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信息  

佛教對人生對社會的態度
作者:果通法師
發布時間:2013/3/4

 

社會上有些人,對佛學未經深入研究,祇是道聽途說,以一知半解的片面推測,就肯定的說佛教是悲觀、消極、厭世主義者,其自身自然由誤解而自誤,有時也會影響到別人。因此有解釋的必要,所以藉此略談佛教對社會的態度。
 
一、佛教對宇宙年生,是現實主義者,既不是悲觀,更不是逃避
 
有些人聽到有人說「佛陀以慈悲為懷」,不知道「慈悲」的「悲」字是「拔除一切眾生的痛苦」的意義,那些人竟誤將「悲」字誤為悲觀的「悲」。其實佛陀已斷除了所有使眾生煩惱的貪欲、無明、執着和妄想,已經獲得一切圓滿的妙智;既不追悔過去,也不冥索未來,而是紮紮實實地生活在現世裏。所以他能以悠然忘我的心境欣賞一切事物,渾然與萬物合為一體,並且他的心靈不再受任何束縛、騷擾,絕對自由、快樂、寧靜和安穩。
 
至於對宇宙人生的看法,既不採悲觀的態度,也不採樂觀的態度,而是採取實觀的態度。這樣可避免渲染或歪曲事實,而能勇敢、客觀地面對現實,針對問題,提出有效的可行方法,以解決問題。例如金剛經上說:「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大智度論說:「諸法實相,名為佛法。」都是觀察事實,思考真理的證據。
 
二、佛教對人生持積極的態度
 
一般社會人士看到佛教有許多戒律,便一口咬定佛教是消極的。豈不知佛陀訂出戒律,其目的是幫助眾生獲得更多健康、快樂和自由,因為依照因果的法則,輪迴善惡,相因而生,所以戒律實為使人增進生活上的健康、快樂和自由的泉源。
 
再說佛陀所講「四大皆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也易引起誤會,以為佛教是不敢面對現實的逃避主義者,其實這是大錯特錯的。事實上,這些話就是教我們不要自欺,因為世間一切事物皆藉「眾緣和合」而生起,本無自性,並非色滅之後才知道它是空的,其存在的時候也不過是一種幻象,莫不當體即空,所以說「色即是空」;依性空而幻生一切萬有的色法,那末性空便是一切色法的本性,所以說「空即是色」。一切事物既皆仗因托緣而生,自然沒有實在不變的個體,也就是沒有究竟的自性存在。以近代物理、化學的原理解釋,即如各元素組成物質,此物質並不是跟元素的原來性質完全相同。例如水由氫和氧組成,但其性質異於氫和氧個別存在的情形,也就是說明當二種元素以一定的比例型態化合就會產生另一新物質,所以「水」祇是一個假名而已。更進一步說,「氫」和「氧」亦是假名而已。可見佛教的態度並非消極的,而是積極的。
 
三、佛教對社會是抱淑世主義的
 
佛教所積極努力的目標是以無限的慈悲基礎,幫助一切眾生斷無明、去執着、除煩惱、滅妄想,顯現佛性而達到不生不滅、不苦不樂不可思議的無漏妙智的涅槃境界。所以華嚴經上說:「勇猛精進,度一切眾生出生死海。」佛陀無條件的慈愛一切眾生及其同體大悲的精神,不但可以消除妨礙社會進步的偏見,掃除種族歧視、階級優越感、宗教偏見等,並使人類生活得更快樂、更和諧。因為人類社會建築在分工合作的制度上,除個人生活所需要的條件外,尚需依靠社會各分子的守望相助,同甘共苦,相互依存。
 
四、佛教以善惡的觀念為道德取捨標準
 
人類世界的特質為情欲,一切苦惱皆生於有情之「無明」,也就是貪、瞋、痴、疑、嫉等心理欲望而產生。佛陀依智慧發現生命的流轉,本於「業力」種子,一切生命現象由「業緣」而成立。涅槃經上說:「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三世因果,循環不失。」三世苦樂皆由「因果流轉」。梁任公說:「輪廻與轉生之說,從宗教或教育方面看,此說對於行為責任扣得最緊,而鼓舞人心向上又最有力,不能不說是最上法門。」(此語載於《佛陀時代原始佛教教理綱要》:「業與輪廻」)。
 
佛法主張善惡的觀念與道德的判斷,即由世間有為法的積極行善,到出世間的絕對善、未來的善,並不是止於現世而已。因為現世人生有「情執」,為邪惡的本源,所以善法、善道、善念,一切基於善行,與行為主義相似,並非生於先天的知。然要有善行,就須先發善心、善念,以克制惡念,所以要說「戒」。依佛陀說,貪起於愛欲、瞋起於無忍、痴起於無明,必須斷除情欲之自私,乃能生愍他利他的道德感情。所以要道德成立,必須具備下列三義:
 
1. 修「戒」以淨化感情,成就慈悲,同情他人而生善念;
2. 修「定」以鍛鍊意志,成就道德意志,絕對之善,而為捨己為人之善行;
3. 修「慧」以成正見正思,淨化煩惱,成就絕對理智,悟得現世之迷而進入悟界。
 
以上所述,佛教對人生社會的態度和精神,足以證明佛教是矯正社會弊病的正確力量。
Go Back
版權所有:明珠佛學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