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信息  

人貴自律
作者:如川
發布時間:2022/1/1

        自律,是一種內在的品質,可說是自我行為約束。自律是道德上每個人應該遵守的美德,在社會上亦是難能可貴的。

        我們從小到大,進入學校學習知識,追求學問,然後吸收消化,成為成長的養分,同時間隨著個人家庭環境、社會環境資訊的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令我們浸淫其中,逐漸建立起每個人的性格。現實中,我們會發現,成功的學習是要透過不斷自我約束的。自律是個人成長以及社會進步的力量,而能夠自律,做人做事情才能容易獲得成就。

 

佛弟子的團體自律生活

        根據律典《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卷一記載,佛陀成道後廣收弟子,建立僧團,共同過著清淨的修行生活。在最初的十二年裡,佛陀並沒有建立具體規條,要比丘們遵守,而只是以簡單教誡提醒他們:「一切惡莫作,一切善應修;遍調於自心,是則諸佛教。」佛陀只是教示弟子們勿作惡事,應修善法,守護自己的內心,透過自覺自律來共住,這是相當了不起的成就。當時弟子們大都專心學道,志求解脫,故能自我檢點約束,並無行為上的缺失。

        當然後來隨著出家徒眾愈來愈多,個別弟子的行為上未免出現缺漏,於是釋尊在第十三年起,陸續為僧團制下戒條,以使遵守。我們從原始佛典《雜阿含1044經》中,可見佛陀建立其中主要戒條的背景,佛陀主要以「自通之法」來教導在家弟子。所謂自通之法,就是透過將心比己,推己及人,自己不想人家加諸自身的行為,我們亦不應加諸人家身上。由此而建立起自覺的行為自律規範。這些自通之法的準則便是不殺生戒、不偷盜戒、不邪淫戒、不妄語戒、不兩舌戒、不惡口戒、不綺語戒。這七種戒行後來被簡約為「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四根本戒,再加上「不飲酒戒」,便成為了在家佛教徒應該共同遵守的五戒。這是佛陀對佛弟子最起碼行為上的自律要求。

 

建立良好的生活基礎

        其實理想的生活國度,是每個人都嚮往的,也是世界上所有社會大眾的共同基礎。要達至這個基本要求,人類是應共同遵守某些行為守則。當然這些行為守則,也是須要所有國家中的每一個人共同遵守,然後才能成功的。

          1993年8月28日至9月4日,來自世界各地約6500名代表,參加了在芝加哥召開的「世界宗教議會」大會,到9月4日閉幕當日,大會宣讀了《全球倫理宣言》(Declaration Toward a Global Ethic),提出了不論任何宗教的全人類都應當遵循的基本道德行為要求,表述了四項「不可取消的倫理規則」:

        1、不可殺人,要珍重生命;

        2、不可偷盜,要正直公平;

        3、不可說謊,要言行誠實;

        4、不可姦淫,要相敬互愛。

 

        來自世界各種不同宗教代表一同簽署了這個宣言,他們共同承諾要獻身於普遍的全球倫理,須更好的相互理解,以達至有益於社會的生活方式。最後《宣言》呼籲所有人們一起努力,以實踐這種生活方式,使世界變得更美好。

        上述四條世界普遍接受的道德行為守則,早在二千六百年前佛陀已經要求弟子們遵守了。佛陀當時還進一步要求佛弟子加上遵守「不飲酒戒」,這是減少因醉酒而令神智失常,以致破壞前述四條規則的可能性,這可說是佛教重視醒覺智慧的表現。

 

建立自省自律的行為

        一個人能夠在行為上自律,其實最重要的前提,是要建立自我檢討的習慣,不斷反躬自省。自我反省的前提就要學習自知,對自己過去的行為進行反思,因為只有自己才是最瞭解自己的。有朋友習慣每晚寫日記,從撰寫日記過程中,進行自我檢討,透過自省,找尋到自我改進的地方,然後透過行為上規範與改變,當能約束轉化自己身心,逐漸培養起完善的生活習慣。

        在佛陀循序漸進的經典教示中,常常教我們由皈依三寶開始,建立正確信念,進而訓練內心,豎立正知正見。正知正見源於覺察,在原始佛教阿含經教學中,佛陀很多時會教導弟子在日常生活中,於觀察內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與外六境(色聲香味觸法)的接觸當下,就要覺知由觸覺所產生的樂受、苦受、捨受,並由此而調控自己:在樂受中不起愛樂之心,在苦受中不起瞋恚之心,在捨受中不起癡迷之心。從這樣來提升我們的自我覺察力、專注力、抉擇力,進而從行為上的身口意自省自律訓練,締造良好的修行生活模式。

 

戒定慧的三層樓喻

        戒定慧是佛教徒邁向解脫的三無漏學,佛陀曾經以三層樓作譬喻,若我們要蓋一座三層樓的樓房,首先是先蓋好第一層,然後在這個基礎上蓋上第二層,再修建第三層,最後完成了整棟樓房。戒學就好像是第一層樓房,它是整棟樓房的基礎。若果要看美麗的風景線,更上層樓是必然的選擇,但是,若沒有第一層樓的基礎支持,二樓與三樓又如何蓋得上去呢?

        因此,二樓與三樓就好比定學與慧學,這是要有一樓的基礎才能成就的。因此,戒學是一般正常人的標準,是所有人類都應該共同遵守的生活行為守則,不論是否宗教徒,都應該共同遵行的。定學與慧學則是宗教修行的信徒所遵行的,此中,定學是譬喻第二層樓房,修行者須學習定學以建立專注定力。最後,慧學才是佛弟子所依循而能達致斷除煩惱、證入徹底解脫的最終方法。這是循序漸進的三無漏學,佛教徒應由此拾級而上,從戒而定,從定而慧,逐漸從苦惱人生中,踏上覺悟的樓頂,那亦是達致涅槃的目標。

        由此可見,自律功德是不可思議的。我們應持之以恆,豎立起清淨信心的旗幟,打穩生活上的律行基礎,再從這穩固的基石上,去建築我們定學與慧學的高樓吧!

 

Go Back
版權所有:明珠佛學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