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以來,一向喜歡誦讀《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除了它的經文長短適中之外,譯文流暢易誦,讀起來琅琅上口、鏘鏘有力,其中對般若義理的發揮,更是得詳盡透徹,不留餘地。
《金剛經》自從在公元五世紀初,由著名譯經師鳩摩羅什在長安譯出之後,便深受大眾歡迎,歷代研習不衰,不斷有註釋、論義、疏解、記述等出現。據說到唐初時,已有八百餘家註疏,此後有增無減,直至近現代仍有釋本不斷湧現,佛教內外各宗學者皆有註疏流傳,堪稱佛經註釋之冠。
此經得各宗派大德不斷演繹、努力弘揚外,禪宗五祖弘忍大師,更改以《金剛經》來為弟子印心傳法,使《金剛經》與禪宗的關係更形密切。不但如此,歷代帝王對《金剛經》亦情有獨鍾地加以宣揚流通,更推崇本經為佛教經典之代表。
《金剛經》經文的內容,乃是佛陀與須菩提在法會中的問答記述,討論菩薩發心、修行、受持、讀誦、供養等等問題,其中內容環環相扣,佛陀與須菩提師徒透過對話,依般若無相、無住、無念之宗旨,不但破除世間之我人四相,更著力對破學道上的法執,將解脫義理發揮得淋漓盡致。
經文一開始,須菩提請問佛陀:當弟子們發菩提心時,應該如何安住?如何降伏此心呢?佛陀即回應須菩提說,當求道人發心度盡世間一切眾生時,實際上並無眾生得滅度的,因真正的修行人,不會執著有眾生可度,不會執著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其次,菩薩應不住相而修行布施等六度,更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因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再者,菩薩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菩薩度眾生而無四相可得,發菩提心亦是無心可得,因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未來心不可得。不但無心可得、無相可見、無法可說,甚至如來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最後佛歸結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如此在在破相、處處破執,消融菩薩一切發心、修道、證果、說法、度眾等等若有所得之執見,甚至有佛可成的執見亦須破盡,才能徹底明悟此一切法無生的般若奧義。
據說,惠能從弘忍大師講解《金剛經》時得到大悟,我們從《六祖壇經》流行本中看到他回應神秀修法偈所作的「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千古名頌,亦可以窺見其中的破執訊息。
由於每天課誦《金剛經》,亦從歷代大德語錄中,讀到不少環繞《金剛經》的演繹。其中印象深刻的,是唐朝《大珠和尚頓悟入道法門》,在書中卷下便有一段非常精彩的對話,將《金剛經》般若破執精義,活學活用,展示得猶如利劍般的鋒芒。
慧海禪師乃唐朝建州人(福建),於越州大雲寺(浙江紹興)出家,後往江西洪州(南昌)謁見馬祖道一,受到啟發,乃在馬祖門下任侍者六年,後來返回越州奉養受業師,撰《頓悟入道要門論》一卷,內容以問答記述形式,闡揚頓悟禪法。其法侄呈此論給馬祖,馬祖看了大加讚賞,並說:「越州有大珠,圓明光透,自在無遮障處也。」後人遂稱慧海為大珠和尚。這段說《金剛經》的故事內容略述如下:
一日,數位僧人前來大雲寺拜訪慧海禪師,寒暄幾句話之後,其中一僧便問:
大師平常說什麼法來度人呢?
大師說:貧道未曾有一法度人。
僧訝異說:禪師竟然如此?
大師於是問他:那麼,大德你又說什麼法來度人呢?
對曰:講《金剛般若經》。
大師問他:講了幾多座來?
答曰:二十餘座。
大師曰:此經是誰人所說呢?
僧抗聲曰:禪師戲弄我嗎,豈不知本經是佛說的嗎?!
師曰:但經中明言:「若言如來有所說法,則為謗佛,是人不解我所說義」;若言此經不是佛說,則是謗經;請大德你說說看?
僧啞口無言。
一會兒大師又問:經云:「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大德且說說,哪個是如來?
僧人曰:我到這裡被你弄得迷惑了。
大師曰:你從來未曾了悟,說什麼卻迷惑了呢?
僧人說:那麼請禪師為解說一下。
大師曰:大德講經二十餘座,卻不識如來嗎?
僧人於是再禮拜說:願大師給我們開示吧。
大師曰:「如來者,即諸法如義。」你忘了嗎?
僧曰:是,是諸法如義。
大師曰:大德!是亦未是?
對曰:經文分明說了,哪得未是?
師曰:這樣,大德如否?
對曰:如。
師曰:木石如否?
對曰:如。
師曰:大德如同木石如否?
對曰:無二。
師曰:那麼大德與木石有何區別?
僧不知如何回應。乃感嘆說:此位上人,真難應對啊!
一會兒後僧又問:如何是大涅槃?
大師回答:不造生死業。
問曰:如何是生死業?
師曰:求大涅槃是生死業,捨垢取淨是生死業,有得有證是生死業,不脱對治門是生死業。
僧曰:如何即得解脱?
師曰:本自無縛,不用求解,直用直行,就是佛也。
僧曰:禪師如和尚者,實在稀有!
於是禮謝而去。
這段對話讀來令人不禁莞爾,亦反映出慧海禪師對《金剛經》內容的活用嫻熟與對般若義理的掌握,針對這位講經大德的執見而進行破斥,雙破生死與涅槃,顯示出不著二邊的般若宗旨。
我們透過學習《金剛經》的內容,若能依持其中般若無生之教義,明白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樣,直下破除自身種種虛妄執見,煩惱自然不生,憂悲惱苦必然減少,對人對事,放開懷抱,心態更能廣闊包容,不會跟人計較,祇管當下自省,這樣看得清楚透徹,就能夠對向解脫目標進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