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信息  

大乘佛教的三重樓喻
作者:不息
發布時間:2023/1/10

         人類是聚居的生命群體,自上古社會發展至今,人類是靠著互相幫助而發展強大起來的。因此,古今中外的思想家、宗教家,都毫不猶豫地推崇互助行為美德的重要性,這便是慈悲心的發源。

         其實慈悲所代表的意思儒佛道三家都有,都是教人以悲憫心對待其他人,例如儒家孟子所說的「惻隱之心」、道家老子所說的「慈愛之心」。佛家對此更是大力推動,譽之為「大慈大悲」。佛教對慈悲心極為重視,甚至稱為一切佛道之根本。

         慈悲,是慈與悲的合稱,爲佛家基本教義之一,在現在流行各宗派之中,無論是上座部、大乘,或是密乘;無論是聲聞、菩薩還是覺悟諸佛,都以慈悲及智慧爲修學最高目標。其中的所謂慈,是指慈愛衆生,並帶給衆生以安樂與幸福,悲則是指憐憫衆生,並著力於拔除衆生之苦痛。如《大智度論》卷廿七即云:「大慈與一切衆生樂,大悲拔一切衆生苦。」

 

慈悲是佛道之根本

        《大智度論》卷廿七説:「慈悲是佛道之根本。」老實說,慈悲心可說是一切宗派教義的基石。世上每一個國家,為了發展起富強的社會,都是鼓勵大眾幫助弱勢社群,讓他們能成長起來。因此,慈悲心可說是協助社會基層的動力。不過相對於其他宗教,佛教慈悲心範圍牽涉更濶更廣,其中不但要善待人類,甚至拓展至平視一切生命,發願要幫助他們的。

         大乘佛教的殊勝處,在於不但強調慈悲心,而在慈悲心之實踐路上,更配合上清澈覺知的解脫智慧,再進而導向最終覺醒的無上菩提心,由此而令學者毫無畏懼地在三大阿僧祇劫的六度萬行道路上奮勇前進。這三個因素的結合,令大乘佛教建立起圓滿終極的無上正等正覺的大菩提目標。

 

廣大慈悲心

         慈悲心可說是修行的起點,亦是佛教教義的基石,佛教將慈悲分為三個層次:第一種稱為「眾生緣慈」,這是以慈悲心平等對待其他人,視其他人如父如母、如兄弟、姊妹、子姪,常思給予他們快樂、消除其痛苦,因而稱為眾生緣慈悲心。我們學習慈悲心的起步點,也應先由自己的親人、朋友開始。

         第二種叫「法緣慈」,此乃由學習諸法皆空之理,以空義故,破除對自我之執著,對一切我人眾生,都以慈心視之。隨其心意,而予以拔苦與樂,名法緣慈悲心。

         第三種稱為「無緣慈」,佛以眾生不知諸法實相,往來五道,心繫諸法,取捨分別,故教導行者,以心無執取而行事,讓一切眾生皆平等獲拔苦與樂之益,此名無緣慈悲心。這種無條件無分別的大慈悲,可說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無緣慈悲是無分別地普救一切,不但對一切人類拔苦與樂,擴展至一切有情動物,皆起憐愍愛護的心,這是大乘佛教所獨有的慈悲展現。

         當然慈悲心在行為上有不同的表現方式,通常我們見到最多的是慈眉善目的慈悲相,不過有很多時候,慈悲是須要以多角度面貌來表現的。大家要明白,有時候真正的慈悲是約束而不是放縱、是批評而不是讚美、是否定而不是肯定、是拒絕而不是接納、是直斥其非而不是盲從附和。要知道慈悲不等於放縱對方的欲望,慈悲亦不只是滿足對方的享樂,而是引導大家指向究竟安樂。因此,在慈悲背後隱藏著的,應該是一顆清淨智慧的心。

 

