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來藏名稱
如來藏一詞,梵語為「Tathagata-garbha」,乃為「如來」與「胎藏」二詞所組成的複合詞,即指如來在胎兒之狀態中的意思。這亦可指為一胎藏的如來,即是內藏於眾生現實生命中之如來的意思。
這如來藏之觀念,並非是原始佛教的說法,乃是大乘佛教發展後,大約在西元三世紀,從南印度開始萌芽的。佛教在印度發展的過程中,隨著對佛陀的懷念而結集出不少的佛本生故事,繼而開展出菩薩行觀念,逐漸形成大乘思想,進而認為一切眾生本具覺性,而此覺性乃潛存於每一眾生之現實生命中,由此逐漸形成了如來藏的觀念。
這套觀念是欲說明一切眾生具備如來之胎藏,換句話說,眾生雖然現在未能成佛,但成佛之因已然具備,將來必定成佛。現實生命雖然污染,但如來藏本身則是清淨的、超越的;兼且這個胎藏不是外在的,是內在本然具足的,所以如來藏又稱為「自性清淨心」。
有關經典
有關如來藏思想的經論,在中國很早時期已被譯出,逐漸譯出的經典甚多,舉其重要者,包括下列經典:
- 《大方等如來藏經》一卷 晉佛陀跋陀羅譯
- 《大法鼓經》二卷 宋求那跋陀羅譯
- 《央掘魔羅經》四卷 宋求那跋陀羅譯
- 《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二卷 宋求那跋陀羅譯
-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四卷 宋求那跋陀羅譯
- 《不增不減經》一卷 元魏菩提流支譯
- 《無上依經》二卷 陳真諦譯
- 《大乘密嚴經》三卷 唐地婆訶羅譯
- 《究竟一乘寶性論》四卷 元魏勒那摩提譯
- 《佛性論》四卷 陳真諦譯
發展過程
由於原始佛教是站在重視修行實踐的角度上,以解脫人生苦惱為最終鵠的,因此將解脫成就之問題化為實踐上的事情,故不須在終極心解脫問題上找理論根據,但佛滅後不久,討論心性的問題便開始被提出了。
在部派佛教的典籍中,很早已有說及到心性清淨的問題,如分別說系的《舍利弗阿毗曇論》卷十八中便說道:
「心性清淨,為客塵染,凡夫未聞故,不能如實知見,亦無修心;聖人聞故,如實知見,亦有修心。
心性清淨,離客塵垢,凡夫未聞故,不能如實知見,亦無修心;聖人聞故,能如實知見,亦有修心。」
在《異部宗輪論》中論及大眾部時亦有此種說法:「心性本淨,客塵煩惱之所雜染,說為不淨。」
由此可見,在佛滅後不久,心性的問題已為當時佛教學者所討論。原始佛教本來就預設了人們可以通過種種實踐,就必然地可以達到心解脫之涅槃境地。這個肯定到了後來大乘佛教思想興起時,便引發出追求實踐的依據、修行的依據、解脫的依據等種種問題的出現,大乘學者亦由此背景之下,產生追求成佛依據的學說。到了這時,此「心性清淨」的力量便被理解為人心之中可以淨化自己的動力,於是慢慢地演化出人人皆具的「自性清淨心」,繼而擴充成為如來藏的觀念,成為了蘊含無量清淨佛功德的「如來藏自性清淨心」了。
另一方面,自釋尊涅槃之後,由於弟子們對佛陀的永恆懷念,釋尊火化後的遺骨由在家弟子造塔供養,其遺教則由出家弟子結集,形成以「法」為主的經藏,及以「律」為主的律藏。由對佛的尊崇加上對法的研究,逐漸發展出以法為如來身的「法身」觀念。《增一阿含經》〈序品〉便有說:「釋師出世壽極短,肉體雖逝法身在,當令法本不斷絕。」
