔青年僧伽六人,上山同住,以五年為期,悉以湛深微妙之佛法,啟迪此六位學人,續佛慧命。
 
詎料一九五五年,大師以舊病復發,世緣已盡,竟於八月初五日示寂,世壽六十七,戒臘三十六。大師一生談經說法不下百餘會,大興法雲,港九緇素,咸皆敬仰。
 
(iv) 虛雲老和尚
 
虛雲老和尚是中國近代佛教四大名僧之一(其他是弘一、太虛和印光),為中國教內各佛教徒所尊敬。他曾到香港六次,都很受到信眾歡迎,歸依者數以千計,可說是與港人有緣。茲將該六次來港情形略述如下:
 
一九二八年戊辰,虛老時八十九歲,為募佛像籌款,與王九齡(寬禪)居士同行,至香港。時陳真如(銘樞)主粵政,派員接至廣州,住頤養院。此次來港,純屬過境性質。
 
一九三五年乙亥,虛老時九十六歲,戒期後,應香港東華三院之請,赴港建水陸道場,壇設東蓮覺苑。事畢,轉返鼓山。
 
一九三八年戊寅,虛老於春戒後,仍赴穗垣講經。講畢,赴香港東蓮覺苑主持啟建大悲法會。秋後回南華寺,時年九十九歲。
 
一九四七年丁亥夏,香港東華三院請作平安法會。赴港,住崇蘭學校,由曾壁山(寬壁)招待,及助理法事,皈依者數千人。旋應寬如、寬榮兩法師、李民欣居士之請,赴澳門講經,打佛七,歸依者數千人。
 
一九四八年戊子,春戒後,赴穗垣為佛教志德醫院開幕兼說法,旋赴香港沙田慈航淨苑道場講經。虛老其時已一百零九歲,並應智林監院之請,結念佛七,為眾說三皈五戒,又至東蓮覺苑拜懺。事畢,回雲門。
 
一九四九年己丑,虛老已一百一十歲。夏,因香港方養秋居士之請,為佛堂開光,又於般若精舍講經,留港一月即回山。
 
該次虛老來港,有心人欲勸他留港弘法,虛老說:「弘法自有其人,至於我本人另有一種責任,……惟內地寺院庵堂,現正杌隉不安,我倘留港,則內地數萬僧尼,少一人為之聯繫護持,恐艱苦益甚,於我心有不安也。我必須回去!……」可見虛老悲心懇切,對患難眾生救度無餘!而終有雲門事變,超死回生,命如懸絲。直至一九五九年圓寂於雲居山,世壽一百二十,僧臘一百零一歲。
 
攷虛雲老和尚生於道光二十年庚子(1840),在泉州府出世,俗姓蕭,世居湖南湘鄉。出生後,母死,由庶母王氏撫養,十七歲娶田、譚二氏為妻。翌年到福州鼓山湧泉寺,禮常開老人為披薙,更依妙蓮和尚受具足戒,名古巖,又名演徹,字德清。曾任職鼓山多年,老和尚於三十二歲開始即往各大名剎參學,歷諸名勝,禮諸大德。五十歲時,老和尚出國,到不丹、印度、錫蘭、緬甸,朝佛聖地,回國後,繼續參學。一八九五年在高旻寺打禪七,其間得以開悟,時年五十六歲,此後講經說法,融通無礙。
 
虛雲老和尚志在復興祖師道場,其平生建造大小百十寺院,如雲南華亭、雲棲;廣東南華、雲門;福建豉山;江西雲居。師歷十五坐道場,中興六大名剎,延續溈仰、雲門、法眼三宗,承法統、續傳燈,皈依弟子逾百萬人,為世稀有!
 
