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生於一個平凡之家,父母是勞動階層,知識水平不高,為生活而勞碌奔波,與小孩相處時間不多。他雖然兄弟姊妹眾多,但個性沉默內向,只有跟照顧他的祖母最合得來。他們是傳統中國家庭,大家相處和睦,遇上節日時父母會敬拜天地祖先,不過卻常掛在嘴邊說,人死如燈滅,死後就一了百了等等話語。這些看法自小就被植入了他心底裡。
到了入學年齡,他被安排入讀鄰近教會主辦的免費小學,全校師生每天上課前都在禮堂參加早禱會,每天唸主禱文,幾年間唸得滾瓜爛熟,對於天地萬物由神創造,人的一生是由神安排,信者死後上天堂返神身邊的說法,老師們深信不疑,也灌輸往這班小學生心中。
他有時會跟隨兄弟和一班要好的鄰居小友,大家在課餘日子遊戲玩耍,建立了友誼,童真漫爛,口沒遮攔,聽年長哥姊們不著邊際地聊天,常常就聊到未來的夢想,哥姊們常說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是前世註定的,所以事情只能隨遇而安,努力也沒用,反正將來的命運一早就已經註定了。
隨著年歲日長,他漸懂人事,開始為學業成績而努力溫習,為選讀中學而煩惱,為畢業考試而緊張,為學友四散而惆悵,為新工作而傷腦筋,為前路而徬徨不已,為交朋友而滿懷期待。當時社會正在發展,充滿朝氣,經濟上揚,人人努力,市面繁榮,生活中充滿理想,對人生問題也拋諸腦後。
可是他逐漸感到困惑,他面對著很多人生不確定因素,不知如何抉擇處理?很多事情的出現,並非他過往經驗所能理解。面對社會上很多人與事,他發覺昔日在家庭中所聽聞、學校裡所學習、友輩所累積到的人生道理,很多時都不對應到眼前事情,尤其是被突如其來的一件事情所砸中了。
就在他二十歲那年,與他感情最要好的祖母突患急病,轉眼猝然而逝,這對他做成很大打擊。在老人家喪禮靈堂上,一家人圍著焚燒冥鏹的火爐守夜,在漫漫長夜守靈時光裡,幾位年長親友在一邊聊天打發時間,他獨自一人,坐在老人家棺木旁,凝望著昔日照顧自己長大的親愛祖母,安詳地躺在裡面,猶如熟睡一樣。他回憶著過往一起生活之點點滴滴,想著老人家的慈愛,不禁悲從中來,不能自持。這是他第一次面對摯親去世,他不禁想問:祖母不在人世了,她究竟去了哪裡?她還在不在呢?是不是就如爸媽所說的死後就如燈滅一樣完全消失呢?老人家性格溫純,從沒見她發怒,生前對家人盡責,照顧子孫無微不至,對鄰居和藹可親,甚受鄰里愛戴,為何會突然去世呢?若果死亡是前世註定的話,那為何自己又會在祖母病篤時,憂心忡忡,到她死後又會哭泣難過呢?又若果正如學校教會所說,一定要信仰上主,死後才可以登天堂、享天福的話,嫲嫲沒有信仰他們教主,是不是如校長所說會下煉獄,受到千般折磨,直到世界末日來臨?
一連串問號,令他開始感覺以前所聽聞所學習到的道理,在這裡都不堪一問,全部不能解除他的疑慮,消解他的憂愁。他開始認真地思考人生意義,在此之後,他便在工餘時間,如飢似渴地到處找尋有關宗教與人生的書籍來看,試圖從中找尋生命的意義,也參加不同的宗教聚會,認識不少宗教朋友,學習到不少新知識。從學習種種宗教知識中,他看到世界上不同宗教面貌,他對所有偉大宗教的創教者心存恭敬,了解他們的歷史發展、信仰內容,信徒生活,看到他們對世界影響好的一面,也看到一些狂熱份子被宗教影響而走上極端例子。終於因緣際會之下,在一本介紹東方宗教之佛教思想的本集裡,他看到了一篇對以前熟悉的三種人生看法的批判文章。
那是一篇介紹佛教《中阿含經》第13篇稱為〈度經〉的經文。經文中記載佛教教主釋迦牟尼對弟子們說到,世間有三種宗教教義,學習是毫無利益、沒有好處的,第一種是宿命論,第二種是尊祐說(神意論),第三種是無因無緣說(偶然論)。釋尊解釋到這三種宗教教義是令人看不清真實,是違背了因果律,違背了合理性的,是會令人推卸責任,如此令行善和努力都沒有意義,是不應被接受的。從文章中他看到了釋迦牟尼批評這三種教義的不合理處,解決了他多年來的困惑,從而引起他對佛教的極大興趣。逐漸地,他找到一些本地佛教團體,報讀佛學課程,開始認真學習佛教基本教義,明白到佛教是教人破除迷信,是要人學習理智地去面對生命中的種種苦,然後追尋苦的根源,再從而看到苦是可以解脫的,最後便是學習解除苦的方法了。
在往後日子裡,他從學習佛學課的過程中,理解到佛教義理的合理性、對生命的積極性、對個人的自律性、對大眾的慈悲性、對智慧的啟發性。經過一段時間的熏陶,他終於接受佛教,皈依三寶,成為了一名正信佛教徒,並發願盡其一生學習佛陀的教示,以解脫憂悲惱苦作為人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