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的世界,可說是處於互聯網流行、通訊發達、資訊爆炸的一個時代,不同的訊息每日排山倒海地衝到眼前。我們每天接收成千上萬的不同訊息,除了滿足知識上的追求與好奇心之外,在待人處事上、生活上、情緒上,人也被牽動得東歪西倒、頭昏腦脹,以致於不能自已。
人生際遇不同,變化多端,其中有苦有樂,有悲有喜,有順有逆,有聚有散。在這當前境界,我們如何自處?如何抉擇?如何能夠靜下心來,安心處世?這是自古以來,世人的一大難題。
一般來看,當任何境界現前時,無論是好是歹,當然能夠不為所動,冷靜處理便好。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六種感官是全面開放的,是十分活躍的,對於外境的影響刺激,內心自然便生起覺知活動、感受評價,繼而立刻反應起來。六根對著六境的當前,眼花瞭亂,心猿意馬,如何能做到內心不為所動呢?
其實在佛教的典籍中,亦有很多訓練令我們不動心的記載,當然這是牽涉到我們在禪定方面選取的修習方法。
在《雜阿含‧559經》中,便說到有一位迦摩尊者,他見到有比丘能夠不受外界的影響,好奇而有所不解,於是前往阿難住所,向他請教這個道理。迦摩尊者說,一般人有眼根有色境,有耳根有聲境,有鼻根有香境,有舌根有味境,有身根有觸境,有意根有法境,然而有的比丘卻能在具六根六境的情況下,如如不動,不起覺知,這是如何做成的呢?這些比丘究竟是心中有取像的情況下,還是在沒有取像的情況下,而能夠訓練到不起覺知呢?
阿難尊者告訴迦摩尊者說,這是可以在修習禪定之後而得到的成就。修行人可以在「有想」的情況下對境界不起覺知,也可以在「無想」的情況下對境界不起覺知的。
這讓迦摩尊者更為好奇了,於是便追問阿難二者之分別。阿難便為他解釋下來,一般的禪修者在遠離各種欲念及不善的行為之後,專心禪修鍛鍊心志,按著其所學習的安止禪法,專精於專一對象而致心不散亂,逐漸捨棄五欲之念而進入初禪,繼而二禪、三禪、四禪,乃至四空定等,由這個禪定訓練而進入四禪八定而不起對境界的覺知,這便稱之為有想而不覺知的修法。
至於心無取像而不覺知的修法又如何呢?阿難回答說,行者在不念一切相而能成就「無相心三昧」,入定到這個層次時,想蘊的運作停息了,自然沒有對外境的取相、認知作用,故此不起知覺而進入了甚深禪定。這便是無想而不起覺知的修法了。
當然,阿難回答迦摩尊者的這兩套方法,我們對於前者是容易理解的。因為現時在南傳禪法中,便有很多關於安止禪的教導,在《清淨道論》的禪定修習內容中,便有業處禪的介紹,例如十遍處、十不淨、十隨念、四無量心等等四十種禪法的記載。不少南傳大師亦在坊間道場教導這些安止禪法,以適應現代不同根性的佛弟子的學習。由修習這些安止禪法,心念便能逐漸安靜下來,甚至進入四禪八定的甚深禪定中,對境界現前亦自能如如不動心了。
但是對於無相心三昧的禪法,現代人則頗難想像,如何能在不取像的情況下心不起覺知呢?這的確是匪夷所思的。甚至在佛在世當時,也是很少數人所學習的禪法。《雜阿含‧558經》曾記載,有某比丘學習這套禪法之後,希望跟阿難印證一下,卻又羞於啟齒,於是他跟隨阿難,想在旁邊聽聽其他人有關這套禪法的詢問,結果六年之間竟無人向阿難問起這套禪法,最後他唯有自己向阿難請教。由此可見,當時也是甚少人學習這套無相心三昧禪法的。
當然,面對境界而不起覺知的「不動心」訓練是困難的,這是要循序漸進地不斷練習,方能有所成就的。但是,佛陀當時其實更有著另外一種教法,這卻是一種「動心」的訓練法門。
佛陀在《大念住經》中,便教示弟子在日常行住坐臥中,培養我們在起心動念當下的覺知能力,這是一套「覺在當下」的鍛鍊,這稱之為「四念住」。佛陀曾經指出,這四念住法門是能夠使眾生清淨、超越憂愁與悲傷、滅除痛苦與憂惱、成就正道與現證涅槃的一套解脫修法。
釋尊教示我們從行住坐臥的觀察訓練中,練習「觀身如身、觀受如受、觀心如心、觀法如法」,即從起心動念的剎那之間,訓練我們的心念覺察當前的對境:「觀身如身」是訓練我們在日常活動的姿勢行為中了了分明,即是對身體的一舉一動時刻了知,使我們覺察在當前瞬間;「觀受如受」訓練我們對當前的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等,都能如實知悉;「觀心如心」則訓練我們在起心動念時,立刻覺察到心意的種種狀態;最後「觀法如法」便是訓練我們對內心的心所及不同的修法概念等了然於心。現時世界各地的很多禪修道場,都有介紹及教導四念住內觀禪法,可以讓我們依隨學習,訓練對當下身心的覺知能力。
這套四念住內觀的訓練,可使行者覺察當前每一刻的身心狀態,可說是釋尊別樹一幟的覺醒訓練,令弟子在起心動念當下,清晰地覺察到自身內外不同方面的對境,建立世間是無常、苦、無我的如實正見,由此而克服內心的貪瞋癡慢疑見等根本煩惱,達致受到世間八風吹襲亦能安然自在的覺醒境界。
因此,在境界現前之時,我們是可以自我抉擇,以何種方式來面對的。我們可以訓練自己以安止禪的不動心修法,對現前境界予以摒除,不為所動;也可以藉著練習內觀禪所建立的覺察力量,在動心當下,讓自己能夠對當前境界了了分明,不受波動。
下一次境界現前時,你究竟是動心呢?還是不動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