(2) 沙田和大埔之佛教
 
(i) 般若精舍
 
沙田般若精舍創辦人乃宏賢法師,於一九一五年成立,原名普靈洞,後受虛雲老和尚面諭,在一九四八年正式將普靈洞更名為般若精舍。精舍早期由宏賢法師領導佛教同人作自我修行之道場,其後更成為弘法演教之弘道場所,其中曾聘請虛雲老和尚、觀本法師、顯慈老法師等駐錫,弘化眾生,因此德風所被,聲名遠播。
 
一九五三年,該精舍獲得慈善家胡文虎先生之支持,興辦安老院,安頓年老無依、流離無靠之老人,為佛教人士創建老人院之嚆矢,安老院終於一九五五年開幕,誠屬難能可貴。
 
宏賢法師後於一九七一年圓寂,往生後,該精舍乃由性智法師繼任住持。
 
(ii) 慈航淨院
 
慈航淨院之創辦人為智林法師,法師原藉廣東省鶴山縣,夙具慧根,自幼出家於廣州如來庵,隨宏願法師修學佛法,後到鎮江金山寺求具足戒,甚為精進,且獲其師器重,並勖勉有加。
 
一九二二年間,宏願法師在香港購入沙田一地,創建為慈航道場,交由智林法師住持,從此,法師乃於香港從事弘法利生工作,旋得大慈善家胡文虎先生之慷慨捐助,於原址改建為慈航淨院,並創辦慈航學校,教育當地失學兒童,造福鄉民不淺,為沙田區有名之佛教小學。
 
一九三二年,智林法師往生,由其師弟智海,智通及其徒瑞通法師秉承遺志,繼續發展佛教弘法及教育事業。(註23)
 
(iii) 佛教大光園
 
佛教大光園位於新界大埔石鼓壟,住持者為曾獲英廷頒賜MBE勳銜之比丘尼,而畢生致力於發展鄉村教育之釋慈祥法師。
 
慈祥法師俗名郭文忠,生於一九一一年,家境富裕,有弟妹二人。父母親繼往越南經商,法師於十七歲時畢業於廣州省立之女子師範,繼而考入中山大學選修哲學。法師年青時甚為活躍,好動,在某年暑假正偕八位同學到香港旅行,曾有笑航法師告訴她可去香港大埔蘭若園聽一位大法師講經,甚契哲理。當她到達香港後,該園派了一位出家人陪她同往蘭若園聽該大師說法,她不甚瞭解,笑航法師便送給她許多佛典閱讀,然後才得領悟佛法,便決心在石崗凌雲寺出家。然後在香港菩提佛學社精修《楞嚴經》三年,又選讀其他佛典,此後四出講經,足跡遍及香港、上海、南京、中山各地,並曾參學著名大德。
 
法師於三十年代創建佛教大光園,繼於四十年代成立大光義學,獨力支持經費,後來增設中學,成為政府津貼佛教學校之先河,並致力於大埔區社會福利事業,素為新界人士所讚許。香港政府特奏請英女皇頒贈MBE勳銜,為佛教出家人首獲此榮譽賞賜,誠屬佛教之一項光榮紀錄。
 
(iv) 蘭若園定慧寺
 
蘭若園在新界大埔馬窩村,乃於一九二一年由善信李寶椿三太、劉四姑及關五姑等集資向政府購得屋地萬尺,復批農地十數萬尺建成,迎請增秀老和尚任住持,弘法度生,紹隆三寶。一九三四年加建大雄寶殿一座,巍峨殿宇,佛相莊嚴,二十年後,改名為定慧寺,註冊為法人社團。
 
增秀和尚,本姓黃,諱法希,生於光緒九年(1883),原籍廣東開平上郭鄉,幼承庭訓,勤讀詩書。年二十二歲發心出家,在廣東肇慶七星巖大覺寺依幢輝大師薙度。光緒三十一年(1905)往鼎湖山慶雲寺求具足戒。至宣統二年(1910),時年二十七,以鼎湖山壽安和尚傳法為慶雲寺宗派,在該寺任知客,後辭職入鎮江金山寺學參禪,繼往常州天寧寺,寧波天童寺參學二年。一九一五年轉往上海哈同花園華嚴大學聽月霞法師講《大般若經》,與海仁、遠參二法師為同學。二年後,遂返回肇慶七星巖大覺寺掛錫。次年,返鼎湖,再任知客,時年三十五歲。
 