般若無二慧

         無二慧即是般若慧,這是佛教獨有的智慧,不共於其他宗教的。釋迦太子在廿九歲出家修道,經六年苦行,悟出世間真相而成佛,繼而教示弟子,導以解脫。佛陀指出人生現象是苦,苦的原因乃是貪瞋癡煩惱執見,而這苦是可以息滅的,息滅之道便是修行戒定慧等三十七道品。其中悟入無常、無我,更是解脫的關鍵,這便要以透過訓練我們的擇法能力,培養起解脫的智慧,而這智慧便是不著二邊的般若智慧,這可稱為無二慧,亦即是中道的智慧。

         佛陀在《雜阿含‧迦旃延經》中教導迦旃延,說世人因思維顛倒,不是執有便是執無,形成有無二邊的執見,世俗人執取境界,心便計著。因此,佛陀要迦旃延如實正觀世間的集與滅,使對破生命的有見與無見,如此破除二邊執見,成就解脫。遠離有無二見而成就解脫的,正是被稱為「無二慧」,這智慧是佛教各派共通的,無論是聲聞、緣覺或菩薩的聖者,均可以透過修行而得以悟入此解脫智慧。因此學者實踐慈悲行的背後,必然是以此解脫智慧作為指導的。

 

無上菩提心

         無上菩提心可說是大乘佛教獨有的,在《金剛經》經文開首,佛陀便對無上菩提心有所描述:「所有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唯有在面對不同形色的一切眾生時,皆能發起令一切眾生皆入無餘涅槃而徹底解脫的度化大願,這才是大乘佛教修道的終極目標。正如《華嚴經》所說的:「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這才是菩提心的偉大之處。

        《華嚴經》卷五十九說過∶「菩提心者,則為一切諸佛種子,能生一切諸佛法故。」菩提心為眾生踏上菩薩道的種子,是菩薩之所以成佛之主因,而大悲心則為菩提心之因。因此可以說,菩提心是菩薩成就佛道之因,大悲心為菩提心的基石,中間則以無二慧來貫串著,整個大乘佛教的教法便藉此三大因素而建構起來,帶領著佛弟子邁向解脫的目標。

         能夠明白這三個因素的重要性,在任何實踐修行處,皆能顯現出大乘佛教的獨特處。舉例說,當我們實踐布施的行為時,我們會由生起憐憫慈悲心開始,由意欲幫助眾生來進行;繼而訓練自己學習以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來進行布施,布施行為便成為無住相布施,這是練習以無二慧來指導的布施;再加上欲令對方得到徹底解脫之心懷來進行布施時,這樣,布施則成就為圓滿布施波羅蜜,由此踏上無上菩提之道。

 

大乘佛教三重樓喻

         月稱大師在《入中論》的歸敬頌便說:「聲聞中佛能王生,諸佛復從菩薩生,大悲心與無二慧,菩提心是佛子因。」

         月稱認為佛教一切成就者,無論是聲聞乘的阿羅漢、獨覺乘的辟支佛,都是因佛陀教導而生,而諸佛則是從菩薩行而成就。故此,菩薩行須具足三大元素:大悲心、無二慧、菩提心。

         這三個要素可以用三重樓的譬喻來說明,慈悲心可說為最底下根本的第一層,這是一切宗教師所推揚、所必須具有憐憫眾生的心懷,也是一切修行者實踐的基石,任何宗教徒都應具備的條件。般若無二慧為抉擇正法的第二層,這是佛教不共其他宗教的解脫智慧,亦是佛教所具足的抉擇能力,以便將慈悲心的行為指向於解脫的方向去。至於最高的第三重樓,便是無上菩提心,為令所有眾生皆能趣向無上正覺的菩提心,這是大乘佛教不共世間,亦不共二乘的菩薩行,亦是步上最高無上圓滿正覺的道心。

          大乘佛教無上菩提心,是要有般若無二慧及廣大慈悲心來支持的。我們不能只嚷著發菩提心而缺乏慈悲心與無二慧的基礎,就猶如不能只要建築第三重樓而不要一二樓。基礎不足,樓宇亦會倒塌,故此,我們應先從慈悲心開始,打穩根基,然後循序漸進,這才是修行的硬道理吧。

 

Go Back
版權所有:明珠佛學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