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信息  

略論《物不遷論》中四句之意
作者:梁顯式
發布時間:2009/5/13

第九屆經論研習班(2002-2004年度)修業報告


學員:梁顯式

略論《物不遷論》中僧肇所述「旋嵐偃嶽而常靜」等四句之意


(一) 引言

魏晉時代,中國思想史上出現兩大彗星:王弼與僧肇。前者開創玄學清談先河,使成為魏晉思想的主流;後者《肇論》一出,震鑠古今,一掃般若玄學化之風,將正確般若中觀思想,發揚於中土,成為「中國佛學」的先行者。


本文先略說魏晉時代般若與玄學的交涉,介紹僧肇生平及其思想背景,並談及《物不遷論》中「旋嵐偃嶽」等四句含意與片斷感想。

(二) 魏晉時代般若與玄學交涉

魏正始年間(公元240年前後),何晏與王弼將以前清談主題「才性問題」——判斷人的才能與性格——轉向三玄(周易、老子、莊子三書)談玄說理,先後形成王弼「貴無」、裴頠「崇有」、(向)郭主「獨化(自然)」等不同派別,故此玄學為魏晉時代主流。


東漢末年,支婁迦讖譯出《道行般若經》,西晉竺法護譯出《光讚經》及無羅叉譯出《放光般若經》。由於早期翻譯般若經時,在文字與思想上困難,用文字表達義理,含意不清,如《道行般若經》卷二云:


「行般若波羅蜜者,不壞色無常視,不壞痛癢、思想、生死,識無常視,何以故?本無故。」


同經卷三云:
「般若波羅蜜無所有,於人於中有所求,謂有所有,是即為大非。何以故?人生所生,般若波羅蜜與人皆自然。」


兩晉名僧為了傳播般若思想,於是「雅乃與康法朗等以經中事數,擬配外書,為生解之例,謂之格義。」運用老莊思想來說明般若思想的格義方法,而清談名士亦引用般若思想來豐富三玄理論。名士與名僧交往,形成玄談佛理共入一爐,演變成為後來的「六家七宗」,對般若思想不同詮譯的派別,此為「玄學化佛學」時期。

(三) 僧肇生平及其思想背景


僧肇(公元384-414)長安人,家境貧困,以抄寫經書糊口,故此廣泛地接觸中國傳統文化,打下了深厚的根基。當時玄學盛行,他喜讀「老、莊」,但當閱畢《道德經》後,深感「美則美矣,然期棲神冥累之方,猶未盡善」,後讀古維摩經,「歡喜頂受,披尋玩味」。僧肇覺得老莊玄理深幽微妙,但對解決人生煩惱方法,未得究竟,初次接觸般若思想,細心研習,不單心裡喜悅,而且「始知所歸」,皈依佛門,從此努力鑽研佛典,「學善方等,兼通三藏」。後來知道鳩摩羅什法師在涼州,便前往當地,跟隨羅什學習,對般若中觀學,所悟更多。故此可說,僧肇集中國傳統文化及印度龍樹中觀學精髓於一身。

(四) 僧肇四論的由來


後秦姚興於弘始三年(公元401年),迎請鳩摩羅什法師入關,於翌年在長安的逍遙園及西明閣,建立大規模譯場,雲集當時所有精英,在羅什法師領導下,所譯佛典,涵蓋經、律、論三藏,有系統傳播般若系的大乘經典和龍樹、提婆的中觀學論著。羅什弟子號稱三千,而關內四聖(僧肇、僧叡、道生、道融)於中國佛教史上,各有其地位。


僧叡對當時佛學發展,作一評論,在《毗摩羅詰堤經義疏》序云:
「自慧風東扇,法言流詠以來,雖曰講肆,格義迂而乖本,六家偏而不即。」


他指出格義方法使般若學玄學化,附會牽強,造成理解上眾說紛云,在所難免。這反映出格義方法流弊,引致六家說法,均未能正確把握般若思想。


僧肇以「去聖久遠,文義舛雜,先舊所解,時有乖謬」,因此當羅什法師翻譯了《大品般若》後,他把自己心得,寫下了《般若無知論》。羅什看後,衷心稱讚曰「吾解不謝子,辭當相挹」,意謂我與你對般若思想見解相同,可是我的文筆卻比不上你。時廬山隱士劉遺民閱後,稱讚說「不意方袍,復有平叔」,而廬山慧遠看後,更「撫几嘆曰:未嘗有也」。因此乃有「秦人解空第一」美譽。隨後僧肇寫下《不真空論》、《物不遷論》及《涅槃無名論》,時人將此四篇合稱「僧肇四論」,簡稱《肇論》。

(五) 僧肇的動靜觀與四句之意


僧肇四論中,若論文章隽永,長短適中,易於朗誦,莫如《物不遷論》。在論中那四句:「旋嵐偃嶽而常靜,江河競注而不流,野馬飄鼓而不動,日月歷天而不周。」看起來與世間所見相違。
僧肇察覺到,一般人心裡認為,世間萬事萬物變動不居,所以是無常,故此「聞無常,則取其流動」,既然人們心裡視無常是真實,故面對「生死交謝,寒暑选遷」,自然認為「有物流動」。僧肇卻不認同,指出「釋動以求靜」或以「釋靜以求動」皆不可能了知動靜,而是「求靜於諸動,故雖動而常靜。不釋動以求靜,故雖靜而不離動。」他破除常人認為非動即靜,非靜即動,動靜互不相容,完全是兩件事的看法。他提出「動靜未始異」,在這裡,揭示動靜是不二,以常人對動靜看法,設立一個問題:「昔物不至今」,看看有何結論。