一九二一年,法師辭去鼎湖山各職,來香港凌雲寺,得妙參法師賞識,與港九諸上善人廣結法緣,獲各善信之幫助,建蘭若園於大埔,時年已三十八歲。一九二八年復回鼎湖山慶雲寺挽救狂瀾,佛剎得以保存,免被拆毁,故獲全省佛教人士年稱許,悉讚增公功德無量。
 
一九三四年,法師回大埔蘭若園主持加建大雄寶殿,直至七七抗戰,日軍侵入廣東,僧尼逃難來港,增公大開方便之門,收容六十餘尼眾於蘭若園,予以庇護。迺至香港淪陷,居民疏散,而糧食漸缺,蘭若園難以維持,各眾尼師不欲增加負擔,亦相率離去,而增公亦恐蘭若園遭歹徒破壞,故決定留守,但生活艱苦,以雜糧佐食,因此營養不良,體力衰竭,經過三年八個月之艱苦歲月,才結束了茹苦含辛的困難,終於渡過。增公時年已六十二歲。
 
翌年,增公往沙田慈航淨院閉關、參禪、閱藏、修煉身心,在定中得以開悟。次年出關,返回鼎湖,一九四八年,為廣東佛教會、省政府和省參議會選為慶雲寺方丈,眾望所歸,大加整頓寺務,氣象一新。
 
一九五零年,增公辭山退院,返回大埔蘭若園,重主園務,繼弘佛法。翌年,大嶼山寶蓮寺舉行傳戒,請增公為羯磨阿闍梨,各地僧尼遠道來受戒者甚眾。值筏可大和尚於戒期完滿後退修,增公以齒德俱尊,戒律精嚴,被推為寶蓮寺住持。一年後告辭,回大埔蘭若園。一九五三年改蘭若園為定慧寺,推舉筏可、洗塵、茂蕊、旭朗、修慧等任永遠董事,改為十方叢林,四眾弟子同修辦道之所。(註24)
一九六七年,增公以八十四高齡辭去方丈一職,由茂蕊法師繼任,增公復來往港九各地講經說法,力此不疲。其後於一九七五年一月圓寂,由法海法師舉火荼毗。
 
(3) 荃灣之佛教
 
(i) 竹林禪院
 
一九二九年,有融秋和尚者,招集善信,在新界荃灣芙蓉山建立一座竹林禪院,傳承臨濟正宗黃龍派血統派系之禪宗道場。
 
溯融秋和尚生於光緒十三年(1887),廣西博白人,薙髮於廣西博白縣周華寺,法名能澄,依建良大師薙度。師祖勝林老人,命往參禮穀林老人於鼎湖,蒙穀老之啟迪,慕諸方之道風,遂於一九一四年與筏可、茂峰、靈禪三法師結伴出粵。筏師逕投金山坐禪,融秋與茂峰、靈禪則詣寶華山圓具,此後朝禮名山,聽教參方,得益良多。
 
一九二四年參畢返粵,與張謇居士於廣州西來初地華林寺協辦南華佛學院,請寶靜、茂峰二法師分任講席。
 
一九二七年融秋和尚來港,駐錫於大埔石鼓壟,翌年覓得芙蓉山勝地,並得弟子茂清、茂常、茂顯、茂霞、茂寬及茂雲等諸善信之助力。於一九二九年,創建竹林禪院,至一九三二年冬,浮屠寶殿落成,奉地藏菩薩聖像,翌年請博白周華寺住持勝林老和尚蒞臨傳授戒法,其後於一九三九年春舉行生死佛七,更於一九三七及一九三九年由融師親身及茂春老和尚兩度傳戒,暨啟建水陸道場法事。
 
