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十大憂懼
去年美國加州查普曼大學 (Chapman University)研究中心就「美國人最恐懼的事」(American’s Top Fears 2015)做了一項調查(附註),他們抽樣訪問了全美1,541位成年人,請他們就環繞十個範圍內的幾十項事情予以評分。結果在十月份公布,其中受訪者所表示最恐懼的首十項事情如下:
1、政府官員腐敗(58.0%)
2、電子網絡犯罪(44.8%)
3、商業機構竊取個人訊息(44.6%)
4、恐怖襲擊(44.4%)
5、政府竊取個人訊息(41.4%)
6、生化戰爭(40.9%)
7、個人身份被盜用(39.6%)
8、經濟市場崩潰(39.2%)
9、個人經濟拮据(37.4%)
10、信用卡詐騙(36.9%)
從這個結果來看,美國民眾最懼怕的是政府官員腐敗,其餘則將憂慮着眼於科技及人為的禍害上。這背後的訊息乃是反映出他們對現世生活的擔憂,並要求要有一個平安和樂的生活環境。
美國民眾關注於社會的科技及人為禍害,這是由於現代基本生活較富足,同時資訊越見複雜,安全壓力上升,令人們祇能集中精神於眼前生活的安穩度,因而忽略將來長遠的事情。故此在同一項調查中,對於恐懼疾病(34.4%)、死亡(21.9%)及衰老(19.6%),便列在較後的位置了。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論語》中孔子曾說過:「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其意思是說:人如果不作長遠考慮的話,那麼憂患一定會在近期出現。孔子說這話的用意是要人目光遠大,考慮周長。這是在強調未來規劃的重要性。一個人有了規劃,他就會為達成這個目標而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去實現這個目標。假若沒有長遠的計劃,對自己沒有要求,幹什麼事都不認真負責的話,那從現在開始,他便要面對隨時失敗的後果。
年輕人對將來的計劃是必須的,要求生活上的保障,是盡其一生的事情。這不僅僅是指具體的學業、事業、家庭等等的計劃,更是人生道路的規劃。從整個人生來看,一個人的道德、理想行為的規劃也是重要的。如果一個人缺少了理想的追求與人生的規劃,那他不僅是在未來,而且在現在,他也不能夠建立起完善的品格個性。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這句話,告誡着我們要未雨綢繆,不要老看眼前的事物,而忘卻了人之所以積極的遠景要求。但是,長遠的計劃要到多遠多深才是適當呢?在生命的不同階段可能有不同的計劃,不過,一個人生終點可是我們每個人必定前往而到達的,那便是老病死了。
老病死不可避免
古往今來,每個人都會面對着「生、老、病、死」這個必然規律。佛教指出,現實生活中的種種憂懼,骨子裡正反映出內心深處對自我永恆的執取,而由於這身軀壽命不可能永遠存在,因此內心深處,便是憂懼死亡,而死亡前的衰老與疾病便會連帶被引出來了。人們一生之中,不論貧富、不論貴賤,最不可避免的事情,正是這老病死的事實。《佛說無常經》中說:
「爾時,佛告諸苾芻:有三種法,於諸世間是不可愛、是不光澤、是不可念、是不稱意。何者為三?謂老、病、死。」
遙想當年,釋迦太子也正是為了解決老、病、死的這個根本問題的困擾,因而出家學道的。我們在釋迦佛傳記中看到,太子在出生後七天,母親摩耶夫人便已病逝。因此太子從小便十分沉默寡言,喜歡思考各類問題。故事中說到年輕的太子,因遊四門而看到老人、病人、死人,繼而看到修道的沙門。由此而暗示當時太子的心路歷程,便是從面對老、病、死三個人生根本問題的憂懼困擾,因而志求解脫,最終離開宮殿,踏上出家修道的歷程。
來生憂慮與恐懼
佛教徒大多接受生命輪迴三世六道的說法,因此,很多佛教徒並不大畏懼死亡,不過卻恐懼來生墮落惡趣。因此,一般佛教徒所作所為,所修所學,都是期望在這一生平安及下一生得到善趣的安樂保證。正如坊間所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為了達到目標,今生便得努力勤修善業。
於是我們看到一般信眾,做事都着重於計算果報、積累福德,有些信徒則不斷燒香膜拜、捐獻金錢、蓋建佛像、求佛拜懺,甚或向佛菩薩像貼上金箔,以期後世往生到美好的福樂善趣,不致墮落於三惡道去。如此一生復一生的延續下去,這可說是治標不治本的作法。因為這以來生福樂作為目標,卻欠缺智慧的培養,如此,怎能真正達至徹底解脫生命的憂慮與恐懼呢?
生命洪流的憂懼
當時釋迦太子所看到的,卻不祇是來世今生的個人憂懼事情,而是從根本整體生命現象來反思考量,他看到普遍生命在無盡的生死洪流中不斷翻騰,無論是富是貧、是貴是賤、是智是愚,當迷失於這生命之流時,便不能避免每一生的憂患、每一世的老病死憂悲惱苦。於是眾生在這過去現在未來的生命瀑流中,輪迴不已,無有出期。因此,他立下宏願,志求徹底超脫整個生命輪迴之苦。
為了找尋生命憂慮的根本源頭,研習滅苦之道,太子苦行六年,經歷無數艱辛,終於在菩提樹下立誓沉思,從眾生的憂悲惱苦現象,作重重因緣的追溯,結果他發現:憂悲惱苦(老死)乃是緣於有生命(生),生乃緣於有存在(有),存在乃緣於執取(取),執取緣於有貪愛(愛)……如此一直返溯,乃因有感受、觸、六入、名色、識、行,最終發現了無明這根源。原來憂慮與恐懼的根源,乃是緣於我們對生命的無知。因無明之故,乃生起連串的矇昧衝動、貪愛執取,衍生種種因緣業報,呈現生命流轉憂悲惱苦的結果。當他發現了這個生命緣起規律時,便覺悟到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憂悲惱苦滅。如此,釋迦太子覺悟到世間緣生緣滅的十二緣起之理,從根源性地瓦解了生命的迷思與憂懼,徹底解脫了憂懼的枷鎖,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成就佛道。
徹底無憂懼的生活
在現今的社會裡,從上述恐懼調查報告可以看到,大家祇顧着眼於面前的生活事情。不過,如果我們細心思考,繼續追尋下去時,我們便會發現,凡有生命便必有憂慮,有生命便有老病死的現實問題要我們面對。如果我們不作整體長遠的人生計劃,我們會不斷受生活上種種不同的憂懼所折磨的。
唯有我們正視生命潛存的束縛,然後予以修行鍛練,將內心深處的無明根源予以消解,徹底破除對自我的執見,明白世間緣生緣滅的道理,我們才可以真正解決當前生活上的憂慮與恐懼。當面對事情的變化時,更能清醒理智、無憂無懼地處理,以安穩和樂的心態,生活在當前一刻。
附註:有關美國加州查普曼大學的調查報告(American’s Top Fears 2015),讀者可登入該大學有關的網頁:https://blogs.chapman.edu/wilkinson/2015/10/13/americas-top-fears-2015/ 便可察看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