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信息  

漫談佛教偈頌
作者:如流
發布時間:2012/12/27

 

         佛教文學體裁之中,偈頌是佔有很重要的地位。一般來說,偈是以四言、五言、七言等之韻文或詩歌體的形式來表達其內容。偈頌以四句為一首,故有「四句偈」之說法,這是因為印度梵文多以詩歌來傳播,梵文一句詩歌以三十二音節為主,譯為漢語之後,多分為四句之故。
 
         偈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之偈,是指三藏十二部教中之「伽陀」(梵 gatha)與「祇夜」(梵 geya),兩者都是偈頌之體,但意義則互有不同。「伽陀」是孤起偈之意,即偈前沒有相關的長行經文,而直接以韻文教說,稱為「孤起偈」,如《金剛經》內的偈頌便是孤起偈;「祇夜」則譯作重頌,即是在偈前有長行經文,然後再以偈頌重複其意義,故稱為重頌,在《法華經》內便有甚多的重頌。其次,在狹義來說,偈只是指伽陀,即孤起頌而已。不過,有時在經論中亦會出現同時混用此二者之情形。
 
        在印度佛教及中國佛教的流傳過程上,有很多非常著名的偈頌,千百年來被佛弟子廣泛傳誦,現試從印度佛教及中國佛教的流傳上,各選三首偈頌,來看看其中的意義。
 
一、七佛通偈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首先第一首的偈頌是「七佛通偈」,此乃指過去七佛共同的教誡,是佛教中廣為傳誦的偈頌。在《增一阿含經》的序品中,阿難告訴大眾說,在一首偈頌中,能具足諸佛、辟支佛、聲聞的教法的,便是這首「七佛通偈」。阿難在經中說:「諸惡莫作,戒具之禁,清白之行;諸善奉行,心意清淨;自淨其意,除邪顛倒;是諸佛教,去愚惑想。」由阿難的語意來看,以戒行為首要,使不作惡事,奉行善業,使心意清淨,再者「自淨其意」則是指能「心意清淨」能「除邪顛倒」以至「去愚惑想」。
 
        由此看來,「七佛通偈」中之「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是指行為上的戒行,「自淨其意」一句,可能有更深的含意。在善惡教誡之上,更要求弟子清淨心意,進而去除邪見顛倒見,去愚惑想」。所謂「顛倒」,就是指:以無常為常、以苦為樂、以無我為我、以染為淨的四顛倒見。能夠破除四顛倒見,便會去除愚惑。因此「自淨其意」是超越善惡的層次,在誡惡勸善之後,更勉人不執著於本無自性之善惡,才能使心意真得「無著清淨」,進而證入解脫的智慧。
 
        在中國唐朝,著名的詩人白居易曾經往訪鳥巢禪師問道,當禪師以這首七佛通偈回應白居易時,白居易便說「三歲孩童都曉得」之語,證明此偈在當時已廣為人們所諷誦,但當鳥巢禪師說到「八十老翁行不得」時,白居易便為之慚愧不已,皆因此乃事實所然,語意雖淺易,但內裡涉及實踐的道理時,八十老翁也不能實踐到呢!
 
        無論如何,這首七佛通偈總括了佛教的實踐德目。以原始佛教的許多經典裡,都有論及此偈語。當有人詢問佛教是什麼時,我們可以直截了當地回答的,便是這首偈文了,它是最能表達佛教倫理精神的一面。
 
        上述的七佛通偈,也見於南傳《法句經》第一八三偈。淨海法師在他的現代語譯本《真理的語言 — 法句經》一書中,將此偈頌以白話文譯之如下:
 
「不作一切惡,奉行一切善,清淨自己的心意,這是佛陀的教誨。」
 
 
二、無常偈
 
    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此偈闡釋世間萬物皆為無常,沒有東西可以常住不壞,凡生者必滅,故唯有超脫此生滅之世界,始可得寂靜之真理。據北本《大般涅槃經》及《大智度論》記載,釋尊前生曾為雪山童子,在雪山修行時,為求能由帝釋天所變化之羅剎聽聞此無常偈,而自樹上跳下投身捨命,故此偈又有稱之為「雪山童子偈」。其實,此偈原根據阿含部中之涅槃經而來;即法顯譯《大般涅槃經》卷下所記,佛陀於入滅之際告誡諸弟子(大正一‧204下):「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雖然「無常偈」為佛教各部派所共同遵守誦念,但因各派理解不同,致亦出現不同的演繹。部派佛教所理解的,乃在於「生滅滅已」之「滅已」一點,以為寂滅性之出現,必須待生滅法滅後,才得到此「寂滅性」。大乘佛教則在生滅法之本身,以為生滅本身所顯之「滅已」,其當體即是寂滅。因是,一在於出離生死後,而後證入寂滅,另一則在於即生滅中而證入寂滅。故對此寂滅性之不同解釋,便有著不同的意義。
 