融秋和尚為完成創建大雄寶殿之志願,多年籌劃,嘔心瀝血,終能於一九七五年親自奠基,卒償素願。老懷暢慰,不料積勞成疾,身體不適,於一九七六年入滅。其徒眾恪遵遺命,於一九八二年全寺落成開光。翌年,由了知法師陞座為住持。
 
(ii) 南天竺寺
 
荃灣芙蓉山南天竺寺乃於一九三九年為茂蕊法師所開創,並首任住持,乃香港新界的著名寺院之一。
 
茂蕊法師係廣東開平縣人,俗姓簡,生於光緒二十九年(1903)。二十歲時依廣東羅浮山華首台寺首座融衍法師披薙出家,同年冬,於廣東肇慶高要縣鼎湖山慶雲寺,依佐山和尚受具足戒。翌年,任悅眾之職。一九二八年受法於順德大良寶林寺,在禪宗大德翹芬和尚處傳承臨濟宗派系,為該宗第四十四世。翌年,為大眾所推許,任寶林寺當家。
 
一九三一年法師北上參訪各大名山高僧、佛剎聖地,對於參究方面,獲益菲淺。一九三二年,法師南來香港,向政府申請購地,為日後發展佛教。一九三五年在新界荃灣芙蓉山創建南天竺寺為潛修之地,更禮聘各大德到來講經說法,成為港中佛教名剎之一。
 
一九四一年太平洋戰爭發生,香港被日軍佔領,法師力保寺產,並維持僧眾糧食,卒渡難關。一九四六年法師發起成立香港佛教聯合會。一九五二年法師將芙蓉山土地一萬四千餘尺施於定西法師建立東林念佛堂,及贈地數千尺建成太虛大師舍利塔於南天竺寺附近。一九五二年更聯合四眾發起成立世界佛教友誼會港澳分區總會,被選為副董事長,及繼筏可和尚後為董事長,直到圓寂前為止。
 
法師曾代表本港佛教界出席在曼谷、金邊、鹿野苑、可倫坡等地舉行之世界佛教友誼大會,對佛教貢獻良多。同時亦擔任香港其他佛教社團職務工作,竭力以赴。後法師不幸於一九七六年五月二十六日在香港圓寂,世壽七十四歲,僧臘五十四。(註25)
 
(iii) 東普陀寺
 
東普陀寺是香港荃灣一間馳名寺院,其開山祖為茂峰法師。
 
茂峰法師本姓李,名仁山,字茂峰,號顯妙。出生於廣東省東南之博白縣,時在光緒十四年(1888),生而穎異,幼從鄉校,稍長,則赴粵從商,業餘曾遊佛寺,得讀佛典,心生喜悅。一九一五年法師二十八歲,毅然投奔鰲魚寺依融化法師薙度,唯被其兄逼令回鄉。然心尚決定出家,乃於某夜離家私逃,步行一百二十里,到達廣州灣,乘輪抵港,由港轉穗,數日間到肇慶鼎湖山慶雲寺,掛搭隨眾,勤勞作務。一九一六年在山中遇筏可、融秋、寧禪諸師友善,切磋佛學,乃於是年十月共離慶雲寺往南京。
 
是年寶華山慧居寺開千佛大戒,法師與筏可、融秋具名求戒,學習律儀,受三壇大戒。法師在山五年,遍閱龍藏,得益不淺,繼聞寧波觀宗寺諦閑法師大開法席,乃下山赴寧波謁諦老。諦老留法師授課,甚器重之。法師留學數年,成績卓著。一九二四年冬月,法師被聘至台灣基隆靈泉寺講學,前後講經十餘座,法會甚盛,並赴其他各地弘法。
 
一九二七年香港老居士潘達微、朱大同、杜其章,聯同賴際熙、何東爵士夫人張蓮覺禮請法師來港,駐錫於香港半山區法源堂,前後講《法華經》等數座,全港善男信女皈依者達五千人。
 