當時弟子認為,若法與律長在人間的話,即是依法、律來修行,也就是見到佛的法身了。因此在出家弟子中,發展出以法為身的論說,認為佛陀的色身雖然祇有八十年壽命,並非究竟,但法身則是圓滿而無漏的。由於在大眾部系的佛陀觀,是以信仰、理想中的佛陀來發展出來的。如大眾部系所傳的《增一阿含經》卷廿一便說:「如來身者,清淨無穢」。既然佛之法身是清淨圓滿的,是無有污穢的,因此釋迦佛的老、病、死,也只是示現出來而已。故此,逐漸發展出如來法身是究竟的、是普遍的、是沒有邊際、是沒有界限、遍一切虛空、永恆常住的觀念。
大乘佛教出現之後,佛陀的形象、菩薩的德行、修行的階位等等問題,愈來愈受到重視,從討論佛陀的究竟圓滿,然後再站在超越的佛地,反過來看待眾生,便出現了如來藏的說法。
隨著愈來愈多的討論,終於在三世紀中葉,陸續出現以如來藏為主題的經典,而如來藏學說亦逐漸成形了。如來藏說指出了既然眾生將來能夠成佛,則他們都是未來的佛,因此在現實生命中的眾生,必定具備了成佛之因,猶如具備了如來的胎藏一樣。最早出現如來藏說法的經典,便是《如來藏經》。
這個「有空有不空」的教說是由《勝鬘經》所提出,經中說出在眾生煩惱心中,內藏一具足不可思議無漏清淨之如來,稱為如來藏,而如來藏有二種,即:一、空如來藏,此心性雖隨染淨之緣,建立生死涅槃等法,然一切煩惱,可離可脫,所起染淨等法,皆不可得,故稱「空如來藏」。二、不空如來藏,此心性具足無漏清淨功德,包藏含攝,無德不備,無法不現,故稱「不空如來藏」。因此,依於如來藏清淨佛性是不空的理路,此經乃有所謂世俗間一切有漏煩惱不實,故為空;清淨如來境界智慧德性則為不空的「有空有不空」的如來藏說法。
而《究竟一乘寶性論》的出現,更令如來藏學說成熟發展起來。本論宣揚「一切眾生皆有如來藏」,並依三種意義來說明:一、法身遍滿;二、真如無差別;三、佛種性是眾生實有的。此論的出現,將如來藏學說在印度正式建立起來了。
在中國方面,到了五世紀初,當曇無讖譯出北本《大般涅槃經》後,如來藏思想在中國已告發展成熟,表現出本系思想的特點。《大般涅槃經》高舉著三大要義:一、如來法身常住;二、涅槃常樂我淨;三、一切眾生悉有佛性。涅槃思想傳來之後,著實吸引著佛教界的重視,甚至成為了後來中國佛教的主流思想。
結語
如來藏觀念的開出,乃佛教學者在流傳發展過程中,面對著成佛根據及成佛保證之問題上,所開出的理論架構。由此從理論上試圖建立起成佛的超越保證。從《楞伽經》卷二中所述,這套觀念本來乃是為了對應那些畏懼無我學說的外道,「開引計我諸外道故,說如來藏,令離不實我見妄想,入三解脫門境界。」這是為了方便接引外道而設立的隨宜說法。但是,隨著北本《大般涅槃經》傳入中國,帶來「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皆得作佛」的說法後,這如來藏思想結合了中國傳統心性說,卻大受佛教信徒歡迎,成為了中國傳統佛教的基本論調,令佛教在中國的傳播更加普及順暢。
可是,這套思想卻未能圓滿解釋「本具自性清淨心如何有染著」的問題,此外,「若將來成佛後,如何保證不再迷失墮落」又是另一棘手問題。兼且從歷史上看,中國佛教在明清時代,其末流所及,更衍生出「既然人人皆有佛性,眾生本來是佛,因此何用修行」的種種放逸論調,嚴重歪曲了佛教強調戒定慧精進修行的精神,成為佛門質素衰落不堪的其中因素。我輩學人,真是要小心翼翼來看待這如來藏思想的來龍去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