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信息  

心本無生因境有
作者:不息
發布時間:2019/5/9

 

如何安心?

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時代?這是一個高速變幻的時代。科技日新月異,現象瞬息萬變,互聯網速度愈來愈快,生活節奏愈見急促,訊息交流轉瞬即達。但是另一方面,人與人互不信任的情況卻愈見普遍,國與國之間的競爭亦趨白熱化,利益衝突亦屢見不鮮,各類有形無形的戰爭無日無之,包括商業競爭、經濟侵略、資源掠奪等。城市的急速發展令鄉鎮窮追不上,貧富懸殊,社會大眾適應不來,引致迷惘不已。

在這個變動不居的年代,人們普遍缺乏安全感,社會缺乏穩定和諧因素,資訊過度爆炸,令人應接不暇,生活透不過氣來。人們對此若未經調節、鍛鍊,內心往往隨境而轉,忐忑不安。如何能停下來歇息一下?如何能夠安心處世呢?

面對安心的課題,我們要首先了解,甚麼是心?在原始佛教的教義中,「心」的意義一般為思想心靈想像理智等,它是我們精神意識活動的統稱。我們一向以心作為思想主體,而發展出不同心理作用,稱之為「心所」。心理作用種類繁多,因此不同的佛教教派便分類出不同的心、心所數目,反映出我們身心的複雜性和多樣性。

在佛陀傳記中,記述到釋迦太子也是受到老病死的心理困擾,因而出家學道,追求身心解脫。其後的教法中,釋迦世尊亦教示弟子們如何安心,如何修行解脫的方法。

古往今來無數大德在這個安心問題上,都提供了很多答案,各派祖師們都教誡弟子以降伏心魔的不同法門。不過,個人覺得,將心洗滌得最徹底的,莫過於般若經系的無心法門。

 

無心可得,是為安心

傳說禪法自南北朝時代,由達摩祖師涉洋遠道帶來,他在南海廣州登岸後,繼而前往金陵,覲見梁武帝,卻話不投機,於是一葦渡江,北上河南少室山上闢洞修行,面壁九年。一日,有僧慧可尋至,在面壁岩外向達摩祖師求法。二人展開對話:

慧可請法云:諸佛法印,可得聞乎?

達摩云:諸佛法印,匪從人得。

慧可言:我心未寧,乞師與安。

祖曰:將心來,與汝安。

可良久曰:覓心了不可得。

祖曰:我與汝安心竟。

達摩祖師引導慧可尋心而了不可得,藉以破除慧可執著有心可得之見,而使他悟入佛道。這個「無心可得,是為安心」的無心法門,其實乃源自般若經系統的教法,且看《金剛般若波羅密經》中說:「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金剛經》後來成為禪宗印心的經典,其中所說的破三心義,貫徹在整部經中,大德們亦藉此徹底破除弟子的執見而展開不同的教法。

 

明心非心,見性非性

禪宗最重視的修行目標,可說便是明心見性了。一般人以為明心見性,乃是我們有一個自心可明,有一個自性可見。傳統如來藏系佛教,更認為人人本具一個真心真性,此心性本來清淨,只緣被客塵煩惱覆蓋著,因此沉淪苦海,若於時刻勤於拂拭,便可以去除塵垢,回復清淨本性。不過,明慧法師在他所著述的《金剛經發微》中,便提出對明心見性的獨特看法:

「所謂明心見性者,能夠領悟這種因緣生法當體即空之道理,瞭解般若空理,便明白一切心皆不可得,如此便謂之明心。一切眾生之心皆對境而生起,無論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皆無實性。心是無常,念念生滅,念念變遷,實是無心,以假名字名之為心。明白此理,便可以說是『明心』。見性者,性為體性。瞭解一切法無實性、無本體,乃因緣所生、因緣所成,如此便謂之『見性』。此『明心不可得,見法無實性』方為依般若波羅蜜之『明心見性』,這才為佛教之正知正見。」(188頁)

 

心本無生因境有

這是過去七佛中第三位毗舍浮佛之傳法偈,全偈云:「假藉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這偈大意是,我人身心從來就是沒有的,卻因憑藉四大而組成為身,再因六根對六境生起影像,繼而生起六識妄想,執著不捨,妄執為身為心。事實上,身是四大和合,心是根塵識集合而生,二者無有實體,純屬虛幻。心境如幻、罪福亦如幻。《金剛經》所說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就是這個道理。而《華嚴經》中所說:「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和「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的「心」也是指這個由客觀外境反映而生起主觀的虛幻影像心,造成這如幻似真的山河大地及各種人事世間。

在《雜阿含306經》中,佛陀說到根與境二和生識,跟著根、境、識三和合生觸,繼而產生對境界的認識,然後分別它們的同異,發生愛憎與取捨,生起種種思想和念頭。這種種心理之作用,是根境識三事和合而生出,不是片面而單獨生起的,我們統合而假名稱之為心。由於它是眾多因緣和合所起,條件變壞它便會消失,因此它是無常的,是會壞滅,是不受控制的,是無有固定自性的。

龍樹菩薩在《十二門論》初頌云:「眾緣所生法,是則無自性,若無自性者,云何有是法?」《中論》卷一亦說:「若無自性則無法,無法何能生!」因此心無自性,實是無心可得。能夠明白此理,即可說明心非心,心不可得;見性非性,性不可得。這樣方可徹底解脫心境之羈絆。

故此,面對著繁華盛世、瞬息萬變的如幻緣起世間,我們又何妨把它看通看透,學習敞開懷抱,建立無自性如幻正見,體會般若法門所說:「宴坐水月道場,修習空華萬行,降伏鏡裡魔軍,大作夢中佛事」。最終目標導向解脫貪瞋癡等煩惱,樂得逍遙自在。

Go Back
版權所有:明珠佛學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