法師以機緣成熟,乃於荃灣老圍村千石山購地建寺,定名為東普陀寺並於一九三三年落成,自此法輪常轉,並應廣州江太史之請,到廣州海幢寺講經。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香港淪陷,秩序大亂,法師力保寺院,不致被毁,並維持寺內清眾泉,費煞苦心。直至和平光復,法師重修大殿,接引十方僧眾。一九四九年,中原突變,國內局勢不安,群向南移,不少佛教僧尼逃難。法師悲天憫人,於寺中搭棚接收掛單僧眾,常住者有百餘人,時間長達九年,可見法師之德量,故被稱為香港慈悲王,不愧為名也。法師於一九六六年入滅,時年七十八歲。(註26)
 
茂峰法師圓寂後,由其徒了一法師繼任住持。
 
(iv) 鹿野苑
 
荃灣鹿野苑之開創得力於若舜法師,茲將其行狀略說如下:
 
若舜法師乃江蘇泰縣曲塘填人,俗姓呂。六歲就讀私墊,聰穎異常,八歲投該鎮之極本庵,依鉅蓮上人出家,十八歲披薙,詣寶華山圓具,居山十二年,專精戒律,對向上一事力求參究。三十歲辭寶華,而到鎮江金山寺參方,為宗仰老人所器重,受其記莂。
 
一九一九年宗仰老人應棲霞法老之請,分燈棲霞,剋志中興,未及三載,而宗仰示寂。若舜不忍殿堂久虛,乃徇各方敦促,拜命繼任法席,時乃一九二一年。當時棲霞大興土木,經費支絀,若舜力任巨艱,茹苦含辛,獲各大護法支持,寺運轉昌。
 
一九三零年香港各界人士對若舜法師景仰甚力,故法師應香港善信之請,蒞港弘法。法師每年率領僧眾數十人南來大作佛事,於名園、利園舉行水陸法會,參加善男信女不下千萬人,因之信佛而皈依者,又數千眾。
 
自此以後,法師為法為人,南北奔走,席不暇暖,所有檀施,悉用造寺,叢林規模,得以成辦。一九三八年法師以弘法兩地礙難兼顧,乃息隱於香港荃灣鹿野苑。一九四一年,太平洋戰爭開始,香港淪陷,若舜法師以愛國愛民,勞心過度,感染疾病,延至一九四二年薪盡火滅於鹿野苑。法師住世六十四載,僧臘五十六,其後有徒明常法師來港,繼其出任鹿野苑住持。(註27)
 
(一) 發展時期概論公元1946-2000
 
香港佛教的歷史始源於杯渡禪師駐錫屯門,建成杯渡庵,及其後之靈渡寺,其時約在公元四三零年。直至明朝永樂年間(1410),凌雲寺始建成於石崗觀音山,此後便一片空白,沒有任何有關佛教的資料可以提供,作為香港佛教歷史的考據。迺至清末民初(1906)時期,有三位禪師在大嶼山昂平結大茅蓬潛修,才揭開佛教新的歷史一頁。
 
此後,佛教在香港的活動陸續展開,原因是香港自歸英國管治後,環境安定,經濟貿易逐漸建立,比較國內政治動盪,幣制不安,較勝一籌,所以內地人民陸續來港居留,佛教人材亦跟着傳來,弘法道場亦在新界各地,例如大嶼山、沙田、荃灣、青山等地創立,形成佛教寺院傳統形式,以出家僧人為中心的佛教制度。這種情形一直維持到太平洋戰爭時,日本佔領香港時代結束才告完畢。
 
香港重光後,佛教的活動增多,更因國內局勢不安,戰爭頻仍,造成更多人民逃難香港,增加更多的僧人和佛教徒,促成香港的佛教更形蓬勃。香港的佛教徒為了適應時代的進展需要,更積極地辦理很多的教育和社會服務工作,佛教教理的弘揚方式也不斷改進,而對於本港與外地的佛教文化溝通亦有進行,使香港佛教的地位不斷提升,這種繁榮現象肯定持續到二零零零年代。
 