常人以今望過去,認為昔物在昔日時空裡,因為變化而終於消失,因此昔物不來今,但既然昔物在過去有流動遷移,故此認為「動而非靜」。僧肇的著眼點,則以昔望今,昔物不至今,故昔物只停留在昔日時段裡,並沒有延展下去,所以昔物不去,既然不去,故此「靜而非動」。


看起來,以「昔物不至今」的同樣依據,卻得二個截然相反的結論:「動而非靜」與「靜而非動」。僧肇進一步推論說:

(甲) 責向物於今
  ___  於今未嘗有
  ∴   故知物不來

(乙) 求向物於向
       於向未嘗無
  ___ (於今未嘗有)
  ∴   故知物不去
 

綜合「知物不來」、「知物不去」,加上「覆而求今,今亦不往」三種情況下,那麼唯一情形,就是「昔物自在昔,不從昔以至今。」同時「今物自在今,不從今以至昔」。再簡化便是「物不相往來」,即是說「物不遷」。這時僧肇寫下了千古名句:
「旋嵐偃嶽而常靜,江河競注而不流,野馬飄鼓而不動,日月歷天而不周。」


對這四句究竟表達是甚麼?我們且看《大般若經》云:「佛告善現:『於意云何?如然燈時為初焰能燋炷,為後焰能燋炷?』善現答言:『如我意解,非初焰能燋炷,亦不離初焰,非後焰能燋炷,亦不離後焰。』佛告善現:『於意云何?炷為燋不?』善現答言:『世間現見其炷實燋。』」如是這樣,前後焰無常而相續,燈便燃點起來。明白了經意,就可了解「旋嵐偃嶽而常靜」這幾句的意思。可以說,非前風勁吹山嶽,亦不離前風;非後風勁吹山嶽,亦不離後風。前後風無常而相續,世間便見旋嵐偃嶽現象,但前後風不相往來,前風非後風,故偃嶽而常靜。其餘三句,亦可作如是解釋。這四句透過描寫自然界現象而說明動靜一如的道理。明代憨山大師,將他身歷其境,記載在《肇論略注》中云:


「予少讀此論,竊以前四不遷義,懷疑有年……重刻此論校讀至此,恍然有悟,欣躍無極,因起坐禮佛,則身無起倒,揭簾出視,忽風吹庭樹,落葉飛空,則見葉葉不動,信乎旋嵐偃嶽而常靜也。及登廁去溺,則不見流相。歎曰:誠哉,江河競注而不流也。」
由此可知,從無常而相續來說,動靜實在是不可分離,動中有靜,靜中有動。這四句要我們明白動靜不二。而從般若中觀來看,事物非動非靜,動靜皆無實自性,動靜皆空。明白動靜皆空,即能通動靜不二,反之亦然,兩者無異無分別。

(六) 餘話


有學者們評論僧肇的《物不遷論》的意見,一者認為著僧肇的觀點,必然導至只承認絕對的靜;二者認為僧肇否定運動,動即是不動,動是假象,不動是真理。依我看來,前者誤認僧肇的觀點等同古希臘學者芝諾的「飛箭不動」的論證,後者認為若不動是真理,則與世間所見相違。其實兩者皆在形而上學上打轉,未能表達「物不遷」的主旨。


也許有人望文生義,以為「物不遷義」是證成「物不遷」,否則何以此論名「物不遷論」?慧達說得清楚:「今不言遷,而言不遷者,立教本意,祇為中根執無常者說,故云『中人未分於存亡』」,以不動破動,並未建立「物不遷」,因為中根之人觀無常而取流動相,因此僧肇說「物不遷」,以不遷破遷,使執無常者覺悟,悟後那有「遷」與「不遷」之理!故此《物不遷論》是為破執而說。


元代文才的《肇論新疏》中云:「經說無常,不必說物遷去,但是防凡夫之人著常之想;經說常住,未必說不遷,但解二乘計無常爾。此之二說,本皆破倒,倒情既遣,萬物非遷非不遷也。」可說深得《物不遷論》主旨。


僧肇以其深厚中國傳統文化(儒、道),正確地把握般若中觀要旨,以優美文字,魏晉文風,寫出四論,不但糾正佛學玄學化,從而終止玄學佛教的發展,開創中國化的佛教般若思想體系,對後來整個中國佛學的發展,起了巨大的影響,如隋唐時代大乘八宗中,三論宗、天台宗以及禪宗影響較大。三論宗創始人吉藏大師尊稱僧肇為「玄宗之始」,奉為三論宗的始祖。


僧肇雖英年早逝,但他在中國佛教史、哲學史及思想史上均佔有崇高地位,不愧是曠世英才。


參考資料

1. 〈僧肇與《肇論》簡介〉 黃家樹講 偉頤摘錄 《佛光法苑》第136期
2. 《大正藏》 第7冊、第15冊、第38冊、第45冊。
3. 《續藏經》 第一輯第4冊。
4. 《僧肇》  李潤生著 東大出版社 1989年
5. 《僧肇評傳》 許抗生著 南京大學出版 1998年
6. 〈僧肇評傳〉 方立天著 中國佛教研究(上冊) 新文豐出版 1993年

Go Back
版權所有:明珠佛學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