        年前聖嚴法師去世時,靈堂上亦以「寂滅為樂」作為輓額,以示生命無常之理,而令這首偈頌引起更多佛教徒的關注。
 
 
三、緣起偈
 
    若法因緣生,法亦因緣滅;是生滅因緣,佛大沙門說。
 
        此為簡略說明緣起法之偈頌。即說佛教根本義四諦中之苦、集、滅三諦之偈文。據眾多佛傳所述,此偈為舍利弗初聞五比丘之一的馬師比丘所說佛陀教示之概略說明,舍利弗聞此偈而立即證得預流果,於是回去告訴目犍連,目犍連亦即證果位,於是二人一同前往歸佛陀門下,成為佛陀上首弟子。因此這首偈頌十分重要,印度很多佛教的聖地,以此緣起頌安置於塔基、塔內或佛像的臺座上,或在佛像光背處刻上此頌,故這首偈又稱為「法身舍利偈」或「法身偈」。現存梵本或藏譯佛典之末亦多記載此偈頌。
 
        由於舍利弗得道之因緣在佛教傳播史上至為重要,很多經典上亦記載了這個故事,順帶亦錄有此偈,不過由於翻譯者不同,因此這偈有很多不同的版本,上面所引的是《佛說初分說經》所說的版本(大正十四‧768上)。以下再引述幾個不同的版本,以作參照:
 
「諸法從緣起,如來說是因;彼法因緣盡,是大沙門說。」《有部毘奈耶出家事》(大正二三‧1027下)
 
「諸法因緣生,是法說因緣;是法因緣盡,大師如是說。」《大智度論》(大正二五‧136下)
 
「一切諸法本,因緣生無主;若能解此者,則得真實道。」《過去現在因果經》(大正三‧652中)
 
「諸法從因生,諸法從因滅;如是滅與生,沙門說如是。」《佛本行集經》(大正三‧876中)
 
 
四、四宏誓偈
 
    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在中國佛教的流傳過程上,亦產生了很多不同的偈頌,而其中較為被人熟悉的一首偈頌,便是四宏誓偈了。這首偈頌在很多皈依儀式上均要求弟子唸誦的偈頌,而在一般法會上亦會頌唸。它很能反映出大乘佛教菩薩的廣大行願,因此受到佛弟子的歡迎。據云這首四宏誓願偈乃南北朝時代天台宗高僧智顗大師所製。
 
        這四宏誓偈其實是反映出大乘佛教對四聖諦的解說。「眾生無邊誓願度」是指無量的眾生皆為無明所惑,故菩薩誓願要度化他們,此說之為「苦諦」;「煩惱無盡誓願斷」是說明苦乃源於煩惱,因此要誓斷此煩惱,故此為「集諦」;「法門無量誓願學」乃是說明修道之途,即無量度生的法門皆應學習,以便盡未來世廣度眾生,故為「道諦」;最後的「佛道無上誓願成」便是說明最終成就無上的佛道的「滅諦」。這是從大乘菩薩的立誓修行角度來演繹佛陀教示的四聖諦法門。亦因如此,古往今來不少大德都很推崇這首偈頌,譽之為大乘佛教菩薩精神的體現。
 
五、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在中國佛教的經典上,一般的傳誦經典的開首,均會在首頁上印有這首開經偈,使佛弟子在打開經典時,便存莊嚴恭敬心,以此來對佛典進行諷誦或研究。這首偈頌是由唐朝武則天所製,其文筆之暢順及精簡,且意義深奧,令讀者即時產生極大的攝持作用。據說後來有不少大德欲將它修改,但亦無法寫得更好而取代它。因此我們在研習經典之先,亦應合掌以真誠恭敬的心來誦念此偈,那麼對於經文的專注或理解,或有不可思議的收穫。
 
 
六、回向偈
 
    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佛教的回向偈甚多,不同的經典、不同的宗派、不同的儀式上,也有不同的回向偈。這首回向偈的特點是不偏於一宗一派的宗旨,而且言辭簡單,五言四句,頗能道出佛教回向的普遍平等、共成佛道的偉大莊嚴平等意義。因此在不少的法會儀式完成時,也會唸誦這首偈頌,亦令此偈頌成為普遍最受歡迎的其中一首偈頌。此偈頌乃出自《妙法蓮華經》之化城喻品第七,而《法華經》亦是北傳大乘佛教最受尊崇、影響力最大的經典之一。
 
        其實,佛教的著名偈頌真是多不勝數,很多更廣為人們所認識及誦念,受到千百年來佛弟子的歡迎。上述所說的,只是簡略介紹其中較為時人所熟悉的吧了。我們若細心察看古今經典,或眾多大德的著述,當會發掘出更多令人津津樂道的偈頌,以方便我們學習護持法義的。
 
Go Back
版權所有:明珠佛學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