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信息  

人人都來當觀音菩薩
作者:不昧
發布時間:2018/10/8

 

        自從佛陀在菩提樹下成道後,開展不同的教化,令弟子們及後世的信徒都能依之而實行,成就解脫與覺悟。佛陀在八十歲入滅後,佛弟子為保留老師的教化,於是結集三藏,展轉傳承。弟子們對佛陀的追思,進而形成對佛陀生平記述的傳記文學,對佛陀多生以來的修行道路加以詳細描述,讓後人得以學習,循之而行,期望將來也可以步上釋迦太子的成佛之路。

        在佛傳的結集過程中,逐漸出現了「菩提薩埵」的稱號,這稱號簡稱「菩薩」,其含意是指「追求覺悟的有情」,它又有譯作「大心眾生」或「大道心眾生」。這稱號原本是指成佛前的釋迦太子,及太子過去多生多世求道歷程的身分;及後「菩薩」一詞亦指下一位在未來將成就佛道,目前仍在兜率天安住的彌勒菩薩。

        隨著大乘佛教運動的開展,呼喚大眾一齊向佛陀學習,發願走上菩提之路,大乘經典逐漸結集流出,把佛陀成佛之路詳細發展,並設立新的菩薩教法,開演六波羅蜜、四攝、四無量心等教法,並設立不同的菩薩修行階位,讓眾生可以循之而行。隨著印度宇宙觀的開展,十方三世無量世界的開出,經典描述了在不同的他方佛世界中,亦有著不同的大菩薩們,在努力修行和度化信眾的,於是逐漸有很多大菩薩陸續出現在大乘經典中,輔助十方佛世界的教化事業。

        在無數護持佛法的大菩薩群裡,其中重要的,包括有大智文殊菩薩、大悲觀世音菩薩、大行普賢菩薩及大願地藏王菩薩等等。他們代表著大乘佛教中菩薩的「悲、智、願、行」這四大菩薩德行。

 

尋聲救苦的觀音菩薩

        在眾多大乘菩薩之中,最為中國佛教徒歡迎,又廣為人所熟悉的,當然便是觀世音菩薩了。觀音菩薩化身無數,其親切的形象,歷代均為佛教徒所樂意親近。在中國及海外華人社會中,以觀音為名的寺院多不勝數,都是以觀音菩薩作為主要的禮拜對象的。

        觀世音菩薩之流行,應該得力於《法華經》之〈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的流通有關。經中的觀音菩薩是聞聲救苦、隨處現身、救災救難的施無畏者,他可以感應到信眾,聞聲救苦,看他們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之說法,解其厄困。因此,無論是什麼眾生,在什麼地方,觀音菩薩都會化身為對方的同類,示現而為之說法,令其得道。

        這部經典傳來中國的時候,適值是中國南北朝大分裂時期,當時戰禍連連,政局動盪,百姓顛沛流離,民不聊生,大家在極度困苦之中,當然期望可以得到救濟,遠離苦厄,安身立命。因此之故,觀音菩薩尋聲救苦、消災解難的形象,便受到國人所接受而流行了。

        在〈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內,觀音所演化的三十三種變化身,涵蓋了印度社會上之大眾,以至三界眾生,觀音菩薩都能找到而化度之。這種悲願,當然吸引著無數的信眾,期望在其困苦時刻,得到觀音菩薩的眷顧而獲得救贖。觀音菩薩的三十三應化身名稱現列其次第如下:

 

1      佛身                            2      辟支佛身

3      聲聞身                        4      梵王身

5      帝釋身                        6      自在天身

7      大自在天身                 8      天大將軍身

9      毗沙門天身                 10    小王身

11    長者身                        12    居士身

13    宰官身                        14    婆羅門身

15    比丘身                         16    比丘尼身

17    優婆塞身                      18    優婆夷身

19    長者婦女身                   20    居士婦女身

21    宰官婦女身                   22    婆羅門婦女身

23    童男身                          24    童女身

25    天身                              26    龍身

27    夜叉身                          28    乾闥婆身

29    阿修羅身                       30    迦樓羅身

31    緊那羅身                       32    摩睺羅伽身

33    執金剛神身

 

        其實經中這三十三個應化身,只是列舉出的例子而已,看經中的意思,是觀音菩薩可以化身為各種各樣的人物,從佛到凡夫老百姓、天龍八部眾至童男童女,都是觀音菩薩可應化的對象。換句話說,這也意味著,觀音菩薩可以無處不現身,降化到尋常百姓家,施行他的教化。這便是表現出觀音菩薩不是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的神祇,而是人人皆可親近的善知識,隨時混跡於民間,化為你我皆可親近的善友。

 

慈悲精神即是觀音

        再者,我們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理解,觀音菩薩所代表的,正是佛教最重要的大乘精神之一,這便是慈悲精神。這個慈悲精神不是觀音獨有,而是人人皆具的。《佛學大辭典》中說:「與樂曰慈,拔苦曰悲」;《大智度論‧卷廿七》亦說到:「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每一個佛弟子皆可以培養這個慈悲精神,發願去幫助不同的眾生。這種慈悲的精神,發揮成為憐憫、不忍、救濟、援助等等的美德,為世間的苦難不平而施以援手,作出貢獻。

        唐朝的惠能大師便從這個角度來開演他的教化,他以種種大乘佛教的精神,收歸於自身之中,說明自性本自具足的道理。他說:「慈悲即是觀音,喜捨名為勢至,能淨即釋迦,平直即彌勒。」這樣,便把佛菩薩所代表的意義突顯出來,以化為自身修行的心性方向。

        我們從觀音菩薩這三十三種化身度化的意義,便可以引伸成為,每一個發願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佛弟子,不論他生於何處,處於何等階級,做何等職業,為何種身分,當他發起慈悲心懷,出手去幫助其他有需要的眾生時,他在這一刻,便已化身為觀音菩薩,便是在被幫眾生眼中的觀音菩薩。這樣,觀音菩薩便可化身千萬億,遍及三界之內。當人們發起菩提心,生起大悲助人的志願,他在這一刻,便是觀音菩薩。當然在下一念,若他轉念為凡夫行為,便亦會轉化為其他道向的眾生了。中國天台宗「一念三千」的思想,也是由這個心念運轉的原理而開出,從一念含遍三千性相之說,指出修行便在我們日常的每一念心中,祇要我們於每一念中,行不放逸,每一念都維持向上,努力向前,佛道乃可由此而逐漸成就。

 

我們都來當觀音菩薩

        從慈悲即是觀音的意義上,我們毎一個人,都可以發願成為觀世音菩薩,對周圍受苦的眾生,生起與樂拔苦的慈悲心,從小至個人開始,逐漸升進對一切眾生皆生起大慈大悲之心願與行持,進而大家互相幫助,互相鼓勵,共同成就偉大的菩薩事業。

        因此,就讓我們一起發菩提心,行菩提願,以慈眼視於眾生,以行為伸出援手,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自度度他、度他自度,共同努力,邁向圓滿正覺的目標吧!

Go Back
版權所有:明珠佛學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