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消費主義至上
曾幾何時,長輩不斷告誡我們,節儉是美德,買東西是要講求堅固耐用,外觀反是其次。逐漸地,社會開始瀰漫著追求享樂的訊息,各類產品資訊湧現,鼓勵大眾不斷消費,強調要追隨潮流,在傳播媒介的鼓動下,於是大眾奮力追隨,產品愈來愈美觀,不求耐用,轉眼丟棄亦毫不惋惜,能夠帶領潮流、彰顯自我形象才是重要。於是乎,消費主義靜悄悄地抬頭,主導著現今人類的生活方向。
消費主義是現今日常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商戶使用各種宣傳手段以吸引社會大眾,促使他們不斷消費以滿足各種欲望,吸引人們無節制地瘋狂吃喝玩樂,誘使各階層爭相旅遊購物以追求時尚潮流。不少政府均相信市場持續增加消費,是有助國家經濟發展,於是樂於鼓勵國民參與,從而令國家興盛,百業暢旺。
個人追求欲望滿足
現代社會是追求個人主義的時代,人人都強調個人自由,以追求自我實現理想、滿足個人欲望,由此而引致快樂,是現代人的價值核心。
現代人又追求感官刺激,在日常學習、視聽娛樂、競技運動各方面,都不斷追求突破,一切都在競賽,跟別人比較,跟自己比較,追求個人成就而奮勇向上,藉著自我實現理想來攀越一座座的快樂高峰。
欲壑難填 欲為苦本
在佛教的角度看來,無論是甚麼類型的欲望,它都會引致束縛。因為欲望只會吸引我們不斷的追求,致使欲求愈多愈大,永不知足。正如古語有云:欲壑難填。佛陀曾在《雜阿含1098經》中說過:
「正使有真金,如雪山王者,一人得此金,亦復不知足。」
佛陀認為,就算把最大的雪山全部變成黃金,成為個人財富,那人亦不會感到滿足的。觀乎現代世界的超級富豪,家財數以千億,仍然不斷擴張他們的財富王國,絲毫不會感到滿足,便可知其大概。
其次,欲望亦會帶來痛苦,所謂「欲為苦本」。在《龍樹菩薩傳》中,記載到龍樹在年輕時學習世間所有學問之後,致力追求欲樂之滿足,於是與三位友人共同研習隱身術,並潛入王宮,侵凌宮女,結果被大王命士兵砍殺,三位友人皆命喪宮殿花園中,唯有龍樹倖免。目睹慘劇發生之後,他才悟到:「欲為苦本,眾禍之根,敗德危身,皆由此起。」因此他在脫離厄難之後,便出家修行學道,終於成就一代偉人。
我們透過細心思量,原來欲望與苦的確是分不開的,當觀察欲望的背後時,它總是隱藏著一股持續的張力,引生強烈的不滿足感,驅使人們去追趕一個又一個欲望、攀越一個又一個高峰。如果努力失敗,便會產生挫敗感;即使是成功了,仍然會擔心自己既得名譽地位會有一天失去,於是又要竭力來保護捍衛,期望永恆擁有,他們唯有奮力向前,以免被他人超越。如此永無盡頭,至死不休。
離欲思維的訓練
既然欲望是苦的根本,佛陀在解脫成道後的教示,自然是會環繞著如何解脫苦惱的方向進行。佛陀曾經說過:「比丘們!現在和從前一樣,我只有教導苦和苦的止息。」(南傳巴利藏)而苦的止息即是證得涅槃。在《雜阿含490經》中,舍利弗更明確說出了「涅槃者,貪欲永盡,瞋恚永盡,愚癡永盡,一切諸煩惱永盡,是名涅槃。」清楚顯示了修道目標和內容。
因此我們在日常思維上,如何遠離貪瞋癡的束縛,便成為一個重要的修行方向。原始佛教對正思維的訓練內容有三部分:「離欲思維、無瞋思維、無害思維」,而離欲思維則是修正思維的第一步。對應於現世享樂主義的生活態度,離欲思維正是對症下藥之處。但要建立起擺脫欲望的正思維,則端賴個人對欲樂的克服程度來決定,而面對貪欲的警覺,便涉及我們對當下自心活動如何導引於出離欲望了。
一般人都是習慣以執取的方式來行事,以獲取結果來衡量成功與否。若要以遠離欲望的方式處事,往往是與我們的習性相違背的。要打破個人思維上的習慣,除了要立志從欲樂出離之外,我們更要訓練自己改變對事物的觀點,改變對它的價值判斷,並了解其真正本質。這並不是要壓抑自我的欲望,並逼迫自己的行為,而是透徹理解事物具有無常、苦、無我的本質,以佛陀教示的出世間正見,悉見事物必然具備變幻無常、必然壞滅、不可控制的三種特性而進行思維訓練。
佛陀曾經說過:「積聚皆消散,崇高必墮落,合會終別離,有命咸歸死。」(《根本說一切有部苾芻尼毘奈耶》卷一)
我們不妨集中訓練自己思維世間變幻、生滅無常,對欲望的執取力會逐漸減退,而從欲望中出離的力量自會增強。這樣訓練下來,我們會改變對事物的看法,建立起如實正見。因此,正見與正思維必然是互相牽動,互相增上,以佛陀之正見引領我們正確地思維,由思維鞏固自己的正見,然後逐步改善身口意等三業。
另一個訓練就是,思維欲望的苦事與離欲的樂事,想像一下擺脫欲望之後,人也相對輕鬆自在,不會有失去成果之憂懼,當然這不是自我安慰之詞,而是透徹思維出離欲望所帶來的好處後,內心自然會感到的輕安愉悅。
能夠這樣,由思想帶領在行為上自我約制,以增強戒學方面的舉措,再經定學訓練而得以增強專注定力,駕馭自心,更透過慧學增上,從而抉擇正法,繼而進行有關「無瞋、無害」方面的思維訓練,建立起對其他眾生的慈悲心懷。
遠離二邊 中道之行
當然,在個人生活習慣上,離欲的思維提醒我們要遠離享樂主義的窠臼,這並非變成極端慳吝之心態,從而拒絕消費,甚至反對消費,更不是對商人生起憤憤不平的瞋心。我們要避免從一個極端,跌向另一個極端。這是要理智地了解欲望的本質,理解事物的實相,以正知正見來帶動思維,而不是由我們情緒牽扯的盲目衝動。
能夠遠離過度消費的一邊,同時亦不傾向過度慳吝的另一邊,離於二邊,處於中道,這才是如理作意、法隨法行之道,由此邁向解脫之目標——涅槃寂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