根據上面的敍述,香港的佛教歷史大概可以劃分為三個時期:
(一) 啟蒙時期──由四三零年至一九零零年
(即由佛教傳入香港至清末時代)
(二) 建立時期──由一九零零年至一九四五年
(即由清末民初至日治時代結束)
(三) 發展時期──由一九四六年至二零零零年
(即由香港重光至港人治港時代)
 
本文即敍述從佛教開始傳入香港,至一九四五年日治時代結束的香港佛教源流,包括了第一及第二時期,是一個簡略和概括的報道,希望讀者從中可以得知佛教先賢們在開拓香港佛教的道場和弘揚佛教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其中曾經歷的困難和艱苦情形,使後來的香港佛教可以從他們所建立的穩固基礎上,充份獲得良好發展,從而進入香港佛教的興盛時期。當筆者執筆寫完本文時,心中不期然對各位佛教先賢所作出的努力和貢獻,生起了崇高之敬意。
 
至於第三個發展時期,筆者認為暫時尚未有足夠的資料去寫作,因為年代距離太近,而且牽涉的範圍甚廣,所以要在適當的時候才能動筆,祈望各位讀者原諒和指教。
 
一九九一年歲次庚午二月十五日佛涅槃日 完稿於香港堅舍
 
 
 
附註:
 
*本文原載《法相學會集刊》(第三輯)(香港:香港佛教法相學會,1992),頁1-28。
 
1見羅香林:〈屯門與其地自唐至明之海上交通〉,《一八四二年以前之香港及其對外交通──香港前代史》(香港:中國學社,1959),第二章,頁21。
2 見蕭國健:《香港之三大古剎》(香港:顯朝書室,1977)釋大光所作〈序〉。
3 《高僧傳》卷十
4 陳援庵先生之《釋氏疑年錄》在「京師杯度」下亦定為「宋元嘉三年(426)卒」。
5 見饒宗頤:〈靈渡山杯渡井銘附記杯渡事蹟與靈渡寺始末〉。
6 見蕭國健:《香港之三大古剎》。
7 見司徒胡君麗(Gwenneth Stokes)著、許性初譯:《香港史話》(香港:香港政府印務局,1967)。
8 見釋鎮庵:〈觀音山凌雲寺重興記〉。
9 見宋學鵬:《凌雲寺史》。
10 見釋鎮庵編:《凌雲佛學研究社五週紀念特刊》(香港:凌雲佛學研究社,1983)。
11 見拙著:〈寶蓮禪寺編年表〉,刊於《佛友》1977年第6期(香港:世界佛教友誼會港澳分區總會)。
12 見拙著:〈懷念海仁老法師〉,刊於《香港佛教》第216期(香港:香港佛教雜誌社)。
13 參閱釋明慧編:《大嶼山誌》(香港:寶蓮禪寺,1958)。
14 同註13
15 同註13。
16 同註13
17 同註13
18 見張曼濤:〈香港佛教〉,刊於《佛光學報》1977年第2期(高雄:佛教文化服務處)。
19 見《寶靜大師全集》序文。
20 見釋瑞融:《志蓮淨苑簡史》。
21 見拙著:〈太虛大師與世界佛教友誼會〉,載於《香港佛教》第322期。
22 見拙著:〈太虛大師的思想體系〉,載於《香港佛教》第286期。
23 見性智:《般若精舍簡史》。
24 見吳大立:《增秀老和尚傳略》。
25 見拙著:〈悼念茂蕊老法師〉,載於《南洋佛教》第87期(新加坡:南洋佛教雜誌社)。
26 見了一法師等述:《茂峰法師事略》(香港:東普陀寺)。
27 見朱潔軒編:《棲霞山志》(香港:鹿野苑,1962)。
 
 
(明珠按:本文為高永霄老師於二十年前所寫香港佛教史的文章,對香港佛教源流作一清晰的記述,現移載於此,以讓同學們分享高老師的作品,亦可為懷念高老師對明珠學生教學的記念。)
Go Back
版權所有:明珠佛學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