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理解的平常心,乃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對於周圍所發生事情的反應,認為平常心是「知足、無為、無爭、忍讓」等等觀念匯合而已。或是將平常心理解為一種處世態度、淡薄之心、忍辱之心或謙恭之心等等。這種平常心,能幫助看破人生種種際遇,自我開解,甚至是一種人生智慧之道,成為在日常生活中處事待人的一種心態。這是一般人由個人進德修業後方具有的心態,屬於一種中國人自古以來的處世之道。
當然,這不是佛教所說的平常心。佛教所說的平常心並不是一種處世哲學,它是一種解脫生命束縛的教法。佛陀在菩提樹下成就無上正等正覺之後,將徹底消除身心困擾的方法教示後人,令後代無數弟子從中得到解脫自在。因此,平常心在佛教來說,也是對修行的另一番說法。
平常心是道
佛教傳入中國後,帶來了解脫困苦、完善人生之道,幾百年間無數國人從中得以安心立命。到了唐代,中國人吸收消化了印度佛教的教法,從而開出具備中國特色的大乘教派,其中最突出的可說是禪宗了。禪宗馬祖大師首先提出了「平常心是道」的說法。在《江西馬祖道一禪師語錄》中,禪師說道:
「道不用修,但莫污染。何為污染?但有生死心,造作趣向,皆是污染。若欲直會其道,平常心是道!何謂平常心?無造作、無是非、無取捨、無斷常、無凡無聖。」
馬祖大師教示弟子,自性本來清淨具足,因此清明覺知的活在當下,順著覺性,遠離二邊執取,任運而行的修行生活,這才是修行平常心之道。這種佛教平常心,較前述的一般人所理解的人生態度,便深刻得多了。
其實在原始佛教時期,佛陀也經常教示弟子,在日常的修行生活上,無論起心動念,都要加以培訓,務求能夠在日常行為上,得以不起貪瞋癡等束縛身心的煩惱,由此而臻至身心解脫之境。
經典教示
在《雜阿含282經》中,就有一段非常詳細於面對環境訓練自己心意的教導,使達至平常心的狀態,這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
經中說有一天,有位外道婆羅門弟子鬱多羅造訪佛陀,在問訊寒暄後,佛陀便問這位外道弟子說:你們老師如何教導你們修行的呢?
鬱多羅便說:老師教導我們「眼不見色,耳不聽聲,這就是修行了。」
於是佛陀告訴鬱多羅說:「如果像你老師所說的修法,那麼瞎子不就是修行了嗎?為什麼呢?因為瞎子眼睛才不會看見色境啊。」
當時,佛陀侍者阿難尊者接著說:「那麼聾人不就是修行了嗎?因為只有聾人耳朵才不會聽到聲音呢。」
這時,世尊便說明這關閉根門不是正當的修習方法。阿難於是請求佛陀說明什麼是賢聖的正確修習方法,以便弟子們可以循之而學習。
佛陀於是告訴阿難:行者要學習在行住坐臥等日常行為中,當眼根見色境而起眼識,三事和合生觸時,就會生起種種可意、不可意、或既可意又不可意的心理反應,這時候弟子們就要當下如實了知這些心理現象,繼而對這些心意作用進行調伏訓練、關閉反應、守護根門、攝持身心、修習再修習,透過不間斷地練習之後,行者便能瞬間覺知並遠離這些心理反應,令見只是見、聞只是聞,最後息滅並捨棄這些心理作用。
同樣地,耳對聲、鼻對香、舌對味、身對觸、意對法,亦是如此。由六根、六境和合六識因緣而生起可意、不可意、或既可意又不可意的心理現象時,行者便要在覺知當下瞬間,將它完全滅盡、捨棄,進而達致清淨平和的境地。
禪法配合
佛陀不是要求弟子關閉所有感官來修行,而是要在日常行為上開放所有感官,以鍛練我們的覺知力和放捨力,進而達至平常心是道的修行生活。當然要做到佛陀所說的清淨平和的階段,是要配合禪修法鍛練的。佛陀在阿含經中不斷教示的三十七道品法,就給弟子們一個很清晰的修行方向了。
現時坊間很多南傳禪修道場中,都有教授四念住禪法的訓練,老師們都能教導學者學習掌握在六根對六境接觸的當下,使心安住於身、受、心、法的對象上,同時對內心的惱亂作出適當的調伏,甚至遠離,捨棄。期望最終能如馬祖大師所說的「無造作、無是非、無取捨、無斷常、無凡無聖」的心態下,達至清晰覺知的平常心之境。