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信息  

略談阿賴耶識與三能變
作者:如流
發布時間:2015/10/12

甲、阿賴耶識
 
       阿賴耶識,又稱第八識,以梵語Alaya Vijnana前者音譯而成「阿賴耶」,為有情根本的心識,亦為八識之根本。它含藏了一切善惡行為的種子。當因緣成熟時,它能引生有情的根身器界,所以為一切事物之根源。此識之義譯則有不同的譯名,有譯作藏識。藏者,具有三種意義:
 
  一、能藏 ── 能含藏一切事物之種子故。
  二、所藏 ── 為萬法種子所貯藏之處。
  三、執藏 ── 末那識攀緣此識為自我而堅執不捨,故說為執藏。
 
       阿賴耶識又有譯作異熟識,能引起生死善惡業之異熟果的緣故。更有譯作種子識、阿陀那識、根本識、神識、心等等。
       
       此阿賴耶識之理論乃是由彌勒菩薩所開出,經無著論師之傳承,而由世親論師將之擴大充實,在他的《唯識二十論》及《唯識三十頌》中圓滿地建立起來,成為大乘唯識宗的根本主張。
 
乙、阿賴耶識說是否有違佛意
 
       雖然初期出現的大乘諸經已談及第八識,但是各部派卻不承認大乘經典為佛陀所說,亦不承認有阿賴耶識。此等爭辯在大乘經中常常見到。其實在眾多經典之中,較可信為釋迦佛所口說而為眾弟子結集流傳的,乃為四部阿含經。不過,除阿含經外,亦有很多部派的經典,是秉承佛旨而另行結集的,大乘經典亦是承佛之旨意而結集出來的。所以若說大乘經不能視為佛說的話,各部派的經典出自佛說者亦寥寥無幾。況且,佛陀在世說法並無文字紀錄,一切義理都是口口相傳,乃至佛滅後才有經典結集,以文字將內容記錄下來的,已是佛滅後五百年之事,此等紀錄亦很多透過弟子們的推演發揮。故此,若要判斷經典是否合乎佛說,應以佛教公認的「三法印」為準繩,只要所說的不違背佛陀的本懷,皆可視同佛陀所宣說。
 
       此外,唯識論成立阿賴耶識之說亦有所引據,以《增一阿含經》之密意說有第八識名阿賴耶。對於死後輪迴主體之討論,一直未有停息。佛家本非斷見,豈謂死後便斷滅無有?若如是,則何用修證?所以,原始佛教雖未明顯建立八識,但亦承認死後生命不斷之信念。諸部派亦有此等說法,如大眾部的「根本識」、說假部的「有分識」、化地部的「窮生死蘊」等,可以說是不完整的阿賴耶識思想。故此,阿賴耶識思想與佛意並無相違。

丙、識變似境 — 三能變
 
       唯識宗主張「萬法唯識」,即是說,宇宙間一切事事物物都不外是由有情的八個心識所變現出來的。但是,我們不禁會問︰既然宇宙萬有都是由心識變現出來的話,那麼,能夠變現出世界的心識的情形又怎樣?而事物的變現過程又是如何的呢?世親論師在他寫的《唯識三十頌》中提出主張︰「由假說我法,有種種相轉,彼依識所變,此能變唯三︰謂異熟、思量,及了別境識。」這即是說,為了施設假立的我及世間事物,於是教令生起了「我」及「事物」的相狀。此種種我及事物之外相,其實都不外是依據有情的八個心識所呈現出來的。這能變現山河大地的心識雖有八個,但歸納起來則分三類,故謂之「三能變」。

    「變」的意義不是從無而生有,也不是變化而生起,而是每一個識體生起作用時,轉生起能了解之能力(見分)及所了解的對象(相分)。這種轉生的情形就稱為「變」。這三類能變的心識分別為︰一、異熟能變識,二、思量能變識,三、了別境能變識。現分別簡單說明如下:

一、異熟能變識
  
       異熟能變識即是指第八阿賴耶識的情形。「異」即不同,「熟」即成熟之義。異熟的通俗名稱就是「果報」,即是說能夠引生出果報的識,所以又稱為果報識。有情由多生多世所作業行,因而引生這一期的果報生身及呈現其周圍環境,皆為異熟識所變現,故稱之為異熟能變識。異熟有三個含義︰

