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又來到了,古語有云:「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一生之計在於勤」。在這新舊時節交替之際,很多人都會訂立新的計劃,好讓在新一年裡,可以按步進行,使達到預期目標。
我們要養成良好習慣,但凡做事,便應當先立下目標,計劃內容,然後按之而行,適時檢討,讓自己逐漸完成事務。我們可以每天早上定下當天要完成的事情,每月月初定下這個月的計劃,繼而在年初訂立全年的規劃。
更長遠的,便是設定一生的宗旨了。古今不少偉大的人物,都是年輕時便立定志向,清晰設立未來的方向,然後不斷奮鬥,堅持而行,最終達致成就。越長遠的目標,越需要長久無間斷的策劃與努力,才能成就,這便是「一生之計在於勤」的意義了。
佛教徒也不例外,我們可以定下每年的短期目標,甚至設訂未來十年的中期目標,但若要成就崇高偉大之無上佛道,那則要確立弘大的志向,這便是佛教有名的「四弘誓願」了。
在佛教的行持中,發心立志是十分重要的,這亦可稱之為發願。我們每天的早晚功課時,例必發願,而願之中,有「別願」與「通願」二種。別願即是個別教徒自己所訂立的願望,如法藏比丘的四十八大願、藥師佛在因地所發的十二大願等等。通願則是所有學道者必須立志發起的終極大願,例如成就佛道、究竟解脫等等。
印順導師在《佛法概論》序言中曾經說過,大乘佛教與二乘最大的分別,便是在於行願之不同。這個行願正是大菩提心之內容。大乘佛教徒每每在皈依之初,乃必須立志發起大菩提心,這即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心。寂天菩薩在《入菩提行論》中說明:「略攝菩提心,當知有兩種:願求菩提心、趣行菩提心。」這即是說,菩提心可分為「願菩提心」與「行菩提心」兩種。大乘弟子學佛之初,必發菩提心,首先須發偉大的志願,然後實行貫徹這個志願,從行動上踏上菩薩自度度他的修道途徑。
四弘誓願的意義
我們學佛之初,必先發起「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志向。具體來說,必先立大誓願,而誓願之最大者,莫過於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眾生無邊誓願度,我們應當信受佛陀的教說,知道生命在無窮洪流中,不斷輪迴,升降浮沉,過程中互相為緣,互相影響,無有出期。我們得聞佛法,自應要承擔著將佛陀法音廣宣流布,以度化無量眾生。《金剛經》說:「所有一切眾生之類,……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我們要發願度化無量眾生,便要體悟一切皆空之理,雖滅度眾生而實無眾生可得滅度。雖無實眾生可得滅度,但眾生不明白諸法皆空,故我們便要發願,除自己了悟,更須學習教化無量眾生,令他們得悟得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煩惱執著何期多,佛法便是教我們不要害怕煩惱,要發大願望,迎難而上,將煩惱我執全部剷除。菩薩要有「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的心志,盡未來際,斷盡自己以至眾生之煩惱。從了悟眾生皆空,煩惱亦空,明白煩惱皆空,無實煩惱可得,故可發願斷除之,是為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陀以無數方便智慧,開出無量法門,目的祇為應對不同眾生的執見。因此,我們亦要學習佛陀的無量法門,廣學多聞,藉以掌握佛陀之方便智慧。若能透徹了悟諸法皆空之理,便能廣設方便法門,盡未來際,廣度眾生。
佛道無上誓願成,這是學佛的終極目標,我們當然是要立大志向,發願成就這徹底解脫,無可比擬的至上佛道。但要成就這無上的菩提道,則初發心的大誓願,與隨後的長遠精進力、無比毅力,的確是至為重要的。其中更要配合前述的三大誓願來輔助,推動我們在菩提道上不斷向前,廣積福德智慧資糧,毫不退縮,邁向最終成就佛果的終極目標。
四弘誓願的建立
這四弘誓願是如何被發展起來的呢?一般的說法,是在佛陀原始教法中的四聖諦所發展起來的。釋迦牟尼在證悟成佛之後,第一次向五比丘說法的核心內容,便是說出「苦、苦集、苦滅、苦滅之道」這四諦之道理。佛陀在法會上三轉此法輪,由示相轉,勸相轉,而至證相轉,令五比丘次第成道。自此之後,四諦法成為佛教教法的總綱領,亦為佛教的核心教義。其中「苦、集」二諦說明了世間有漏的苦果與業因;「滅、道」二諦則說明了出世間的證悟與其修行之途徑。
