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信息  

一甲子回顧
作者:親嚴
發布時間:2016/1/4

  如果以一年的時間來比喻人生的話,則現在的我,應該是已到冬天了。如果以一天的時光來類比一生的話,則現在的我,相信也到了近黃昏的夕陽情景吧。
  
  時光匆匆,彈指之間,我也度過一甲子的生命歷程了。如何回顧這六十年的光陰?又如何計劃餘下的歲月呢?趁著這歲末交替之間,來作一個人生經歷的反思與展望,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懵懵懂懂的歲月人生

  我出生於內戰過後的那幾年間,當時是處於百廢待興的時代,社會上百業蕭條,民生困頓,父母早歲因動盪而得不到教育機會,成年後祇能在勞工底層中載浮載沉。因此,我們一家人生活於社會貧窮線下,也得不到政府任何照顧。父親雖明白知識的重要,但因家貧而忙於工作養活一家八口,不能供六名子女讀書,祇能將教育費留給最小的三個男孩,這是舊社會中重男輕女的普遍現象吧。這讓我們幾兄弟有了接受教育的機會,也著實多唸了幾年書。
  
       長大離開學堂後,出來社會做事,在一間大機構內當一名小文員,工作沒有多大發展,生活也沒有激起漣漪,人生也不知道有甚麼目標。尤其是個性內向,天生怕事,缺乏溝通技巧,更令自己遠離人群。如此渾渾噩噩的生活了幾年,真是乏善足陳,直至遇上了佛教,人生才開始轉變,甚至感覺有意義起來。

       先是同事之間有一位長輩,文學水平甚高,書法亦佳,工餘之際,常跟我們談論詩詞書法,令我們佩服之餘,也見賢思齊,希望向他學習。於是相約跑去圖書館找書看。這裡的政府圖書館提供了大量書籍資料,令我們進入了知識寶庫,此後我們有空便往圖書館鑽,東翻翻,西看看,自得其樂。起初祇是瀏覽藝文故事作品,逐漸思路擴濶了,便開始追尋源流,閱讀文學史的書籍,繼而轉往思想史方向去,從上古春秋戰國百家思想,瀏覽每家思想內容主張。曾經對老莊思想,著迷了兩三年。後來陸續讀到魏晉南北朝的思想發展時,乃進入了佛教思想的範圍。初看佛教思想介紹時,竟然有著「終於找到了」的感覺。

       在上世紀七十年代的那些日子,圖書館內的佛教典籍十分稀少,印象中記得,一次偶然間在書架上看到了陳慧劍居士著的《弘一大師傳》上中下三冊,感覺如獲至寶,便立刻借回家中,徹夜捧讀。當看到李叔同的出家故事時,心中感動不已,也認識到弘一大師的生平事蹟。自此以後,便斷斷續續地前往坊間的書店,搜購佛教典籍回家閱讀,不過當時也是一知半解。兩年後,看到報章有業餘進修中心舉辦佛學課程的消息,便前往報名修讀,更認識了一班志同道合的佛教同學,正式踏入佛教修學的大門。

  隨著世界經濟飛騰、政局風雲變幻,個人生命亦在世俗生活中隨波逐流、載浮載沉,在工作、家庭、學習、移民、養育兒女等事情上忙得團團轉。猶幸在研習佛學方面,一直是不離不棄。一彈指頃,已過數十年光陰。隨著子女大學畢業後,便從工作崗位退下來,卸下重擔,繼續學佛之路。回首前塵,往事如煙,趁此機會也回顧一下對佛法的學習體會吧。
  
佛法大海之點滴體會
  
  佛教博大精深,流傳地域廣濶,歷史悠長,想當年研習之初,面對眾多佛法寶藏,有點兒像劉姥姥
進大觀園,真是眼花瞭亂、無從抉擇。由於皈依師是天台法系,佛學老師是唯識宗師,因此對天台宗與唯識義理特別用心,但同時又被禪宗那些禪語錄所吸引,也對三論宗特別感興趣。這樣飢不擇食、囫圇吞棗的學習方式,一直讀得頭昏腦脹,也不能理出一個頭緒來。
  
       幸而小時候喜愛尋根究底,喜愛返本尋源式的學習,於是經自我檢討後,便以佛教史作為縱線,重新對佛教的源頭與流變作了一番深切探討;其次便是對佛教的核心義理作一橫線的比較研習;加上從佛陀的生平傳記,探索佛陀在人間修行成道,成為人天導師的奮鬥歷程。這樣從三方面來學習,使我對整體佛教有了較為深刻的認識與理解。而在回顧自己這段學習歷程時,不期然便想起佛教這二千六百年來在印度與中國的興衰史了。

  佛教自西元前六世紀頃,由印度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證得正覺而開展,四十五年之間,度人無數,佛法遍及恆河流域。自佛陀入滅之後,尚未得度的佛弟子悲痛於老師的逝去,憂慮自己解脫無期,由懷念佛陀的慈悲與偉大,生起對佛陀無限的追思,因此逐漸開出了對佛陀遺跡的禮拜、對佛陀本緣的撰述、及對佛陀遺法的結集。隨著印度政治上邁向統一局面,佛教亦隨著佛弟子的努力,向著四方八面傳播開去,乃至擴散至印度各地及境外去。
 
