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信息  

佛教理想社會之建立
作者:如流
發布時間:2023/3/17

        大乘佛教非常流行的一個觀念,便是「淨土思想」。淨土被認為是修學佛法的理想世界,不少經典出現了大乘淨土的建立,例如淨土三經之西方極樂世界、東方藥師琉璃光如來的藥師淨土、阿閦佛淨土,及兜率天的彌勒淨土等等。不同經典所顯示的淨土境界雖然各有不同,但都顯示著一個個學習佛法、深造佛法的理想世界。本文就《維摩經》佛國品中所說,介紹大乘佛教理想社會如何建立。

 

維摩經之佛國意義

       《維摩經》淨土思想主要表現在〈佛國品〉內。在經文中,一開始就展現出毗耶離城庵羅樹園的菩薩海會。長者子寶積與五百長者子前來拜謁佛陀,並將各自的七寶傘蓋獻於佛陀,佛陀以威神力將諸寶蓋合成一蓋,並現出三千大千世界的面貌於其中。寶積於是向佛請教:什麼是菩薩淨土?如何修行來建立菩薩淨土?由此而引起佛陀對建立理想佛國的討論。

        本經對於佛國的討論與其他淨土經典有著明顯不同。其他淨土經典往往著重描述他方淨土之殊勝,和往生淨土之方法。但《維摩經》則從菩薩如何開創建立自己的淨土來作出發點,顯示出菩薩的修行途徑,可說是將淨土法門化為大乘菩薩行的經典。

 

哪裡是菩薩佛土?

       一般人以為佛土是有領土國界空間位置的,但佛陀開宗明義說明,菩薩佛土不在於其空間地點,而是「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菩薩隨所化眾生而取佛土、隨所調伏眾生而取佛土」。這即是說明菩薩所要建立的佛土,便是以此時此地人間眾生作為對象,眾生即是菩薩佛土,眾生為菩薩建立佛國的基礎。

        菩薩之所以名為菩薩,便是他須要化度眾生,令大眾一起覺悟解脫,否則他便不能稱為菩薩。換言之,菩薩不能離開眾生而行菩薩道,不能離開眾生而稱為菩薩。佛土雖以「土」為名,但卻不是一個特定領土時空之客觀世界,而是在現實世界中以眾生為基礎,眾生就是菩薩佛土。若沒有眾生,菩薩便沒有修行對象,其佛土亦不能成立。眾生便好像大地,在大地上建設宮室是隨意無礙,若脫離眾生大地,樓閣便不能建成了。

 

如何修行菩薩佛土?

        佛陀首先說明「眾生是菩薩佛土」之後,便進一步再說明如何修行淨土。菩薩要建立理想清淨世界,除了以眾生為對象之外,更要瞭解佛陀的本懷。釋迦牟尼一生說法四十五年,其目的是要使弟子們達致徹底解脫,解脫即是根除種種憂悲惱苦等煩惱執見。故此《維摩經》在這裡繼而說明:「直心是菩薩佛土」。所謂直心,即是直向於解脫目標的心,亦即是無執取心。明白到解脫精神的話,修行過程上不能有絲毫執著,若有取著便不是直心了。

        若能理解到佛陀所說一切法,無非都是為了去除眾生無明執見的話,便可本著這個精神,進而深入修習大乘種種菩薩行綱目了。於是乎,六度、四無量心、四攝、三十七道品、十善等等,都是菩薩修行淨土的方法。在修行歷程上,不但自己不執著於此,亦教眾生不要執著,如《金剛經》所說:「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如是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等等,皆不住於相,如此才能圓滿菩薩道,亦即是修行徹底解脫道。依此而行,便能感化眾生,成就其理想佛國了。

 

心淨則佛土淨?

       「直心」乃是修行的方向,從明白到一切皆不可執取,一切皆不可得之後,便要依此而不斷修習做事,毫不間斷。如是由直心而發行,進而深心,即心不退轉,再進而意調伏、如說行、迴向、方便、成就眾生。由成就眾生而明白到實無眾生可滅度者,於是眾生淨。由眾生淨進而佛土淨、說法淨、智慧淨、心淨、一切功德淨。最後佛陀歸結以「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這裡佛陀列出了修行的歷程,由直心發行而最終達於心淨,由內而外,再轉回內,指出菩薩修行實踐的次第方向,最後歸結於「心淨」,由心淨則佛土淨。這裡所指的心淨,即是「無所得心」之謂。《金剛經》云:「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若心有住,即是有所得。菩薩於一切心皆無所住,不住過去、現在、未來,如《金剛經》云:「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無心可得,即是心淨。

        菩薩既明白心不可得,於是眾生、佛土亦不可得,進而一切法皆不可得。《金剛經》云:「菩薩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由心不可得故,土亦不可得,所以說「心淨則佛土淨」。

        心與土可說是眾生的正報與依報,若心有所住,則見土自然有染有淨,於是有所喜惡,有所取捨,不能解脫。若心無所住,則染淨皆不取於相,當下便能成就解脫。

        經中考慮到很多人未能明白這義理,故此由舍利弗與螺髻梵王相繼說明他們所見國土之不同。舍利弗所見之土為「丘陵坑坎、荊棘沙礫、土石諸山、穢惡充滿」,螺髻梵王所見之土則如「自在天宮」般華麗無比。其實二者所見皆為「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故見此土便有穢有淨了。

        佛陀於是以神變展現出莊嚴佛土,這正破除染淨之想,喻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實際上三土皆假,三土皆不可得,皆無有常、無有定。如僧肇註云:「無定之土,乃曰真土」,無土可得,乃名之淨土。

 

結語

    《維摩經》乃是初期大乘般若系之經典,本經運用蕩相遣執之方法,勘破眾生偏執,顯示出「一法不立」之理,從破執中指向菩薩行的實踐。本經〈佛國品〉以菩薩淨土行闡明修行佛土之方向及次第,最後歸結於「隨其心淨,則佛土淨」之說。但這「心淨則佛土淨」並非如學者所言的唯心主義,而是貫徹著《般若經》精神,「清淨」即是「空」,「心淨」即無心可得、亦無心可執,「佛土淨」即無佛土可得。心非實有,土亦無實性,明了心空土亦空,方謂「心淨則佛土淨」之意。經中借舍利弗、螺髻梵王和佛陀各各所現佛土之不同,正是表現出佛土如幻不實之義。

       本經強調菩薩行之重要,由菩薩直心開始,繼而發菩提心,起大悲心,入於生死,廣度眾生,其背後便是以修習菩薩淨土作推動力。因此可以說是將大乘菩薩思想,從透過《般若經》蕩相遣執的手法,在破除弟子執著的當下,顯露出解脫精神。大乘理想社會人間淨土的實現,便是此時此地由自己建立起來的。

Go Back
版權所有:明珠佛學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