在佛陀成道之後,說法四十五年,教導無數弟子,令得徹底解脫。聲聞弟子解脫成阿羅漢時,皆能自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這四句成為解脫者之標誌,亦是當時所有佛弟子修道的終極目標。所有聲聞弟子修行成就時,都會自知自證這四句之內容,因此這四句成為聲聞弟子的學道目標。隨著去佛日遠,後代弟子對佛陀懷念有增無減,引發對佛的永恆追思,因而發展出大乘佛教思想,其中對佛陀遺骨的禮拜、遺跡的巡禮,發展出對佛陀圓滿人格的信仰;對佛陀生平的追述,發展研習佛陀傳記的本生譚文學。佛弟子全方位地向佛陀學習,並對他在成道後的四十五年生平教法進行探究,發展出對佛陀無緣慈悲與無限方便的讚歎及學習。因此,逐漸興起了菩薩乘的教法,繼而結集成大乘經典,從自求解脫之道轉向於對眾生的關懷救護,發展出菩薩的願力與行持等教法。
大乘佛教初興時,逐漸開出菩薩要度脫眾生的目標,我們看早期的大乘經典,已見到將原始佛教之解脫目標,轉往度他方向的內容。如《小品般若經》提出了菩薩行的四大願望,其與原始佛教的解脫目標對照如下表:
原始佛教之成就 四諦十二行相 《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八
我生已盡 此是苦、苦應知、苦已知 我自得度,當度未度者
梵行已立 此是集、集應斷、集已斷 我自得脫,當脫未脫者
所作已作 此是道、道應修、道已修 我自得安,當安未安者
不受後有 此是滅、滅應證、滅已證 我自滅度,當度未滅度者
到了稍後的大乘經典,如《妙法蓮華經》〈藥草喻品〉中簡單地說到這四大願望:「未度者令度,未解者令解,未安者令安,未涅槃者令得涅槃。」
在《菩薩瓔珞本業經》中,則把菩薩四願與四諦連繫起來了。其卷上經文說:「所謂四弘誓願:未度苦諦令度苦諦,未解集諦令解集諦,未安道諦令安道諦,未得涅槃令得涅槃。」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七則說得更為明白:「一切菩薩復有四願,成熟有情住持三寶,經大劫海終不退轉。云何為四?一者誓度一切眾生,二者誓斷一切煩惱,三者誓學一切法門,四者誓證一切佛果。善男子!如是四法,大小菩薩皆應修學,三世菩薩所學處故。」
佛教傳來中國後,高僧大德們很早便依據這些經典而加以強調菩薩的行願,如智者大師在《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一,便引用經典說明四弘誓願之內容:
「四弘誓願者:一未度者令度,亦云眾生無邊誓願度;二未解者令解,亦云煩惱無數誓願斷;三未安者令安,亦云法門無盡誓願知;四未得涅槃令得涅槃,亦云無上佛道誓願成。此之四法,即對四諦。」
而在《六祖壇經》(敦煌本)中,更見到惠能大師將四弘誓願放在皈依儀式中了,《壇經》裡說:
「今既自歸依三身佛已,與善知識發四弘大願。善知識!一時逐惠能道: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邊誓願斷,法門無邊誓願學,無上佛道誓願成。(三唱)」
由此可見,自唐朝開始,四弘誓願已經是佛教皈依儀式上不可缺少的一個發願的內容了。
四弘誓願的推演
大乘佛教興起之後,很多大乘菩薩的修行德目被提出來,例如六度、四攝、四無量心等等。但在實踐菩薩行道之先,則以發菩提心最為重要,發菩提心則以發四弘誓願為最徹底。因此,在每天的早晚功課中,四弘誓願都是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提醒著我們要發大願力,步上這菩薩行道。
另一方面,大乘佛教亦由這四弘誓願所帶出的佛陀四大功德,逐漸形成了四大菩薩的德行及其修行道場,以作佛弟子禮拜參學的範例。茲將這四諦、四弘誓願、四大功德及四大菩薩的關係列表如下,以供參考:
四諦 四弘誓願 四大功德 四大菩薩 四大道場
苦諦 眾生無邊誓願度 大悲心 觀音菩薩 普陀山
集諦 煩惱無盡誓願斷 大願力 地藏菩薩 九華山
道諦 法門無量誓願學 大智慧 文殊菩薩 五臺山
滅諦 佛道無上誓願成 大行持 普賢菩薩 峨嵋山
四大菩薩形象的建立,正是由原始佛教四聖諦發展至四弘誓願而來,代表著佛陀之四大功德,亦帶出大乘佛教最重要的四大特點。四大菩薩各具特色,各有抱負,接引不同類型的眾生,吸引及鼓勵信徒向他們學習,藉此導引、勸導弟子們不畏艱辛,努力向前。後來大德們更建立起四大菩薩道場,讓廣大的佛教信眾,藉著朝禮四大名山,來彰顯菩薩的悲智願行四大願力,帶領我們繼續向佛道邁進。
因此,我們應明白佛菩薩之苦心,常時發願,建立起這菩薩的四大願望,提醒自己須精進努力,向著這究竟成佛的終極目標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