  佛教教團經歷了大約五百年的流傳後,對義理的詮釋逐漸分裂,各行其是,於是大乘佛教興起,號召信眾回歸向佛陀學習的運動,並開出菩薩乘的觀念,發展出大乘菩薩的四大精神:大悲、大智、大願、大行。由大悲故,開出種種方便法門,普攝群機,普渡眾生;由大願故,開出諸佛菩薩種種大願,引領眾生依附各式淨土修行;由大行故,開出種種入世事業、出世道業;最後,以大智故,開出眾多法門的理論依據,並形成了大乘三系思想的發展。
 
  佛教典籍在兩漢之際傳入中國,歷經南北朝的翻譯、消化與研究,到了隋唐盛世,開出燦爛輝煌成果,大乘八宗陸續建立,高僧輩出,佛教遍及於大江南北。可惜自宋明之世,繼佛教於印度消亡之後,中國佛教也步入衰落之期,經典散失,人才凋零,教內陋習日多,佛教在社會的地位亦如江河日瀉,每況愈下,變成了以燒香膜拜來求福求壽的民間信仰。乃至清末民初,有識之士如楊仁山居士、太虛大師等,相繼而起,以改革佛教、復興佛法為己任,一時之間,佛法重現曙光。嗣後,數十年間,學者輩出,研究佛學者越來越多。隨著社會安定,中外資訊越見發達,佛教的研習亦開始延伸至整個亞洲,甚至全世界,我們的眼界也隨而大開。

       更有幸的是,透過現代佛教資訊的發達,我們可以閱讀不同地區高僧大德的作品,理解現時世界上對佛教研究的最新成果。除了理論之外,不同傳承的修行方法亦陸續普及,例如泰國、緬甸、斯里蘭卡等南傳佛教很多大德的著作,甚至學習他們所提倡的各類的禪修法門。透過不同禪法的練習,讓我們將過往所學習的知識,融化為宗教的體驗,滲透進生命深處,真正朝向於解行並重、福慧雙修的目標進發。

  因此,相信透過回顧佛教發展的歷程,對照自己過往走過的道路,會讓我們更容易找出自己學習的盲點,然後予以改進吧。

回顧非耽戀、展望非祈求

  年紀大了,很多時便喜歡對過去事情不斷憶念,其中不免充滿悔咎、惋惜怨恨,有時則會產生驕傲自滿、炫耀成果的想法。另一方面,對於未來,則會期盼下生會更理想,於是做任何事也指望來生成就。在這裡,便想起了佛陀在《中阿含經》內所開示有名的「賢善一夜偈」(165經)。全偈云:

  「慎莫念過去,亦勿願未來,過去事已滅,未來復未至。
   現在所有法,彼亦當為思,念無有堅強,慧者覺如是。
   若作聖人行,孰知愁於死!我要不會彼,大苦災患終。
   如是行精勤,晝夜無懈怠,是故常當說,跋地羅帝偈
。」

  這首偈語在原始佛教時期十分有名,很多人都會持誦。偈中的大意是說明,世人不應太耽念於過去,也不要期盼著未來,因為過去的事已經消失,未來的事還沒有到來。對現在的一切事物,我們也要如此思惟:這一切都是無常不堅牢不可靠的,有智慧的人應當這樣察悟。我們若能依著賢聖這樣修行的話,有誰還會憂愁死亡的到來呢!但如果不這樣修習的話,最大的苦難與災禍終究要來臨的。像這樣的努力精勤,日夜都不懈怠放逸,這就是大家應當常說的跋地羅帝偈,即賢善一夜偈啊。

  「不耽戀過去,不欣盼未來,不執著現在」,其意義正如《金剛經》所說的「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的三心不可得一樣,亦即是「心不執著於過現未三世」。若能對一切事物,無論是過去、現在、將來,皆不起染著之心,切切實實地生活在當下一刻。倘能如此的話,在檢討過去的時候,不會耽戀過去;在策劃未來的時候,不過份期盼未來。心不染著,精勤處事,這才是佛陀說這偈語的意義吧。

結語

  古德有云:「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當我們在行為上恪守基本戒律,配合禪法的修習,加上對整體佛法的理解與抉擇,這樣的話,相信學佛的目標是明確的,修行道路是清晰的,解脫的理想是可達的。但當然我們不應有過份的期盼,還是要老老實實,依循著《阿含經》所示的「近善知識,多聞正法,如理思惟,法隨法行」的四預流分學法次序,一步一腳印,努力前行吧。
  
  正如佛陀臨終前,還對信眾說:「當勤精進,如救頭燃,但念無常,慎勿放逸。」至此,我們又怎會不知將來的計劃?又怎會懼怕踏入耄耋之年呢!

  

Go Back
版權所有:明珠佛學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