1、異時而熟 —  有情所作的業因,當種子成熟為現行時,必在不同時間發生。
2、異類而熟 —  類、即性類。佛家以道德價值的立場,把世間行為分為三種性類︰善性、惡性及無記性。就果報來說,因果的性類是不同的。業因有善性惡性之分,但現行業果必是無記性的。因有善惡,譬之百川,而果則譬之大海。百川各有清濁鹹淡,而大海則兼容並蓄而不能分。又例如我們當做了善的行為之後便會感受快樂的果報,此快樂乃是非善非惡的,故云「無記」,所以稱為異類而熟。
3、變異而熟 —  種子由因至果的過程中必經很多變化,逐漸才能成熟。

二、思量能變識

       思量能變識即是指第七末那識的體性,「思」謂思慮,「量」即量度,即是指第七識恆常及審細地起思慮量度着異熟識,不斷地執着此第八識,以為它是實在的自我,這個執着便是佛家稱為的「我執」。由於有此實我的執着,於是造出種種行為,無限煩惱都由此而引起,故稱之為思量能變識。

       實際上,八個識體都會引起思量的,不過有如下之分別︰第八識恆常而不審細,第六識審細而不恆常,而祇有第七末那識具有恆常又審細的體性,故稱之為思量能變識。

三、了別境能變識

       此乃統合指前六識之體性。「了」謂明了、了解;「別」是分別、辨別;「境」是對象。前六識即「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此六識各自了解分別特定的對象範圍,即色、聲、香、味、觸、法等等境界,其實此六境都是由六識自身所現起的境界而已。由於此六識於異熟識所現起的根身器界上,生起相分(六境)及見分(能了別之力)而令見分攀緣相分,生起了解分別,故曰了別境能變識。

       唯識宗認為,有情多生以來所作之種種行為,逐漸薰化成為業種子而貯藏於第八阿賴耶識之中,經過時間、變異成熟而起現行,於是便現起有情這期生命的個體,及周圍的事物環境,這是第一重能變。繼由於第七末那識不斷起思量,盲目地執持着阿賴耶識以為是自我而不捨,於是產生我執,故而有人我之別,這是第二重能變。再由於前六識的作用,接觸由異熟識變現的外境而攀緣着去了解分別,這便是第三重的能變。基於此三能變的作用,「我」與「法」等所有萬象便宛然存在了。唯識家說萬法唯識之道理乃本於此。

丁、識之淨化與轉識成智
 
       由於阿賴耶識含藏著雜染及清淨的種子,因而蘊涵著出現雜染種子所現起的穢土或清淨種子所現起的淨土的可能。所以我們若能努力修行,把與煩惱相連結的行為減少,而多作引發清淨種子起現行的善行,使阿賴耶識中的雜染種子漸漸減少而清淨種子漸漸增多。慢慢地識田中之種子便能淨化,開展日趨美好的生命。
 
       此外,行者更須修習止觀,以智慧力漸次將煩惱障及所知障的種子清除,體證諸法實相,是為見道。更歷經菩薩十地修行,最後入金剛喻定,起金剛心將最微細的有漏煩惱種子徹底摧毀。祇剩全部無漏清淨種子,於是無漏的功用全部現起,產生一個純粹清淨世界。阿賴耶識亦轉成一個清淨識,稱為「大圓鏡智相應淨識」,簡稱「大圓境智」,又稱無垢識。
 
       因為阿賴耶識是遍虛空界,無乎不在的,而轉染成淨後,清淨似圓鏡,清楚照見一切諸法,亦與般若相應,故曰大圓鏡智相應淨識。又因此識至此了無塵垢,故稱無垢識。由此依次轉第七末那識為「平等性智相應淨識」,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相應淨識」及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相應淨識」。於是成就大菩提、大涅槃,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成佛。
 
戊、結語
 
       唯識家認為,我們的身體及所處的世界,不外由第八阿賴耶識的種子所起現行而存有。我們所作的行為亦會薰化成種子而潛藏於此識中,經異熟而成不同之果報。一般人不明白這個道理,盲目地拼命向外追求,藉以滿足自己永恆的執着與欲望,於是煩惱苦果隨之而生,結果沉淪生死,不能解脫。如果能了解這套思想論說,當有助於明瞭人生現象之實況,不對自我及一切事物執為實有,進而努力淨化本身的行為,使能約束身心,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由此開展解脫的生命,向著圓滿的佛地進發。

Go Back
版權所有:明珠佛學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