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時讀書,看到古人修德立業,常常強調要學習包容,所謂要具有「宰相肚裡好撐船」的量度,讓人好生羨慕。後來在寺院前看到大肚彌勒菩薩的對聯:「大肚能容天下事,慈顏常看世間人」,似乎包容量更大。跟著又讀到倓虛大師在《影塵回憶錄》中提到六字真言:「看破、放下、自在」。看到佛門人物的放下一切而得自在的廣濶心懷,真令人嚮往不已。
古往今來,大智慧大成就者皆是心胸廣濶,寬宏大量。皆因這些智者能夠洞明世事,看得深、看得遠,拿得起、放得下。可是,現今處於資訊爆炸時代,生活節奏急促轉移,人事際遇轉瞬變幻,到處風高浪急,壓力起伏不定,隨時驚濤駭浪,捲起千堆雪花。在這衝擊漩渦之中,如何能夠處之泰然呢?作為凡夫俗子的我們,如何能學習這寬宏大量的心懷?如何做到包容一切呢?
要具有廣大的心懷、包容一切的胸襟,在佛家看來,便要學習看破一切、放下一切,能夠這樣豁達,方能活得自由自在吧。於是便不期然想起釋迦太子求道的經歷了。釋迦太子雖貴為太子,可是他看到了人類的共同命運,這便是必須經歷著老、病、死三個過程,由此引致憂悲惱苦,生命輪迴不已,煩惱無有出期。為了追求徹底解脫這些困擾,太子不惜破斧沉舟,放下所擁有的東西,包括國家、家庭、妻子、幼兒,半夜離家,捨棄一切,出家當一名苦行者,為的是尋求徹底身心困擾的解脫。
經過六年苦行後,太子終於體悟到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的道理,從此破除無明,生智慧光,掙破了最深層煩惱的纏縛,成就無上正覺,成為偉大的覺者。佛陀以此道理來教導無數眾生,令弟子隨著不同的根性,皆能按部就班,循序漸進,減少煩惱,步上解脫之途。在佛陀眾多教法之中,若說能夠學習擴濶我們心胸、包容世間一切的修習方法,相信便是四無量心這法門了。
四無量心
四無量心即是具備慈、悲、喜、捨四種無量之意,這本來是印度古代人們修行的最終目標——能夠往生梵天——的方法,在北傳《阿含經》中稱之為四梵行、四等心;南傳《清淨道論》則稱為四梵住,即是可藉此崇高的修法,能夠往生安住梵天之意。釋尊曾對弟子說到他在過去世也曾修習此法,生於梵天。在《雜阿含 264經》中,佛說:
「我自憶宿命,長夜修福,得諸勝妙可愛果報之事:曾於七年中修習慈心,經七劫成壞,不還此世。七劫壞時,生光音天。七劫成時,還生梵世空宮殿中,作大梵王,無勝、無上,領千世界。」
佛陀說他在過去世曾於七年修習慈心,其功德便能生於梵天,作大梵王,可見修習此法的果報利益之大了。關於四無量心的意義,印順導師曾經指出:
「慈是與樂,觀想眾生得到安樂;悲是拔苦,想眾生遠離苦惱;喜是想眾生離苦得樂而心生喜悅;捨是冤親平等,一視同仁。分別地說,這四心的觀行是各不相同的,如綜合起來說,這才是慈心的全貌。」(《空之探究》第一章)
這即是說,從狹義地說,慈悲喜捨各有其特定的意義,但綜合來說,慈心的全貌便是包括著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了。
四無量心的修習
佛陀在《中阿含 86經》內亦曾經對阿難及一批年輕比丘開示,教他們修習四無量心:
「阿難!我本為汝說四無量:比丘者,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遊,如是,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如是,悲、喜,心與捨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阿難!此四無量,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四無量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在這裡,佛陀教示這批年輕的比丘,在修習慈無量心時,內心與慈心所相應,對向於所緣的對象,由一方眾生,逐漸擴展為二方、三方乃至十方無量眾生,觀想令他們皆得樂、沒有煩惱、沒有怨恨、無有瞋恚、無有諍論,如此心量遍滿一切世間,能夠圓滿修習即是成就慈無量心。如此順序下去,悲心、喜心、捨心也是這樣的修習,於是四無量心成就,心便得到安穩、安樂自在,身心也不會煩燥熱惱,終身也能建立清淨行為了。
現時南傳上座部所教授的慈心禪法,與此也是十分相似,循序漸進,次第練習散布著慈心,心裡唸誦願文「願我無敵意、無危險;願我無精神的痛苦;願我無身體的痛苦;願我保持快樂。」繼而將這個慈心,從自己擴散開去,由自己,及至親愛者、中立者,乃至敵對者,皆以此四句願文來觀想祝願,直至每一句子都能成功將慈愛之心散給這四種人。由此,逐漸消除對這四種人的區別界線後,再而將慈心散發開去,消除四方四維上下等十個方位的界限,再進而消除由家庭、地區、國家、世界等空間的界限,最後證入甚深定境。
四無量心的效果
能夠長時間修習四無量心的修行者,必能達至身心柔軟,心量廣大,包容萬物。雖然經中說四無量心為世間禪定,藉此而得生梵天之果。但在原始佛教中,佛陀亦指出此四無量心,亦可轉化提升為解脫道,由此破除身心執着,成就究竟解脫。在《雜阿含 744經》中佛便說到:
「若比丘修習慈心,多修習已,得大果、大福利。云何比丘!修習慈心,得大果、大福利?是比丘心與慈俱,修念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乃至修習捨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
若能將修習慈心與七覺支連結,便能依於遠離世間,去除種種貪欲染着,依循解脫的目標,而邁向身心的徹底捨離方向去。
在這裡即是說,如果行者能夠從觀想有限有量的世間眾生而進至超越限量之心,不起自他之分別,這便與空、無我、無我所的空慧相應,因此在解脫道上,進而空貪、瞋、癡,達至徹底解脫。這樣,四無量心便不止是世間禪法,而是通於出世間的解脫禪法。在《雜阿含 567經》中的質多羅長者,便是以此義來向尊者那伽達多解釋無量心解脫的意義了。
四無量心的菩薩行
由此可知,修習四無量心這套法門,的確可以在練習過程中,柔軟我們的心性,改變我們對人對事的態度,不斷擴充我們的心量,從自己而至他人,從個別而至普遍,從一方而至十方,從有量乃至無量,如此循序漸進,逐漸便可從世間定而達至出世間解脫之目的。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卷二十中,便將大乘菩薩的精神貫徹在四無量心的教法裡。他說:
「四無量心者,慈、悲、喜、捨。慈名愛念眾生,常求安隱樂事以饒益之;悲名愍念眾生受五道中種種身苦、心苦;喜名欲令眾生從樂得歡喜;捨名捨三種心,但念眾生不憎不愛。」
龍樹將顧念度化眾生的菩薩心懷置於四無量心之內,以致其目標便如《金剛經》所說的「所有一切眾生之類……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之意。龍樹菩薩在此,將四無量心歸結於捨心,捨棄前面三種無量心之區別,這方能與般若空慧相應,悟入徹底解脫的究竟目標。
因此可說,這個積極自利利他的四無量心解脫法門,是十分值得我們學習的法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