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信息  

擇善與去執
作者:清流
發布時間:2024/6/1

善惡分明的歲月

小時候,父母教我們的啟蒙書,便是《三字經》,我們都背誦得琅琅上口,其中第一句的「人之初,性本善」更是深刻烙印在腦海中,因此我們大多都是好孩子。當時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等,都是教我們要做好人,包括尊敬師長,孝敬父母、兄弟姊妹相親相愛,朋友之間要互相遷就;做好事會有獎勵,作惡事則會受到懲罰。父母常教導我們要明白所謂「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等等道理,倫理道德的觀念不斷灌輸在我們的心靈上,使我們形成一套善惡價值標準。當時我們對於善惡觀念是分明的,行善去惡,努力向上,這是根深柢固地印在心田上。

年事漸長,從課本上,讀到孟子的性本善的主張。他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

孟子認為人生而為人,本性是善的。這個具備仁義禮智的善心是天生人人本有的,不是由外在因素加給我們的,而是人本身固有的,只不過平時沒有去想它因而不覺得罷了。所以孟子説著力探求就可以得到,放棄便會失去。青年時期的我們,對這個「人性本善」的主張深信不疑。

進入社會工作後,眼界漸開,看到世上種種光怪陸離的現象、人與人之間的爭鬥、國與國之間的紛爭,令人感到迷惑,對於探索人性善惡原理愈感興趣,在摸索一段日子後,在芸芸眾多宗教理論之中,看到了佛教不同層次的說法,合理而又具鼓勵性,於是按之而行,得到很大的受用。

 

佛教善惡的抉擇

佛教對於善惡行為有著清晰的解說,佛陀教我們深入認識人生的實相,教我們理解因果的定律、善惡業的標準、三世輪迴的原理,進而明白事理,知所抉擇。

佛教提出了在現實世間中,生命是由種種因緣而形成,既不是偶然出現的,也不是宿命註定如此,更非由神明所決定的。生命乃由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經無數因素而不斷延續的。其中的關鍵,就在於善惡行為勢力而引致。因此善惡行為的表現,極為重要。行為之中,亦分為「身、口、意」三類:此中除了身體及語言行為之外,佛家更重視意念的行為。

對於善惡的標準,佛教提出了十善的說法,其中身體行為有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三種;語言行為有不妄語、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四種;意念行為則有不貪欲、不瞋恚、不邪見三種。而相反於十善的行為,就是十不善法,即是惡法。

 

善行從自省開始

一般人對行為的判斷,主要是在於他的身體行為及語言行為上,佛家卻強調,行為正是以意念作先導的。很多身體及語言的行為,都是由意念來帶動的。於是,從判斷行為及改進自己,必先從意念著手,尤其是從改變我們的習性開始。我們每人都有良好的習慣,例如慚愧、勤奮、憐憫心等;也會有一些不良習性,例如冷漠、嫉妒、散亂、懈怠等等。這些習氣會導致未來種種行為的生起,由此而引生不同的後果。

因此,修習善行首要的工作,就是要由自省開始,從而培養「自我覺察」的能力,使面對內心不安和苦惱時,加強學習,遠離邪見,生起正見,知所進退。假使能自我觀察內心,每日加以練習,覺察能力就愈來愈強,再增強理性分析之後,就愈能看到苦惱的來由,愈能分辨欲望的好壞;也會愈有力量遠離惡行,實踐善行。

 

如何實踐善行?

我們要實踐善行,一定要具備積極向前、精進勇猛的態度,否則內心就容易懈怠,修行便不易成就。佛教因此提出了「四正勤」的精進態度:

已生惡令永斷,對已生之惡,使永除斷;

未生惡令不生,對未生之惡,使更不生;

未生善令得生,對未生之善行使令生起;

已生善令增長,對已生之善行使令增長。

努力實踐善行從反省自己的行為開始。我們可依從四正勤的次第學習:首先將過去染惡的行為以至惡習,決志斷除,不令依附;其次對於未生起之惡念惡行,時刻提防,使令不生起。另外對待善行方面,則一方面積極奮發向上,對未生起的善行使令生起,而已生起的善行則更要令它持續發展。這套四正勤的教法正是佛教徒應具備精進不懈的修行態度。

 

法尚應捨 何況非法

佛教優勝之處,除了教人學習世間去惡行善,免除紛擾之外,更能擺脫對生老病死的憂悲惱苦,成就最終極的生命解脫。這是一條出世間超脫之路途,讓有意修習的人士,依照出世間的修行方法,步上圓滿寂靜之道。

在這個層面之上,一切執見都應被捨棄。其中對於善法與不善法,在清淨意念之下,不但惡念不起,善念也不應該執著。當然這是一方面在於我們實踐善行而至純熟,身口意念任運而行,已不再執持於人我與善法,實現佛陀清淨平和的教法之外。我們更要捨棄一切羈絆,包括善與惡二邊的執見,亦在捨棄之列,如此方能進入徹底解脫的境界。

佛陀曾經提出一個譬喻,說他的教法就好像木筏一樣,為了渡過深廣大河,到達彼岸,行者於是採集木頭,編制成一張木筏,並以此來橫渡大河。在渡河之後,使用過之木筏便應該予以揚棄,不應繼續執持。

同樣道理,修集善行、遠離惡行,目的正是為了渡過生死苦惱大海,在渡過苦海之後,積善去惡之心亦不應繼續執持,如此方能遠離相對二邊執見,悟入真正究竟解脫的中道境界。

Go Back
版權所有:明珠佛學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